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常林, 倪进军, 杨正建, 邓木秀, 程万里, 邵素菊, 林平, 牛旭兆, 白满江, 甄新平, 赵金辉, 孙刚, 陈明, 刘文龙, 张晓华, 肖立合, 张红云, 李中和, 崔应珉
  • 公开日
    2007年2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16日
  • 申请人
    林平
  • 文档编号
    A61M1/36GK2870896SQ2005201450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乳突和连接杆,定位乳突连接在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治疗仪的机壳背面连接,该连接处位于机壳背面的最上面的激光器的上方约2cm处,与距离最近的激光器的连线与机壳的一边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为螺杆,并旋入所述的机壳对应的螺孔内,在螺杆的靠近定位乳突的部分为光杆,在表面设有沿长方向的刻度标尺,在乳突的周面设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为滑杆,该滑杆垂直滑动插入所述的机壳背面对应的滑孔内,在滑杆的内端设有每按压一次交替伸出和缩进的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壳的滑孔的外端设有与所述的定位乳突吻合的凹槽;在所述的滑杆上设有刻度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主要用于在使用激光治疗仪进行血管照射治疗时,将激光器准确定位在需要照射治疗的靶血管上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以及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症等引起的中老年疾病的激光治疗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乳突和连接杆,定位乳突连接在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治疗仪的机壳背面连接,该连接处位于机壳背面顶端的激光器上方约2cm处,与距离最近的激光器的连线与机壳的一边平行。靶血管定位器根据人体解剖学中动脉走向和国人桡动脉测量报告中桡动脉夹角α值的可信区间科学地设计定位参数,本机的定位点和激光器按桡动脉走向呈一定角度排列,当定位点对准桡骨茎突处,激光投照光斑则完全覆盖于桡动脉之上,达到精确照射靶血管的目的,避免了激光盲照现象,提高了激光有效照射率。本实用新型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疗效显著提高。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死亡率排行榜首。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疾所致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60万,占总死亡构成的45%,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担十分沉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心脑血管疾病列为当前全组织范围总体工作重点之一,全面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是医务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和任务。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激光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及其它基础学科的配合,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面临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严峻形势,我国急需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水平以增进人民健康。随着医学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早期激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多用血管内照射的方法,以光纤插入血管内进行治疗,但由于光纤插入带来的创伤和感染风险,只能在具备消毒条件严格的医疗单位开展,使其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而近年来的激光血管外照射方法使这一疗法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适应了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需要,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光血管外照射是以低能量激光光量子的能量,穿透皮肤筋膜组织、肌肉以及血管壁,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红细胞中的载氧蛋白)吸收,使血红细胞外表类脂层溶脱,血红细胞正常带电负荷得到恢复,使血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降低血糖、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从而改善心肌组织、大脑以及全身的供血供氧,促进糖代谢,降低血糖,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激活以及与之相应的广泛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在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中,治疗仪的激光外照射定位准确是关乎疗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准确定位于靶血管,才可能达到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激光血管外照射部位通常选