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按, 一般已用布疋的染色方法,系将布疋经由精炼、退浆及烘干处理,并于已处理布疋 表面上刮印涂布所需的染料还原剂,再将已进行刮印染料的布疋进行热风烘干,使染料渗透 布面及氧化显色,最后再进行水洗与烘干处理,以制成刮印染色布疋的成品;藉以使布疋的 表面上印染有所需颜色。虽然上述已用布疋的染色方法可使布疋的表面上印染有所需的颜色;但是由于其系于布 疋的表面上进行染色,因此,染色完成之后该布疋皆为相同的单一颜色,而无法于同一布疋 上同时形成多种颜色的印染,导致布疋表面的颜色较不具有变化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将所需的原纱先进 行染色,让原纱织成布面后的颜色具多样性变化的染色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染色装置,包括 一原纱; 一纯化机构,可供将上述原纱进行纯化; 一阳离子处理机构,可供将纯化后的原纱进行阳离 子处理; 一烘干机构,可供将阳离子处理后的原纱进行烘干; 一成型机构,可供将烘干后的 原纱拉回原来的形状; 一染色机构,可供将成型后的原纱进行染色; 一清洗机构,可供将染 色后的原纱进行清洗;以及一平滑机构,可供将染色后的原纱进行平滑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将所需的颜色先染整于原纱 上,让原纱于后续处理织成布面时,可让该布面上的颜色具有多样性的变化效果。
图l,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标号说明 原纱1 纯化机构2阳离子处理机构3 烘干机构4 成型机构5 染色机构6 染料6 1 还原液6 2 清洗机构7 平滑机构8 药剂8 1 脱水单元8 2 烘干单元8
请参阅图l所示,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染色 装置,至少由一原纱1 、纯化机构2 、 一阳离子处理机构3 、烘干机构4 、 一成型机构5 、 一染色机构6、 一清洗机构7以及一平滑机构8所构成;可将所需的原纱l先进行染色,让 原纱1织成布面后的颜色具多样性的变化。
上述所提的原纱1可为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择其一。
该纯化机构2可供将上述原纱1进行所需的纯化作业。
该阳离子处理机构3可供将纯化后的原纱1进行阳离子处理。
该烘干机构4可供将阳离子处理后的原纱1进行烘干。
该成型机构5可供将烘干后的原纱1拉回原来的形状。
该染色机构6可供将成型后的原纱1进行染色处理。
该清洗机构7可供将染色后的原纱1进行清洗处理。
该平滑机构8可供将染色后的原纱1进行平滑处理。如是,藉由上述结构构成一全新的 染色装置。
请参阅图2所示,系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运用时, 系先将原纱1以纯化机构2进行精练半漂的处理,藉以使去除原纱1上的非必要物质,使原 纱1干净纯化,之后再将纯化过的原纱1以阳离子处理机构3进行阳离子处理,可使原纱1 的表面上形成正电荷,待阳离子处理后再以烘干机构4将原纱1进行烘干,而由于烘干进行 时会使原纱1收縮,因此当原纱1进行烘干处理后系利用成型机构5将烘干后的原纱1拉回原来的形状,待原纱l拉回原来的形状后,再利用染色机构6配合所需颜色的染料6 l及还 原液6 2对该原纱1进行染色处理,让染料6 1的颜色附着于原纱1上,并于染色处理后经 由清洗机构7以溢流洗的方式加以清洗,藉以洗掉原纱l上未显色的染料,最后再以平滑机 构8配合所需的药剂8 1对原纱1进行平滑处理,且可配合该平滑机构8的脱水单元8 2及 烘干单元8 3,将平滑处理后的原纱l进行脱水及烘干,如此,即可将所需的颜色先染整于 原纱1上,让原纱1于后续处理织成布面时,可让该布面上的颜色具有多样性的变化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染色装置可有效改善已用的种种缺点,可将所需原纱先进行染色 ,让原纱织成布面后的颜色具多样性的变化,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产生能更进步、更实用、 更符合消费者使用所须,确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 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染色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吴大发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吴大发吴大发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