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叶茂
  • 公开日
    2006年9月27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6月29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6月29日
  • 申请人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 文档编号
    A61B17/064GK2820094SQ2005200606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由钉体、钉头构成,钉体的端部为尖端部,钉头的上部还设置有尾杆,尾杆与钉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在钉头的下部的钉体上端部段设置有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的长度为1-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的尖端部为三角棱形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的尖端部长度为0.3-0.4CM5.根据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头的外缘为多边形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是医用固定钉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由钉体、钉头构成,钉体的端部为三角棱形尖端部,在钉头的下部的钉体上端部段设置有螺纹,钉头的上部还设置有尾杆,尾杆与钉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螺纹的长度为1-2cm。本实用新型较现有的医用折尾式固定钉,安装及拆卸均更为方便,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的医用折尾式固定螺钉一般由钉头和钉体及尾端的操作杆构成,钉体的尖端部设置有5cm螺纹,如申请号为02205491、申请日为2002年3月4日、发明名称为医用固定钉的专利申请,该医用固定钉即是由钉头和钉体组成,在钉体上带有螺纹,并可以在钉头下的钉体上套有止动垫圈。目前所使用的医用固定钉,也有在其钉体的尖端部设置螺纹,螺纹直径同钉头直径相同,即钉体的延伸部分至螺纹尖端;钉头上设置操纵杆。这种医用固定钉,可快速准确地连接人体组织,并且不会损伤人体组织的表面层,但由于螺纹设置在钉体的尖端部,而不适宜于用作张力带钢针,同时,针尖、针尾偏长,引发术后疼痛或皮肤溃破感染;术后脱针、脱丝固定失效失败;因而不利于安装和拆卸钢丝,影响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及拆卸均较为方便的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该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由钉体、钉头构成,钉体的端部为三棱形尖端部,在钉头的下部的钉体上端部段设置有螺纹,钉头的上部还设置有尾杆,尾杆与钉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螺纹的长度为1-2cm。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螺纹设置在钉体上端部段,安装时固定后不易产生滑脱,因为当钉钻入骨质后有利于产生自锁作用,防止术后关节活动时,钉杆滑动产生钢丝滑脱,螺纹长度设计也有利于自锁后拆除的简便;尾杆与钉头设置凹槽,便于折断尾杆处理钉体,从而简化手术操作,省去了弯针尾的繁琐和复杂,使之一次折尾成形,操作上程序化,材料规范化,针尖可由0.6-0.7CM减少至0.3-0.4CM,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图1为现有的医用固定钉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1所示,现有的医用折尾式固定钉由钉体和钉头构成,钉体的尖端部设置有螺纹,螺纹直径同钉头直径相同,即钉体的延伸部分至螺纹尖端;钉头上设置尾杆。
由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在现有的医用折尾式固定钉基础上改进而成,保留其原有的优点,它也由钉体1、钉头2构成,钉体1的端部为尖端部,尖端部为三角棱形锥状,有利于钻骨,针尖长度为0.3-0.4CM,钉头2为六边型,在钉头2的下部的钉体1上端部段设置有螺纹,螺纹直径略大于钉体1直径,钉头2的上部还设置有尾杆3,尾杆3与钉头2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以便于折尾;钉头的外缘可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折尾式张力带医用固定钉长7.5cm,所述螺纹的长度为1-2cm。
本实用新型由于螺纹设置在钉体上部,手术时安装或拆卸,较之现有的医用固定钉,操作程序化,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实用价值。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