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鞋用电子除臭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鞋用电子除臭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江铁军, 张锦南
  • 公开日
    2000年4月5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5月5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5月5日
  • 申请人
    江铁军, 张锦南
  • 文档编号
    A43B7/00GK2371835SQ9922079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鞋用电子除臭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带有出气口的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臭氧发生元件(4)及其控制电路(2),所说的控制电路包括工频—高频电流变换电路,其输出端通过两个依次连接的变压器T1、T2接并联的至少一个臭氧发生元件(4),其中变压器T1的输出端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接除臭程序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用电子除臭器,其特征是两个变压器T1、T2之间有一开关K1;所说的除臭程序控制电路包括分频振荡集成电路4060(IC2),它的第9、10、11脚之间接有振荡电路,其第13脚通过驱动电路接控制开关K1的继电器J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用电子除臭器,其特征是外壳内安装有风扇(3),它位于臭氧发生元件(4)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用电子除臭器,其特征是风扇(3)有其控制电路IC2的1、2、3脚接三位开关K2的输入端,其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接风扇(3)的输入端,另外,有一可控硅正负极接于电路的正极与电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中,其控制端接于IC2的13脚,可控硅的正负极之间接有电阻R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用电子除臭器,其特征是与IC2连接的振荡电路包括一端与IC2第11脚连接的电阻R3,其另一端接电阻R4、R15和电容的一端,电阻R4、R15的另一端分别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接二极管D7的负极,其正极接IC2的第10脚,电容C4的另一端接IC2的第9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8的负极,其正极接开关K2的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用电子除臭器,其特征是外壳由带有至少一个出口的位于上部的壳体(1)和与各出口连接的带有出气口的插管(5)组成,每个插管(5)内有一组臭氧发生元件(4)和一个风扇(3)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鞋用电子除臭器,属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为消除生活、起居、活动场所的各种异臭气味,人们发明了利用臭氧除臭的电子除臭器(亦称空气清新器)现有的除臭器只能向空间释放臭氧,对于解决臭气浓度较大、范围较小的鞋臭总是则基本无效即使将现有的除臭器变通使用,也不易达到良好的除臭效果因为,现有的除臭器臭氧的浓度、送风是均匀的,不变的将其产生的臭氧送入鞋内将导致鞋内臭气的吹出,反而影响周围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将臭氧直接导入鞋内并能够对臭氧的释放有所控制以增强除臭效果的鞋用电子除臭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出气口的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臭氧发生元件及其控制电路,所说的控制电路包括工频—高频电流变换电路,其输出端通过两个依次连接的变压器T1、T2接并联的至少一个臭氧发生元件,其中变压器T1的输出端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接除臭程序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利用除臭程序控制电路对臭氧发生元件的工作与否进行控制,使其在不同的情况下分段工作,如在开始时使臭氧释放较慢,从而使臭氧与臭气充分反应等本实用新型中有效控制的实现首先可在两个变压器T1、T2之间有一开关K1;所说的除臭程序控制电路包括分频振荡集成电路4060(IC2),它的第9、10、11脚之间接有振荡电路,其第13脚通过驱动电路接控制开关K1的继电器J为使臭氧能够充分被利用,在外壳内还可安装风扇,并使它位于臭氧发生元件的内侧风扇最好也由其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其控制电路可为以下形式IC2的1、2、3脚接三位开关K2的输入端,其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接风扇的输入端,另外,有一可控硅正负极接于电路的正极与电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中,其控制端接于IC2的13脚,可控硅的正负极之间接有电阻R12与IC2连接的振荡电路包括一端与IC2第11脚连接的电阻R3,其另一端接电阻R4、R15和电容的一端,电阻R4、R15的另一端分别