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疝气带的制作方法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目前对于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和物理疗法,然而许多患者因为年龄或身体状况等原因,不适合手术,而现有的疝气带佩戴使用不方便,也不能根据人体及疝气位置做出调整,达不到理想治疗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疝气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疝气带的环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疝气带的腰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疝气带的药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施例的一种疝气带的结构如图I至图4所示,包括腰带3、环状带I、束紧带4和两个药袋7,所述腰带3分别与所述环状带I和束紧带4相连;所述药袋7设置在所述腰带上3,与所述腰带3连为一体。环状带I采用弹力松紧带、皮革、远红外针织面料组成,其造型符合人体工学,易于佩戴,大小松紧可调。所述药袋7与腰带3活动连接。药袋7由布套、木屑和几种常见中药粉末成分组成,成本低廉、效果明显,中药配方及比例木屑5份、橘核2份、小茴香I份、八角I份、冰片I份。所述药袋7设置在所述腰带3内侧的口袋内6。 所述环状带I两侧设有连接扣8,连接扣8上连接束紧带4,束紧带4的一端固定在腰带3底部。所述环状带I两端设有尼龙粘扣5。所述腰带3上设有若干个磁块2。药袋7与腰带3的连接可上下移动。环状带I和束紧带4分别能承受19. 6N的拉力,30min不出现开线、断裂,解除拉力后环状带和束紧带长度尺寸不变,不会出现开线、断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腰带内侧放置药袋,能达到更好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同时可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和疝气的位置任意调整,使用方便、安全、效果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疝气带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文庆王文庆王文庆王文庆王文庆王文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徐西学, 徐加艳徐西学, 徐加艳徐西学, 徐加艳徐西学, 徐加艳周琳周琳周琳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