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混凝土搅拌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混凝土搅拌系统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黄天祥, 黄慧敏
  • 公开日
    2013年5月29日
  • 申请日期
    2013年2月4日
  • 优先权日
    2013年2月4日
  • 申请人
    有利华建筑预制件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28C9/02GK103121242SQ2013100428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装置(I)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搅拌装置(I)上设有内含多个独立储仓分别用于贮存多种待搅拌物料的第一储仓组(11)、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以及搅拌机(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承接多种物料的地缸(2)、用于存放多种物料的第二储仓组(3)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传送装置(5);所述第一储仓组(11)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所述第二储仓组(3)上设有多个独立的储仓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所述传送装置(5 )连接所述地缸(2 )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储仓组(3 )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储仓组(3)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储仓组(11)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 所述地缸(2)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5)被运送至所述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并由该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分配至所述第二储仓组(3)相应的储仓内,所述第二储仓组(3 )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5 )被运送至所述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 )并由该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分配至所述第一储仓组(11)的相应储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物料中转台(6),所述传送装置(5)包括第一传送带(51)、第二传送带(52)以及第三传送带(53);所述第一传送带(51)经过所述地缸(2)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储仓组(3)的出料口下方与所述物料中转台(6 ),所述第二传送带(52 )经过该物料中转台(6 )和所述第二储仓组(3 )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上方,所述第三传送带(53)经过该物料中转台(6)和所述第一储仓组(11)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51)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6)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53)的上方,该第三传送带(53)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6)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52)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中转台(6)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分配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51)传送来的物料分配至所述第二传送带(52 )或第三传送带(53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缸(2)为一独立的整体构件,其主体采用钢质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缸(2)下部埋设于地面以下,其顶部设有露出地面的开口供物料投放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11)独立设置的水泥储仓(7 )和第四传送带(54 ),该第四传送带(54 )经过所述水泥储仓(7)的出料口下方和搅拌机(13)上方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11)独立设置的备用储仓(8)和第五传送带(55),该第五传送带(55)经过所述备用储仓(8)的出料口和搅拌机(13)上方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的改进,可设置于工地现场并满足较大规模的混凝土生产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主要包括搅拌装置1、控制单元、地缸2、第二储仓组3、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传送装置5以及物料中转台6其中,所述搅拌装置I设置于支架91上,其上设有第一储仓组11、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以及搅拌机13该第一储仓组11内设有多个独立的储仓分别用于贮存多种不同的待搅拌物料,所述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以及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以及搅拌机13与控制单元连接,由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将不同的物料分别归类分放至第一储仓组11的对应储仓内,该控制单元还控制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称取配方所规定量的物料并传送至搅拌机13内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装置I的结构具体可采用本申请人在公开号为CN10223361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地缸2、第二储仓组3、传送装置5以及物料中转台6,可以实现连续的大规模生产,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地缸2的主体是采用钢板装配而成的一个独立的整体构件,用于承接工地外运来的不同规格的砂、石等多种不同的物料,该地缸2的大部分埋设于地下,只是其上部小部分露出地面,且其顶部设有开口,这样方便货车等将物料卸货并投放至该地缸2内,该地缸2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储仓组3固定设置于支架92上,其上设有多个体积较大的独立储仓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由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将不同的物料分别归类分放至第二储仓组3对应的储仓内,该第二储仓组3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物料中转台6由支架93支撑,用于承托传送装置5并进行物料中转所述传送装置5包括第一传送带51、第二传送带52以及第三传送带53所述第一传送带51由低至高依次经过所述地缸2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储仓组3的出料口下方、最后其最高端承托于所述物料中转台6所述第二传送带52的较低端承托于所述物料中转台6,其较高端位于所述第二储仓组3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上方所述第三传送带53的较低端承托于所述物料中转台6,其较高端位于所述第一储仓组11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上方所述地缸2内的物料从出料口处倒出并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51被运送至物料中转台6,再由所述第二传送带52运送至所述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并由该第二物料分配装置31按物料的种类分配至所述第二储仓组3相应的储仓内临时存放而当第一储仓组11内的物料快要用完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储仓组3内的物料从出料口倒出并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51被运送至物料中转台6,再由第三传送带53运送至所述