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移动式加压舱的制作方法大家知道,潜水员在从水下的高气压回到水面的常气压过程中,由于上升过程中减压幅度较大、速度较快,溶解于肌体内的气体来不得及随呼吸排出体外,从而在肌体组织和血液中会形成气泡而引发疾病。常见的症状有皮肤瘙痒、皮肤出现癍疹或“大理石”样斑块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气哽,引发心血管机能障碍和低血溶量性休克,甚至会出现突然丧失知觉、心跳骤停、猝死等严重情况。因此,潜水员出水后都需要进行加压治疗,以避免出现以上严重情况。目前,治疗潜水减压病的设备主要是加压舱。这种加压舱,都是固定设置在医院等场所,距离潜水作业区域较远。潜水员出水后,需借助交通工具到达医院后才能进行治疗。因此,一旦潜水员出现潜水减压病,得不到及时救治,易出现休克、猝死等严重情况。(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加压舱。这种移动式加压舱,具有机动性,可提前到达潜水作业区域附近。一旦出现潜水减压病,可得到及时救治,能避免休克和猝死等严重情况的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加压舱包括舱体、高压空气压缩机、高压空气瓶、中压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氧气瓶、气路分配阀和氧气分配阀。舱体内有供氧汇流排、排氧汇流排和供气消声器,供氧汇流排与排氧汇流排间有氧气呼吸面具,该氧气呼吸面具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借助阀门与供氧汇流排的出口和排氧汇流排的进口连通。高压空气压缩机与高压空气瓶间、高压空气瓶与中压空气压缩机间、高压空气瓶与储气罐间、储气罐与气路分配阀间均借助阀门相连通,而气路分配阀又通过管道与供气消声器连通。氧气瓶依次借助阀门、氧气分配阀和管道与供氧汇流排的进口相连通。其特点是还包括底盘车,底盘车上有壳体,该壳体固定在该底盘车的大梁上。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加压舱含有底盘车,具有机动性,可提前达到潜水作业现场。一旦出现潜水减压病,可就地进行治疗。从而避免了由于得不到不到及时救治而引起的休克和猝死等严重情况的发生。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加压舱示意图;图2安装在壳体内的加压及供氧系统原理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加压舱含有底盘车1,底盘车1上固定有壳体2。所说壳体2为集装箱式壳体,其两侧壁上和后侧壁上均加工有可打开或关闭的门3,以方便人员和设备的进出。壳体2内设置有高压空气压缩机5、高压空气瓶6、中压空气压缩机4、储气罐7、氧气瓶14、气路分配阀16、氧气分配阀15和舱体10。舱体10内设置有供氧汇流排11、排氧汇流排8和供气消声器13。其中供氧汇流排11与排氧汇流排8间有两套氧气呼吸面具12,该两套氧气呼吸面具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借助阀门9与供氧汇流排11的出口和排氧汇流排8的进口相连通。高压空气压缩机5与高压空气瓶6间、高压空气瓶6与中压空气压缩机4间、高压空气瓶6与储气罐7间、储气罐7与气路分配阀16间均借助阀门9相连通,而气路分配阀16又通过管道与供气消声器13连通。氧气瓶14依次借助阀门9、氧气分配阀15和管道与供氧汇流排11的进口相连通。
移动式加压舱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兴权王元王元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元孙培龙赵增友, 赵恒
专利相关信息
-
杨长青, 刘强张武, 许伟湘托尔比约恩·奥森, 托尔比约恩 奥森钱伟钢, 钱佑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