择人体浅表动脉——如桡动脉、腘动脉、颈动脉等,因其体表覆盖的皮肤及组织相对其它部位较薄,低能量激光外照射易于穿透皮肤组织而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在血管外照射时,确定照射位置,减少盲照是保证疗效的基础,而确认血管走向则又是确定照射定位的前提,以桡动脉为例,《实用解剖图谱·上肢分册》(高士濂主编,2004年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记载“桡动脉的体表标志为由肘窝中点下方2.5cm至桡骨茎突的连线”,据此河南中医学院联合中山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抽取了具有南、北方人群分布代表性的国人样本进行了桡动脉走向的抽样测量,抽样测量结果表明人体的桡动脉并非是一条垂直线,它实际上是一条具有5°~15°角度的血管,桡动脉走向的抽样测量结果为桡动脉靶血管定位器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存在问题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的有效照射定位是单位时间内提高有效照射面积,保证激光光量子直接作用于靶血管,确保治疗效果的一个突出的技术关键。但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多种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设备均存在着无靶血管准确定位设计,导致有效的靶血管照射量不足,不能保证疗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准确定位,被照射血管使激光有效照射量不足而难以保证疗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专业的靶血管定位器可准确针对靶血管投照,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靶血管照射面积,提高激光有效照射率,避免激光盲照现象,从而使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疗效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定位乳突和连接杆,定位乳突连接在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治疗仪的机壳背面连接,该连接处位于机壳背面的最上面的激光器的上方约2cm处,与距离最近的激光器的连线与机壳的一边平行。
所述的连接杆为螺杆,并旋入所述的机壳对应的螺孔内,在螺杆的靠近定位乳突的部分为光杆,在表面设有沿长方向的刻度标尺,在乳突的周面设有防滑纹。
所述的连接杆为由滑杆,该滑杆垂直滑动插入所述的机壳背面对应的滑孔内,在滑杆的内端设有每按压一次交替伸出和缩进的机构。
在所述的机壳的滑孔的外端设有与所述的定位乳突吻合的凹槽;在所述的滑杆上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专业的靶血管定位器可保证准确对准靶动脉血管投照,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靶血管照射面积,提高激光有效照射率,避免激光盲照现象,从而达到降低血粘、降低血脂,改善脂糖代谢,清除血液中的非健康物质,软化血管,畅通血流,提高血液的携氧和供氧能力,从而保证动脉血液直接供给心脏、大脑和人体各组织器官充足的血氧,有效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能帮助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使用者更准确、更便捷地进行激光血管外治疗光量子投照区的定位,达到方便中老年患者准确使用、提高疗效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机构治疗仪机壳背面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桡动脉夹角测量结果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激光治疗仪的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2与治疗仪的机壳背面1连接,该连接处位于机壳背面的最上面的激光器9的上方约2cm处,与距离最近的激光器的连线与机壳的一边平行。图中标记10是防止激光漫射的防护条。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乳突21和连接杆等结构,有以下两个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2,所述的连接杆为螺杆5,并旋入所述的机壳背面1对应的螺孔内,在螺杆5的靠近定位乳突21的部分为光杆,在表面设有沿长方向的刻度标尺4,在乳突的周面设有防滑纹3。
实施例2参见图3,所述的连接杆为由滑杆6,该滑杆垂直滑动插入所述的机壳背面1对应的滑孔内,在滑杆6的内端设有每按压一次交替伸出和缩进的机构8。在所述的机壳背面1的滑孔的外端设有与所述的定位乳突吻合的凹槽7;在所述的滑杆6上设有刻度4。伸出和缩进的机构8为常规结构,如伸缩式圆珠笔的笔芯伸缩机构。
本实用新型桡动脉靶血管定位器的设计的参数依据源于《国人桡动脉走向测量报告》,测量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由河南中医学院信息计算中心提供。
桡动脉走向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参见图4)本组测量对象共342例,测量方法根据《实用解剖图谱·上肢分册》所述桡动脉的体表标志,参照《人体测量手册》进行测量。
①由上肢肘横纹中点下方2.5cm处(标为G点)至腕横纹中点处(标为H点)的垂直长度为m。
②桡动脉沿上肢肘横纹中点下方2.5cm至桡骨茎突的连线向下延伸与腕横纹相交(标为F点),F点与H点的垂直长度为n。
③桡动脉的走向与肘横纹中点和腕横纹中点的连线的夹角为桡动脉夹角α。
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均值(Mean)、标准差(Std.Deviation)、中位数(Median)、最小值(Minimum)、最大值(Maximum)。
根据测量结果统计出的桡动脉夹角α在5~15度之间,样本均数(Mean)=9.06度,中位数(Median)=9度,最小值(Minimum)=5度,最大值(Maximum)=15度(参见表1、表2和图4)。
SPSS10.0统计结果(Statistics模块)表1桡动脉夹角

