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粉针剂自动混药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自动混药、且混药过程不受外界污染的粉针剂自动混药注射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针剂自动混药注射器,包括溶媒瓶、溶质瓶和针帽,还包括溶质瓶外套、溶媒瓶外套、旋转外套、一档推套和二档推套,所述的溶质瓶置于溶质瓶外套内,所述的溶媒瓶、一档推套和二档推套置于溶媒瓶外套内,所述的旋转外套套在溶媒瓶外套外面,所述的溶质瓶外套与溶媒瓶外套上下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所述的一档推套和二档推套的套体上分别设有凸起的定位卡点。2、所述的溶媒瓶外套开有滑槽,在滑槽的下部设有溶媒瓶外套定位卡点。3、所述的旋转外套内壁上设有一档推套限位槽、二档推套限位槽和旋转外套定位卡点。所述的一档推套限位槽和二档推套限位槽的走向采用螺旋形或带有角度的弧形。旋转角度的范围为1度到90度。不论一档推套限位槽和二档推套限位槽采用何种走向,只要能够使一档推套和二档推套沿着一档推套限位槽和二档推套限位槽运动,达到针头首先刺破溶质瓶胶塞,然后再刺破溶媒瓶胶塞的目的即可。旋转外套定位卡点与溶媒瓶外套定位卡槽相配合,使旋转外套可以旋转而不会上下移动。4、所述的定位卡点置于溶媒瓶外套的滑槽中,在滑槽中可以上下移动,并且定位卡点突出于溶媒瓶外套的外表面,分别卡在一档推套限位槽和二档推套限位槽中,沿着一档推套限位槽和二档推套限位槽所限定的轨迹运动。6、所述的针帽下部设有卡口,中间装有双面针头。当旋转外套旋转时,一档推套首先运动,带动针帽上的针头刺破溶质瓶胶塞,二档推套滞后运动,带动溶媒瓶运动进而使针头刺破溶媒瓶胶塞。7、所述的溶质瓶外套上部设有卡口。溶质瓶外套卡口与针帽卡口相配合。当旋转外套旋转时,针帽卡口旋进溶质瓶外套卡口中,使针头刺破溶质瓶口的胶塞。
8、所述的溶媒瓶中充有气体。当针头刺破溶媒瓶口的胶塞和破溶质瓶口的胶塞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溶媒通过针孔自动喷射到溶质瓶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操作方便,使用十分简单,只需旋转一下,就可以实现自动混药,再旋转一下,就可以临床使用,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变。
2、在混药过程中完全封闭,药物不会受到外界空气的污染,同时也防止了如化疗、有毒药物配药中外泻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3、因为溶媒瓶中充有压力,溶媒在压力作用下全部喷向溶质瓶,不会有药液残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注射完毕以后不能重复使用,达到了完全一次性使用的目的,避免了重复使用注射器造成的血液感染。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二档推套示意图。
图3一档推套示意图。
图4溶媒瓶外套示意图。
图5图4中A-A剖视图。
图6旋转外套示意图。
图7针帽与溶质瓶外套示意图。图中A为两者配合时的示意图;B为两者未配合时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推杆;2、溶质瓶外套;3、溶质瓶;4、针头;5、一档推套;6、二档推套;7、溶媒瓶;8、溶媒瓶外套;9、旋转外套;10、溶媒瓶胶塞;11、二档推套定位卡点;12、一档推套定位卡点;13、针帽;14、溶质瓶胶塞;15、旋转外套定位卡点;16、溶质瓶外套卡口;17、溶媒瓶外套螺纹;18、溶质瓶外套螺纹;19、针帽卡口;20、二档推套卡口;21、溶媒瓶外套滑槽;22、一档推套限俭槽;23、二档推套限俭槽;24、溶媒瓶外套定位卡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
