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疝气带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疝气带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周琳, 苑明茹, 张晓丽
  • 公开日
    2015年4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1日
  • 申请人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文档编号
    A61F5/24GK204246294SQ20142063369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沛气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I)、至少一个衬垫(6)及腿带(4);所述腰带(I)两端部为工作区(7),两工作区(7)叠合处设置有一排以上搭扣(2),两工作区(7)叠合连接后成蝶形状态;所述衬垫(6)设置在工作区(7)的夹层内;所述工作区(7)底部设有腿带,腿带(4)接头处设有粘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6)—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6)与工作区(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6)与工作区(7)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沛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带(4)与腰带(I)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带(4)与腰带(I)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疝气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束带(8),所述后束带(8)分别与腰带(1)、腿带(4)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束带(8)分别与腰带(I)、腿带(4)活动连接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给患有疝气肿胀病患者穿戴的疝气带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疝气带包括腰带、至少一个衬垫及腿带;所述腰带两端部为工作区,两工作区叠合处设置有一排以上搭扣,两工作区叠合连接后成蝶形状态;所述衬垫设置在工作区的夹层内;所述工作区下部设有腿带,腿带接头处设有粘条。所述衬垫一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所述衬垫与工作区固定连接。所述衬垫与工作区活动连接。所述腿带与腰带固定连接。所述腿带与腰带活动连接。还包括后束带,所述后束带分别与腰带、腿带固定连接。所述后束带分别与腰带、腿带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腰带、衬垫及束带均可根据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进行自由更换和组合,同时位于正前方的连接部位更便于患者的及时调整。
  • 专利说明
    疝气带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疝气带的制作方法 [0002]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成人主要是由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疝气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0003]目前,对于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物理疗法两类。 [0004]药物疗法不足之处是只能缓解因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但无法控制疝气脱出,更无法根治疝气。 [0005]而疝气带物理疗法:能迅速阻止疝气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等症状。现有的疝气带主要结构是一条环状带及连接在环状带上的一个或二个凸状体,环状带用于与人体腰部固定,凸状体的作用是借助环状带的外力,使突出的疝气包块回缩,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两个凸状体缝死固定在环状带上或在环状带局部位置用粘合带粘合固定,用粘合带固定的好处是凸状体能方便的拆卸,但现有这类产品的粘合带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两个凸状体无法配合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而调节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能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使病患穿戴后感觉不适,使用不便。另一款疝气带,其结构与上述疝气带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其环状带上系缝有两个凸状袋体,凸状体可选择性地放入凸状袋体内,或从凸状袋体中移除,因疝气可能只发生于病患其中一侧阴囊中,故此款疝气带可协助未发生疝气情形的阴囊免受压迫,但此款疝气带的凸状袋体仍缝死固定在环状带上,如患者二侧都有症状时,同样无法调整其相互之间的位置,也会造成患者的使用不便。再有就是,针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当出现凸状袋体发生移动时,自行脱卸和调整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疝气带。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疝气带包括腰带、至少一个衬垫及腿带;所述腰带两端部为工作区,两工作区叠合处设置有一排以上搭扣,两工作区叠合连接后成蝶形状态;所述衬垫设置在工作区的夹层内;所述工作区底部设有腿带,腿带接头处设有粘条。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衬垫一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衬垫与工作区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衬垫与工作区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腿带与腰带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腿带与腰带活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后束带,所述后束带分别与腰带、腿带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后束带分别与腰带、腿带活动连接。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在腰带两端的搭扣来调节衬垫及衬垫之间的水平距离,通过调整衬垫在工作区上的位置、及腿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衬垫的垂直位置,且腰带、衬垫、腿带及后束带均可根据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进行自由更换和调整,同时位于正前方的连接部位更便于患者的及时调整。衬垫沿水平、垂直方向均可随意调节,使用方便。该疝气带佩戴方便、使患者使用效果更佳;而且,腰带、衬垫以及后束带具有可随意拆卸、组合的特点,使用方便。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1、腰带2、搭扣3、工作区4、腿带5、粘条6、衬垫7、工作粘区8、后束带。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疝气带包括疝气带包括腰带1、至少一个衬垫6及腿带4 ;所述腰带1两端部为工作区3,两工作区3叠合处设置有一排以上搭扣2,两工作区3叠合连接后成蝶形状态;所述衬垫6设置在工作区3的夹层内;所述工作区3底部设有腿带4,腿带4接头处设有粘条5。
[0020]为了增强衬垫6的使用效果,其形状的优选方案为:衬垫6 —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该凸状面朝向腰带1的内侧以对应患者疝气位置。
[0021]所述衬垫6与工作区3固定连接。
[0022]所述衬垫6与工作区3活动连接。在衬垫6的平面上设有粘合体,与工作区夹层内设置的粘合体粘合,就可以自由选择粘合在工作区3粘合体上的任意位置。
[0023]使用时,将腰带1、腿带3打开,从腰部穿过,根据体形调整腰部搭扣2扣合点和腿带3的粘条5粘合点,最后扣合腰带1和腿带4。这样就可以通过腰带1的扣合位置来调节衬垫6的水平位置,通过衬垫6与工作区7的粘合位置来调节衬垫6的垂直位置,还可以通过腿带4及腰带1的松紧程度带调节配带者的舒适程度。
[0024]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两个衬垫6,分别位于身体的左右两边。通过调节腰带1的搭扣2扣合位置以及衬垫6在腰带1工作区7上的粘合位置来调节两个衬垫6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每个衬垫6对应的位置。同时调节患者治疗位置。
[0025]所述腿带4与腰带1固定连接。当然所述腿带4与腰带1也可以活动连接。活动连接时,可以通过粘带或别的活动连接方式连接。
[0026]为了更进一步的增强衬垫6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后束带8,所述后束带8分别与腰带1、腿带4固定连接。当然所述后束带8分别与腰带1、腿带4也可以活动连接。活动连接时,可以通过粘带或别的活动连接方式连接。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在腰带1两端的搭扣2来调节衬垫6及衬垫6之间的水平距离,通过调整衬垫6在工作区7上的位置、及腿带4的松紧程度来调节衬垫6的垂直位置,且腰带1、衬垫6、腿带4及后束带8均可根据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进行自由更换和调整,同时位于正前方的连接部位更便于患者的及时调整。衬垫6沿水平、垂直方向均可随意调节,使用方便。该疝气带佩戴方便、使患者使用效果更佳;而且,腰带1、衬垫6以及后束带8具有可随意拆卸、组合的特点,使用方便。
[0028]在此说明了此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明人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已知最佳模式。优选实施例的变更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上述说明后是显而易见的。发明人希望普通技术人员合理应用这样的变更,并且发明人认为与在此明确说明不同的应用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随附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主旨的所有修改及等效形式,这在适用的法律中是允许的。此外,上述要素的所有可能的变更的任何组合也被本实用新型所包含,除非在此另外指出或者在上下文中明显矛盾。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