表2不同区域、不同性别和年龄桡动脉夹角测量结果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人体解剖学原理对照射动脉的走向定位,如桡动脉及体表投影为肘横纹中点肘窝下方2.5cm处至腕部桡骨茎突的连线,以此为依据本机的定位点与激光器按桡动脉走向呈固定角度(α=9度,中位数Median)排列,当定位点对准桡骨茎突处,激光投照光斑则完全覆盖于桡动脉之上,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准确定位动脉血管而使有效照射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疗效。
使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带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的心脑血管激光治疗仪经两家省市级医院(中山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观察的临床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1.1.1病例纳入标准1)血流变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等反映高血液粘稠度指标中任何一项异常者并且2)、4)两项任一一项异常者。
2)血脂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反映高血脂的指标中任何一项异常者。
3)甲襞微循环检测管袢形态(包括清晰度、管袢数、输入枝、输出枝、管袢长度)、血液流态(包括流速、红细胞聚集)、管袢周围状态(包括渗出、出血、乳头下静脉丛),反映甲襞微循环的指标中任何一项异常者并且2)、4)两项任一项异常者。
4)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任何一项异常者。
5)年龄在20-70之间,病情允许观察三个月以上者。
6)按规定治疗,可判断疗效者。
具备以上(1)、(2)、(3)、(4)中任何一项且具备(5)、(6)者均可作为纳入对象。
1.1.2病例排除标准1)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者。
2)植入电子心脏泵或电生理支架者。
3)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
1.1.3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1.2病例一般资料1.2.1心血管病组 本组纳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心血管病患者共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45岁。其中冠心病12例,心肌缺血8例,心绞痛7例,风心病5例,肺心病5例。
1.2.2脑血管病组 本组纳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脑血管病患者共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21岁。其中脑梗塞7例,脑血栓6例,脑动脉硬化4例,颈动脉狭窄5例,血管性痴呆3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6例,偏头痛2例,本组病人的特点均有血脂、高血粘和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1.2.3周围血管病组 本组纳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周围血管病患者共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1.75岁。其中下肢静脉曲张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4例,深静脉血栓形2例。1.2.4代谢综合症组本组纳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代谢综合症患者共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发病年龄最小21岁,最大66岁。其中糖尿病12例,高血脂症8例、高血压15例。
2治疗方案2.1自身对照设计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法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前测试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及代谢综合症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血脂、血流变各项指标的基线值,代谢综合症患者增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基线值。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甲襞微循环、血脂、血流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基线值进行自身治疗前后的比较。
2.2治疗方法治疗时将“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带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的心脑血管激光治疗仪”背部的靶血管定位器对准腕部桡骨茎突凹陷处,将固定带固定在左手腕上,激光波长650nm,激光照射功率为20mW,血管照射时间为每次40分钟,每天一次,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再重复下一个疗程,治疗二个疗程后测量各临床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
全部病例在治疗期间停用任何降血脂及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
2.3观察指标2.3.1甲襞微循环检查采用WX-10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徐州鑫光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对形态积分值,流态积分值,管周状态积分值等19项指标采用解放军总医院田牛教授的加权积分法评价。
2.3.2血流变检测 病人空腹采血,肝素抗凝,采用椎板法(SABA-PM4000-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中勤世帝公司)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
2.3.3血脂检测 病人空腹采血,酶学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RG-R801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中勤世帝公司)进行检测。
2.3.4糖化血红蛋白空腹抽血,血标本即时分离血清,酶法测定试剂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仅要求代谢综合症组患者测试。
2.3.5血糖空腹抽血,分离血清,氧化酶法测定,试剂使用上海长征试剂盒。仅要求代谢综合症组患者测试。
全部病例治疗前测试甲襞微循环、血脂、血流变各项指标的基线值,代谢综合症患者增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基线值。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甲襞微循环、血脂、血流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基线值进行自身治疗前后的比较,以判断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带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的心脑血管激光治疗仪”的临床疗效。
2.4统计方法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由河南中医学院信息计算中心提供,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计算总有效率,显著性检验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算均数、标准差,显著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或组间t检验进行分析。
2.5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解放军总医院田牛教授主编的《实用临床微循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1)临床症状好转,较治疗前改善达2/3者。(2)血流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较治疗前改善≥55%。(3)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形态的积分值和总积分值较治疗前改善≥60%。(4)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总胆醇(TC)下降≥20%,甘油三脂(TG)下降≥40%,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20%。(5)血糖空腹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下降≥25%。
有效(1)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较治疗前减轻达1/3者。(2)血流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较治疗前改善≥20%但<55%。(3)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形态的积分值和总积分值较治疗前改善≥20%但<60%。(4)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总胆醇(TC)下降≥10%或<20%,甘油三脂(TG)下降≥20%或<40%,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0.104mmol/L但<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10%或<20%。(5)血糖空腹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但<30%,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下降≥5%但<25%。
无效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和血脂无改善,血流变和甲襞微循环较治疗前改善均小于20%,空腹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下降<5%。
3治疗结果表3本发明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表4本发明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测定值比较(x±s n=95)

表5本发明治疗前后血脂比较(x±s n=86)

表6本发明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x±s n=15)

表7本发明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比较(x±s n=120)

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P<0.05,**P<0.01。
表8本发明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带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的心脑血管激光治疗仪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风心病、肺心病、脑梗塞、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和代谢功能综合症患者共120例,经统计学处理,120例患者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带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的心脑血管激光治疗仪”治疗,治疗后显效率55.83%,有效率35.83%,无效率8.33%,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其中心血管疾病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脑血管疾病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周围血管疾病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代谢综合症疾病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
上述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带靶血管照射定位装置的心脑血管激光治疗仪对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症患者引起的头晕、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疲倦无力、肢体麻木、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对头晕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5.92%,胸闷气短的改善率为90.59%,胸痛的改善率为80.49%,疲倦无力的改善率为95.00%,心悸的改善率为88.71%,腰膝酸软的改善率为83.87%,反应迟钝的改善率为72.00%,记忆力减退的改善率为83.33%,肢体麻木的改善率为62.50%。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