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鱼缸过滤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鱼缸过滤系统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旭
  • 公开日
    2015年3月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0日
  • 申请人
    李旭
  • 文档编号
    A01K63/04GK204180726SQ2014206028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鱼缸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缸和底柜,鱼缸内部设有上吸孔(1),下吸返水帽(2)、注水孔(9)、水位定位管(5)、上水管(8),所述底柜内部设有水泵(7)、球阀(4)和放水球阀¢),所述下吸返水帽(2)、球环通过活接(3)与水位定位管(5)连接,所述水泵(7)与上水管(8)通过活接(3)连接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鱼缸过滤系统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缸过滤系统,包括鱼缸和底柜,鱼缸内部设有上吸孔,下吸返水帽、注水孔、水位定位管、上水管,所述底柜内部设有水泵、球阀和放水球阀,所述下吸返水帽、球环通过活接与水位定位管连接,所述水泵与上水管通过活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悬挂方式。取缔了鱼缸内部所有管道装置,加大了鱼缸内部空间,易清理,不留任何死角,使鱼缸更整洁,更美观,更具人性化。
  • 专利说明
    一种鱼缸过滤系统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鱼缸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家养殖观赏鱼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好,不但可以陶冶性情,还可以对室内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在是用鱼缸的同时,往往使用鱼缸过滤系统,现有过滤系统中的管道装置如三重溢流管、单上下水装置,不但占据了鱼缸的大量空间,减少了鱼儿的活动范围,还影响了美观,同时还存在不容易清理,噪音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缸过滤系统,采用外悬挂方式。取缔了鱼缸内部所有管道装置,加大了鱼缸内部空间,易清理,不留任何死角,使鱼缸更整洁,更美观,更具人性化。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鱼缸过滤系统,包括鱼缸和底柜,鱼缸内部设有上吸孔I,下吸返水帽2、注水孔9、水位定位管5、上水管8,所述底柜内部设有水泵7、球阀4和放水球阀6,所述下吸返水帽2、球环通过活接3与水位定位管5连接,所述水泵7与上水管8通过活接3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悬挂方式。取缔了鱼缸内部所有管道装置,加大了鱼缸内部空间,易清理,不留任何死角,使鱼缸更整洁,更美观,更具人性化。




[0007]图1为鱼缸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09]图1展不了鱼缸过滤系统的结构。在图1中,一种鱼缸过滤系统,包括鱼缸和底柜,鱼缸内部设有上吸孔1,下吸返水帽2、注水孔9、水位定位管5、上水管8,所述底柜内部设有水泵7、球阀4和放水球阀6,所述下吸返水帽2、球环通过活接3与水位定位管5连接,所述水泵7与上水管8通过活接3连接。
[0010]上吸孔I的作用:可排除鱼缸上层厚鱼油膜,最关键是停电以后它可以破坏虹吸现象。
[0011]下吸返水帽2的作用:可排除鱼缸底部杂物,此孔上面加装了一个反水帽,此装置与鱼缸底板玻璃留有I厘米左右的缝隙,加大了虹吸孔的面积,更有利于鱼缸底部杂物、鱼粪快捷排除。
[0012]活接3的作用:它便于鱼缸定位管和鱼缸底柜之间下水管的链接和拆卸。挪动更方便。更具人性化。
[0013]球阀4的作用:可控制水流量的大小,更具有降低水流噪音的作用。
[0014]定位管5的作用:停电后它可控制鱼缸的水位,降到一定的位置与上吸孔有一个行程,来电以后水面上升,水流慢慢进去管道,等水位升至上吸孔水流注满,管道行程真空,虹吸现象正式发挥作用。定位管5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
[0015]放水球阀6的作用:便于鱼缸换水用。
[0016]水泵7的作用:用于底缸和上缸水循环。
[0017]上水管8的作用:接水泵7、可把底缸水输送到鱼缸。
[0018]注水孔9的作用:新缸安装或鱼缸大换水,定位管下水管存在空气,在此孔注水,将管道内空气排除,形成真空,有利于虹吸现象的行程。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