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并由该第一物料分配装置12分配至所述第一储仓组11的相应储仓内,从而可使不同物料可源源不断地补充进第一储仓组11内,保证混凝土生产工作的持续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按需要将所述第一传送带51传送来的物料传送至第一储仓组11或第二储仓组3,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案,例如在物料中转台6上设置一个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分配器,由控制装置控制该分配器将传送来的物料分配至所述第二传送带52或第三传送带53,再由该第二传送带52或第三传送带53传送至第二储仓组3或第一储仓组11或者,也可采用如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送带51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6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53的上方,该第三传送带53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6的端部则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52的上方这样,当第一传送带51将物料传送至物料中转台6时,物料会倒落至下方的第三传送带53,此时,只需控制第三传送带53正向传送即可使物料直接被传送至第一储仓组11,或者反向传送使物料倒落至第二传送带52端部,再由该第二传送带52传送至第二储仓组3由于水泥对贮存要求比较严格,不能受潮,否则会凝结,因此,本发明的搅拌系统还在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11的位置独立设置了一个水泥储仓7和第四传送带54所述水泥储仓7固定于支架94上,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四传送带54经过所述水泥储仓7的出料口下方和搅拌机13上方,该第四传送带54同样由控制装置控制并在其上设置有称重装置,可按需要称取需要的量并投放至搅拌机13内另外,在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11的位置还独立设置有一个备用储仓8和第五传送带55,该备用储仓8可用于存放一些比较少使用的物料,如灰等,该第五传送带55经过所述备用储仓8的出料口下方和搅拌机13上方同样,该第五传送带55也由控制装置控制并在其上设置有称重装置,可按需要称取所需量并投放至搅拌机13内本发明的搅拌系统可以方便地临时设置于施工现场,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生产出适合不同要求的混凝土,而且其中的搅拌装置1、地缸2、第二储仓组3、传送装置5和物料中转台6均可以重复利用,可方便地搬迁至另一工地使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成本,减少了拆迁费用,而且有利于环保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混凝土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有许多传统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如公开号为CN11923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动搅拌设备,可在工地建立一个简易的搅拌设备,但是这种搅拌设备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质量不够高。而公开号为CN10223361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其混凝土搅拌方法,该搅拌装置包括一集装箱体,该集装箱体内安装有用于贮存多种待搅拌物料的储仓组、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搅拌机以及控制单元,能按照配方精确投放物料。但是这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储仓组的空间有限,只能贮存少量的物料,当物料用完时,要先停机,然后用吊架或人工多次往储仓组内添加相应的物料,这样会造成生产效率低,而且需要耗费较多人工,不能适应较大规模的混凝土生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进行大规模混凝土生产且生产效率高的混凝土搅拌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搅拌装置上设有内含多个独立储仓分别用于贮存多种待搅拌物料的第一储仓组、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以及搅拌机。此外还包括:用于承接多种物料的地缸、用于存放多种物料的第二储仓组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储仓组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所述第二储仓组上设有多个独立的储仓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地缸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储仓组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储仓组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储仓组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所述地缸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被运送至所述第二物料分配装置并由该第二物料分配装置分配至所述第二储仓组相应的储仓内,所述第二储仓组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被运送至所述第一物料分配装置并由该第一物料分配装置分配至所述第一储仓组的相应储仓内。还包括一物料中转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经过所述地缸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储仓组的出料口下方与所述物料中转台,所述第二传送带经过该物料中转台和所述第二储仓组的第二物料分配装置上方,所述第三传送带经过该物料中转台和所述第一储仓组的第一物料分配装置上方。为了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来的物料分配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或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上方,该第三传送带设在所述物料中转台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或者,所述物料中转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分配器,也可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来的物料分配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或第三传送带。所述地缸为一独立的整体构件,其主体采用钢质材料制成。所述地缸下部埋设于地面以下,其顶部设有露出地面的开口供物料投放。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独立设置的水泥储仓和第四传送带,该第四传送带经过所述水泥储仓的出料口下方和搅拌机上方。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仓组独立设置的备用储仓和第五传送带,该第五传送带经过所述备用储仓的出料口下方和搅拌机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另设有地缸和第二储仓组并通过传送装置将所需的物料传送至第一储仓组,可以持续地生产出所需要的混凝土,无需停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可临时设置于施工现场以适应高层建筑等的需要;所述地缸为独立的整体部件,当所在工地完工后,可与其它传送装置、第二储仓组和搅拌装置等一起运送至另一工地加以重复利用,不仅可节约建设成本,减少拆迁成本,而且更加环保。图1是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的平面示意 图2是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的立面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装置(1)、控制单元、地缸(2)、第二储仓组(3)以及传送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1)上设有第一储仓组(11)、物料称量及传送装置以及搅拌机(13);所述地缸(2)内的物料通过传送装置(5)被运送至所述第二储仓组(3)相应的储仓内,所述第二储仓组(3)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传送装置(5)被运送至第一储仓组(11)的相应储仓内。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可临时设置于施工现场,能高效地生产出大量的混凝土以适应高层建筑的需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