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钢管去油污机的制作方法传统的成品钢管成型一般是靠冷轧成型,在冷轧成型中,钢管会被冷轧油污染,但 成品出厂的钢管又必须是干净的,不能有油污,所以在钢管冷轧厂中,冷轧后的钢管都要去 污。传统的去污都是在塑料槽里加上浓度为30%硝酸或氢氟酸的水溶液来清洗钢管,这种 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工人在清洗时容易伤手,2、清洗的冷轧油随清洗的废水一起排放掉了,3、废水随意排放对环境污染很大,4、废水回收治理成本很高,一吨成品钢管要清洗掉5公斤冷轧油,同时一吨成品 钢管要排废水一吨。因此,怎么样解决冷轧钢管去油,又不污染环境,使制污和生产成本都降低一直都 困扰整个行业。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图1钢管去油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内外胶圈放大示意图, 图3图2中A-A剖视图。附图标记1、支撑杆;2、机座;3、电机;4、主动辊轮;5、定位内芯;6、钢管;7、被动辊轮;8、活 动轴衬架;9、气动装置;10、外胶圈;11、内胶圈;12、内胶圈固定螺钉;13、盛油箱;14、外胶 圈限位板;15、外胶圈卡箍;16卡箍固定螺钉,17通孔,18手工操作间隙。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管去油污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以下部件机座2,水平的设置于地面上,支撑杆1,设于机座2左侧,其下端垂直的固定在地面上,外胶圈限位板14,与支撑杆1平行设置,且其下端垂直的固定在机座2上表面右4部,其上端设有与需要清洁的钢管6的外径适配的通孔17,定位内芯5,与通孔17同轴且设于支撑杆1和外胶圈限位板14之间,其左端固定 在支撑杆1的顶部,其右端与外胶圈限位板14间留有手工操作间隙18,至少一个内胶圈11 通过内胶圈固定螺钉12固定在其右端,清洁钢管6时,钢管6穿过通孔17后套装在定位内芯5上,内胶圈11与钢管6内 径适配,至少一个外胶圈10,设于定位内芯5右部,清洁钢管6时,外胶圈10套装在钢管6 外表面上,外胶圈10与钢管6外径适配,即外胶圈10的内径和定位内芯5外径间的间隙 与需要清洁的钢管6的壁厚适配,参见图2,外胶圈10的直径大于外胶圈限位板14上部的通孔17的直径,这样外胶圈10不 会从通孔17处脱落,未清洁钢管6时,可将外胶圈10套装在定位内芯5右部外表上,盛油箱13,安放在机座2上,且位于外胶圈10、内胶圈11下方。通过推拉钢管6,则内胶圈11可清洁钢管内表面,通过使外胶圈10在钢管6外表 面移动,则可清洁钢管外表面。外胶圈10去除的油污落入盛油箱13内,内胶圈11去除的 油污从钢管末端流出,可另外安装一个容器(例如盛油箱)容纳。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外胶圈10套装在钢管6外表面上时,用外胶圈卡箍 15将外胶圈10牢固的安装在钢管6外表面上,所述外胶圈卡箍15的活动端(即开口端) 用卡箍固定螺钉16紧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节省人力,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处理,在机座2上表面 左部设有电机3,电机3驱动两个水平并排设置的主动辊轮4,所述主动辊轮4位于定位内芯5下 方,主动辊轮4的外表面与钢管6贴合,当主动辊轮4转动时,带动钢管6沿定位内芯5轴 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两个水平并排设置的被动辊轮7,与主动辊轮4上下相对设置,所述被动辊轮7位 于定位内芯5上方,被动辊轮7的外表面与钢管6贴合,当主动辊轮4转动时,钢管6沿定 位内芯5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同时被动辊轮7也随之转动,对钢管6沿定位内芯5轴线方 向前进或后退起限位作用,并保证钢管6平滑、准确移动,所述主动辊轮4、被动辊轮7均安装在活动轴衬架8上,所述活动轴衬架8下端固 定在机座2上,外胶圈10的直径大于主动辊轮和被动辊轮间的辊轮口的直径,外胶圈10的直径 也大于外胶圈限位板14上部的通孔17的直径的,这样外胶圈10只能在辊轮口和外胶圈限 位板14间移动,完成去除油污操作。为了实现对外胶圈10的限位,还可以在活动轴衬架8 上增设一限位板,在该限位板上设置与通孔17直径相同且同轴的一个通孔,使得外胶圈10 在该限位板和外胶圈限位板14间移动。还可以利用活动轴衬架8的侧壁,在侧壁上直接设 置与通孔17直径相同且同轴的一个通孔,使得外胶圈10在活动轴衬架8的侧壁和外胶圈 限位板14间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被动辊轮7上部设有与其一一对应的气动装置9,气动 装置9安装在活动轴衬架8顶部,气动装置9对被动辊轮7施加向下的压力,确保被动辊轮57的外表面与钢管6贴合严密,确保去油污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清洁钢管6时,套装在钢管6外表面上的外胶圈10的 数量为1 6个,内胶圈11的数量为1 6个。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清洁钢管6时,套装在钢管6外表面上的外胶圈10的 数量为3 6个,内胶圈11的数量为3 6个。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清洁钢管6时,套装在钢管6外表面上的外胶圈10的 数量为4个,内胶圈11的数量为4个。经测试,各设置4个时清洁效果好,且成本适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管去油污机的工作过程如下1、钢管6先是从外胶圈限位板14上端的通孔17穿入,2、在手工操作间隙18处,可在钢管6端部的外表面上,手工的为其套上外胶圈10 并用外胶圈卡箍15卡紧,外胶圈卡箍15用卡箍固定螺钉16紧固,每清洗一条钢管都要用 人手工套上外胶圈并用卡箍卡紧,3、将内胶圈11穿入钢管6,使其与钢管6的内径接触,4、把钢管6送入主动辊轮4和被动辊轮7中,让其带动钢管向一侧走动,这样就可 使钢管6上的冷轧油全都刮下来流入下方的盛油箱13及相应的容器内了。钢管向左侧(支撑杆1方向为左侧)走到头后再回走,就可去油干净,卸下此根钢 管后,可以再装上下一根钢管并重复前述的油污去除操作。
一种钢管去油污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远见张远见何忠茂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孙作玉, 程树良杜文剑杜文剑邓永红
专利相关信息
-
徐国军徐国军郭亚莹, 温成志张小建, 李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