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疝气治疗带的制作方法小肠疝气为儿童、老年人的多发病,传统的小肠疝气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病人需要住院,费用高、有创面、痛苦大,且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近年来,也有人采用日常系装治疗带的方法来治疗疝气,但由于治疗带的设计结构不够合理,影响了治疗带的理疗康复效果。现有的疝气治疗裤头对疝气虽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它只能抑制阴囊物下垂,但达不到治愈彻底的目的;而且疝气治疗裤头对治疗双侧疝气比较适用,但对治疗单侧疝气,则会造成药材的浪费,使药力不集中,影响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适合人体结构特点和活动特点,便于药物集中,对双侧疝气和单侧疝气都能合理治疗,不至于造成药物浪费的疝气治疗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疝气治疗带由腰带、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裆带构成。两个相邻靠近的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分别通过其上端连接固定在腰带上,每个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的下端分别连接着一条裆带。每条裆带两端相反的带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粘结丝;腰带两端相反的带面上也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粘结丝。在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内部中间连有一块固定软板,在固定软板的上面为气囊腔,气囊腔里面装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进气口;固定软板的下面为药物腔,药物腔的外表用纱布制成。在具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让病人仰卧,头低臀高,让阴囊物完全恢复到腔内,按摩患者沟管部位,将疝气治疗带的药物腔紧压在沟管部位,使沟管无间隙;将腰带拉紧粘结在患者腰上,再将裆带拉紧缠绕粘结在裆部大腿上,气囊内压力不宜过大或过小,以药物腔紧贴在沟管患处,患者舒适为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更加适合人体结构特点和活动特点;系装在人体上时,可根据患者是双侧或单侧疝气,可将药物集中在两个或一个药物腔内,便于药力集中,不至于造成药材的浪费;同时通过气囊的调节可使药物腔更紧密的压在沟管部位,使沟管无间隙,通过磨合产热,使药物吸收,达到沟管粘合,一次性治愈的目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肚兜状主体A----A剖视图的放大图
参照附图1、附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疝气治疗带由腰带1、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2、裆带3构成。两个相邻靠近的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2分别通过其上端连接固定在腰带1上,每个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2的下端分别连接固定着一条裆带3。每条裆带3两端相反的带面上都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粘结丝;腰带两端相反的带面上也分别有相互对应的粘结丝。在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2内部中间连有一块固定软板4,在固定软板4的上面有气囊腔5,下面有药物腔8。气囊腔5里面装有气囊6,气囊6上有进气口7;药物腔8用于成装药材,药物腔8的外表用纱布制成,便于药物的吸收;腰带1、半椭圆形肚兜状主体2、裆带3均用结实棉布通过缝纫制作而成。
疝气治疗带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徐西学, 徐加艳张凤兰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海诚李海诚李海诚戚海波, 戚克有
专利相关信息
-
常林孔庆美, 王明珠孔庆美, 王明珠许继宗许继宗张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