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接二极管D7的负极,其正极接IC2的第10脚,电容C4的另一端接IC2的第9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8的负极,其正极接开关K2的输出端另外,壳体由带有至少一个出口的上壳体和与各出口连接的带有出气口的插管组成,每个插管内有一组臭氧发生元件和一个风扇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其释放臭氧的通道,使其能够同时对多双鞋进行除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鞋用电子除臭器,属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它包括带有出气口的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臭氧发生元件及其控制电路,所说的控制电路包括工频—高频电流变换电路,其输出端接并联的至少一个臭氧发生元件,工频—高频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又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接除臭程序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利用除臭程序控制电路对臭氧发生元件的工作与否进行控制,使其在不同的情况下分段工作,如在开始时使臭氧释放较慢,从而使臭氧与臭气充分反应等。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鞋用电子除臭器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线路图;其中,1-壳体,2-控制电路,3-风扇,4、P1、P2-臭氧发生元件,5-插管。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风扇3、臭氧发生元件4及风扇3和臭氧发生电路的控制电路2组成。外壳由其上部的壳体1和下部的两个插管5组成。壳体1上带有两个插口,两插管5的上端插于其中,每个插管5的下部带有出气口。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2如图2所示,它包括工频—高频电流变换电路和除臭程序控制电路。其中,工频—高频电流变换电路为一常规电路,这里不多做介绍。在工频—高频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接依次接有两个变压器T1、T2,在两个变压器之间有一开关K1。变压器T2的输出端并联一组臭氧发生元件。变压器T1的输出端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接除臭程序控制电路。除臭程序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IC2,它是14级二进制分频振荡集成块4060。IC2的第9、10、11脚之间接有电阻R3、R4、R15及电容C4、二极管D7、三极管Q3,它与IC2的内部电路组成振荡器,其振荡周期由R4、C4决定;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于二极管D8的负极。1、2、3脚分别接开关K2的三个动触点,开关K2的静触点通过电阻R9接于二极管D8的正极,它还通过两个三极管Q5、Q6接各电扇并联的输入端。有一可控硅S其正负极分别接于电路的正极和三极管Q6的发射极之间,其正负极之间还接有一电阻R12。在IC2的13脚还接有继电器J的驱动电路,继电器J控制开关K1。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整机接通电源后工作程序进入第一阶段IC2之1、2、3、13脚输出的均为负脉冲。K2接13脚,13脚输出的负脉冲经R7使Q4导通,继电器J吸合,K1闭合,T2产生高频高压电流驱动臭氧发生元件P1、P2产生臭氧。同时,13脚输出的负脉冲经R14使Q6导通,驱动接电风扇的①、②、③、④端。此时,可控硅S关闭,Q6只能通过R12降压向风扇供电,因此风扇以很低的风量将臭氧缓缓导入鞋内,以防止鞋内浓度较高,来不及氧化的异臭气体吹出鞋外。本阶段的目的是将鞋内的异臭气体充分氧化。此后,程序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IC2的13脚输出正脉冲,经R7使Q4关断,继电器J失电释放,K1断开,T2停止工作,臭氧片P1、P2停止产生臭氧。IC2的13脚的正脉冲同时经R14使Q6关断,连接于①、②、③、④端的风扇停转。IC2的13脚的正脉冲又经R8使单向可控硅S导通,将降压电阻R12短路。自此,三极管Q6将获得稳压集成电路IC1输出的全部电压(扣减可控硅导通压降),每当Q6导通时,风扇以正常风量输送臭氧。IC2的13脚正脉冲结束后,其电位又恢复为负值,使Q4、Q6再次导通,臭氧产生并被风扇以正常风量向鞋内输送。在整个第二阶段,臭氧、风扇的开停动作将反复进行且持续较长的时间,使臭氧能渗入到鞋内材料表层内,将积存的异臭源最大限度氧化,杀灭细菌。K2用以变换本阶段持续时间,以适应不同鞋子的情况,达到最佳效果。第二阶段结束时,IC2的第3脚电位由负变正,输出正脉冲。这时,程序进入第三阶段IC2的第3脚(或1、2脚)的正脉冲经R9使三极管Q5关断,电阻R10不再向三极管Q6的基极提供正电位,电阻R11提供的负电位足以使Q6深度饱和,不受经电阻R14进入的任何脉冲控制。两只风扇由Q6供电连续工作。IC2的第3脚(或1、2脚)的正脉冲同时又经二极管D8送入三极管Q3与电阻R15形成通路,从而改变了电阻R4与电容器C4的充、放电时间比例。这一改变使IC2内部的振荡器产生的振荡脉冲在周期不变的同时占空比发生变化,由占空比1∶1变为负向脉冲极窄,正向脉冲极宽,这一变化反映到IC2的13脚使三极管的导通时间极短,而关断时间很长,继电器J吸合时间极短,关断时间很长,臭氧发生元件P1、P2只在极短时间内产生臭氧。第三阶段一直维持到人为关机,这一阶段以对鞋子连续送风、驱除潮气为主同时送放微量臭氧,巩固第二阶段的除臭灭菌效果。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