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溶媒瓶7、溶质瓶3、针帽13、溶质瓶外套2、溶媒瓶外套8、旋转外套9、一档推套5、二档推套6和推杆1,所述的溶质瓶3置于溶质瓶外套2内,所述的溶媒瓶7、一档推套5和二档推套6置于溶媒瓶外套8内,所述的旋转外套9套在溶媒瓶外套8外面,所述的溶质瓶外套2与溶媒瓶外套8上下连接。其中溶媒瓶7为充有内压的西林瓶,瓶口装有胶塞10。二档推套6为筒状结构,二档推套6的一端设有卡口20,卡口20卡在溶媒瓶7的瓶口上,二档推套6套体上设有凸起定位卡点11(参见图2);一档推套5为筒状结构。一档推套5套体上设有凸起定位卡点12(参见图3)。溶媒瓶7、二档推套6、一档推套5按顺序由上而下安装在溶媒瓶外套8内部。二档推套定位卡点11和一档推套定位卡点12突出于溶媒瓶外套8外表面;并沿溶媒瓶外套8上的滑槽21上下移动(参见图4),突出于溶媒瓶外套8外表面。旋转外套9套在溶媒瓶外套8外面,旋转外套9内壁设有一档推套限位槽22、二档推套限位槽23和旋转外套定位卡口15(参见图6),利用旋转外套卡口15(参见图6)固定在溶媒瓶外套定位卡槽24上,使旋转外套可以旋转而不能上下滑动,同时,一档推套5套体上的定位卡点12位于旋转外套9内壁的一档推套限位槽22(参见图6)槽口处,二档推套6套体上定位卡点11处于旋转外套9内壁的二档推套限位槽23(参见图6)槽口处。针帽13上的固定针头4为两端带尖的中空状,针帽13上设有两层卡口19,当第一层卡口套在溶质瓶外套2下部的卡口16上时,针头4两端的针尖在溶质瓶胶塞14和溶媒瓶胶塞10外(参见图7之B)。溶媒瓶外套螺纹17与溶质瓶外套螺纹18相配合,旋紧后,一档推套5的下端顶到针帽13上。
所述的旋转外套9内壁的一档推套限位槽22和二档推套限位槽23的走向可以采用螺旋形,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方式,例如带有角度的弧型,角度范围可以选用1度到90度。不论一档推套限位槽22和二档推套限位槽23采用何种走向,只要能够使一档推套5和二档推套6沿着一档推套限位槽22和二档推套限位槽23相对运动,达到针头首先刺破溶质瓶胶塞,然后再剌破溶媒瓶胶塞的目的即可。例如为了使旋转外套9旋转时,一档推套5首先运动,一档推套限位槽22前端角度大,而后平缓;为了使二档推套6滞后运动,二档推套限位槽23前端平缓,后端角度较大(参见图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采用如下步骤首先将注射器推杆1一端朝下。然后旋动旋转外套9,这样一档推套限位槽22带动一档推套定位卡点12旋转,使一档推套5向下运动,将针帽13向下压,如图7之A所示,使针帽13的卡口19卡进溶质瓶外套卡口16,针帽13带动针头4向下运动,使针头4的一端刺破溶质瓶胶塞14,继续旋动旋转外套9,二档推套限位槽23带动二档推套定位卡点旋转,使二档推套6带动溶媒瓶7向下运动,使针头4的另一端刺破溶媒瓶胶塞10,在溶媒瓶内的压力作用下,溶媒自动喷射到溶质瓶3内。最后旋动溶媒瓶外套8与溶质瓶外套2之间的螺纹17和螺纹18,将溶媒瓶外套8旋下,使溶媒瓶外套8与溶质瓶外套2分离。溶质瓶和溶质瓶外套就与现有的注射器一样,可以临床使用,即可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或给输液瓶加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粉针剂自动混药注射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丁玉英丁玉英桑·T·特兰, 戴森·W·希琴博瑟姆周耀恩, 罗庆赵玉山浅井隆张学亮, 张艳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学亮, 张艳红刘翔倪邦发徐宁, 徐 宁徐铭军, 刘玉军
专利相关信息
-
张芬芳, 黄锦霞张芬芳, 黄锦霞张芬芳, 黄锦霞程鸿远, 蒋谊康K·P·考恩K·P·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