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前臂力量训练器的制作方法图1是前臂力量训练器整体结构图;图2是前臂力量训练器手持握棒和绕绳部联结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3是支撑片零件图。图中l.手持握棒2.绕绳部3.挡板4.支撑片5.提拉绳6.托盘7.弹簧钩8i累口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棒体结构包括手持握棒1和缠绕提拉绳的绕绳部2,手持握棒1和绕绳部2均为不锈钢材料。绕绳部2直径 大于手持握棒1直径,以便增大手持部分转动力矩,绕绳部2两侧有 挡板3,防止提拉绳5缠绕时滑脱。提拉绳5—端经弹簧钩7固定在 托盘6上,另一端穿过绕绳部2的通孔固定在支撑片4之一的螺孔8 上。在图1中,提拉绳采用多股包塑铁丝,以提高抗拉强度和柔韧性。 承载重物托盘采用特制不锈钢托盘,便于放置哑铃片。多股包塑铁丝与不锈钢托盘的连接采用弹簧钩。如图2所示,手持握棒1和绕绳部2的联结固定方法 一侧分别 将手持握棒1与绕绳部2与挡板的结合处进行焊接,另一侧利用4个支撑片成十字交叉形状分别与手持握棒1和绕绳部2结合处焊接。如图3所示,4个支撑片4中心均有螺孔8,其中有两个螺孔可 分别旋入螺钉固定一侧挡板3,另有一个旋入螺钉后固定提拉绳5的i山 1而o本实用新型由两个不同直径的薄壁不锈钢管联结成内外同轴棒 体结构,形成工程上传动轴的形式。大直径钢管挂接重物产生负载扭矩作为从动轮,手部把握小直径钢管作为主动轮。由于传动轴上主动 轮与从动轮扭矩相等方向相反,悬吊重力传导在直径小的主动轮上就 需要更大的反方向转动的力偶与之相平衡。反映在手部用力情况则是 握住棒体转动用力大于悬吊重力。利用本实用新型正握或反握方式作悬臂巻腕训练时,肘关节作为近侧环节固定前臂相关肌群时,使桡侧 腕伸肌、屈肌,尺侧腕伸肌、屈肌等与手部活动的相关前臂肌群得到 充分的锻炼。
一种前臂力量训练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徐树平夏国滨夏国滨夏国滨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陈敏洁陈敏洁陈敏洁陈敏洁陈敏洁黄石钊, 邓小松刘爱萍, 王春霞
专利相关信息
-
刘爱萍, 王春霞刘爱萍, 王春霞刘爱萍, 王春霞刘爱萍, 王春霞关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