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混凝土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有许多传统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如公开号为CN11923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动搅拌设备,可在工地建立一个简易的搅拌设备,但是这种搅拌设备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质量不够高。而公开号为CN10223361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其混凝土搅拌方法,该搅拌装置包括一集装箱体,该集装箱体内安装有用于贮存多种待搅拌物料的储仓组、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搅拌机以及控制单元,能按照配方精确投放物料。但是这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储仓组的空间有限,只能贮存少量的物料,当物料用完时,要先停机,然后用吊架或人工多次往储仓组内添加相应的物料,这样会造成生产效率低,而且需要耗费较多人工,不能适应较大规模的混凝土生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进行大规模混凝土生产且生产效率高的混凝土搅拌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搅拌装置上设有内含多个独立储仓分别用于贮存多种待搅拌物料的第一储仓组、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以及搅拌机。此外还包括:用于承接多种物料的地缸、用于存放多种物料的第二储仓组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储仓组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所述第二储仓组上设有多个独立的储仓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地缸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储仓组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储仓组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储仓组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所述地缸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被运送至所述第二物料分配装置并由该第二物料分配装置分配至所述第二储仓组相应的储仓内,所述第二储仓组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被运送至所述第一物料分配装置并由该第一物料分配装置分配至所述第一储仓组的相应储仓内。还包括一物料中转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经过所述地缸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储仓组的出料口下方与所述物料中转台,所述第二传送带经过该物料中转台和所述第二储仓组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上方,所述第三传送带经过该物料中转台和所述第一储仓组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上方。为了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来的物料分配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或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方,该第三传送带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或者,所述物料中转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分配器,也可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来的物料分配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或第三传送带。所述地缸为一独立的整体构件,其主体采用钢质材料制成。所述地缸下部埋设于地面以下,其顶部设有露出地面的开口供物料投放。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独立设置的水泥储仓和第四传送带,该第四传送带经过所述水泥储仓的出料口下方和搅拌机上方。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独立设置的备用储仓和第五传送带,该第五传送带经过所述备用储仓的出料口下方和搅拌机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另设有地缸和第二储仓组并通过传送装置将所需的物料传送至第一储仓组,可以持续地生产出所需要的混凝土,无需停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可临时设置于施工现场以适应高层建筑等的需要;所述地缸为独立的整体部件,当所在工地完工后,可与其它传送装置、第二储仓组和搅拌装置等一起运送至另一工地加以重复利用,不仅可节约建设成本,减少拆迁成本,而且更加环保。图1是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的平面示意 图2是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的立面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装置(1)、控制单元、地缸(2)、第二储仓组(3)以及传送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1)上设有第一储仓组(11)、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以及搅拌机(13);所述地缸(2)内的物料通过传送装置(5)被运送至所述第二储仓组(3)相应的储仓内,所述第二储仓组(3)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5)被运送至第一储仓组(11)的相应储仓内。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可临时设置于施工现场,能高效地生产出大量的混凝土以适应高层建筑的需要。
混凝土搅拌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于吉涛于吉涛于明勇于明勇于明勇黄天祥, 黄慧敏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鹏飞顾国勋, 顾超肖燎
专利相关信息
-
肖燎肖燎宋运来陈文宇, 廖光吉陈文宇, 廖光吉郭建刚,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