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便携式取水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便携式取水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坤海, 吴大军
  • 公开日
    2010年4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6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6月9日
  • 申请人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7J31/44GK201436957SQ2009201328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便携式取水器,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可折叠的连杆组件,以及用于承托水袋的柔性承接构件;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取水阀构件,在所述柔性承接构件上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安装座,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柔性承接构件上;刺针,其为中空结构,并套装在所述安装座上,还通过导管与所述取水阀连接,该刺针用于伸出或缩回所述安装座内,以刺破所述水袋,从而将所述水袋中的水导流到所述取水阀构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剌针包括 剌针头,其上设置有针尖和进水口 ; 剌针颈,其上附着密封薄膜;剌针杆,其上设置有第一竖直导槽、第二竖直导槽,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竖直导槽和第 二竖直导槽连通的水平导槽;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竖直导槽、第二竖直导槽 以及水平导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剌针杆的尾部设置有出水口并与所述导管连接;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导槽的顶部时,所述剌针头縮入所述安装座内;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导槽的顶部时,所述剌针头伸出所述安装座并处于正常 导流状态;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二竖直导槽的向下滑动时,所述剌针头向上运动以剌破所述 水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组连 杆构件;所述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面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滑动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 滑块,在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用于固定所述 滑块位置的卡槽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一 滑块,在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用于固定所述 滑块位置的卡槽6. 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或第二 面板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取水阀构件,所述导管是硅橡胶软管,所述剌针的出水口通过所述 硅橡胶软管与所述取水阀构件的进水口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 有可翻转的第一取水阀构件,在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可翻转的第二取水阀构件,所述导 管是硅橡胶软管,所述剌针的出水口与所述硅橡胶软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硅橡胶软管的 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取水阀构件的进水口连接、其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取水阀构件的 进水口连接;在所述硅橡胶软管内设置有三通阀,以用于择一地导通所述第一取水阀构件或第二取水阀构件8. 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取水器还包 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加强杆组件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组件包括两根加强杆10. 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和/ 或第二面板上设置可翻转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取水阀构件的下方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水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取水器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软包装的水袋外形可与外部容器形状始终保 持贴切的特性,采用折叠凳的方式悬挂柔性承载构件承托水袋,在柔性承载构件的中心 (最低处)装有可上下拉动,并可旋转锁止并压紧剌破水袋,并将剌破口薄膜的导流装置,其剌穿水袋取水,再通过与剌针尾部连接的导管通向对称可折叠的面板上可翻转打开或收 藏的取水阀构件获取饮用水,并且不易发生泄漏,没有余水的便携式取水器 如图1 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取水器第一实施例中,其包括第一面板1 和第二面板2,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可折叠的连杆组件,以及 用于承托水袋8的柔性承接构件3 ;由于使用该连杆组件,从而当需要放置水袋取水时,将 该连杆组件撑开,使得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相互远离,将连接在两者之间的柔性承接构 件3展开,以便将水袋8放置在其上,接着通过设置在柔性承接构件3上的导流装置48将 水袋8剌破,接着通过导流装置48上设置的进水口,将水袋8中的水输送到设置在第一面 板1和/或第二面板2上可翻转的取水阀构件 如图3和5所示,该导流装置48主要包括安装座49和剌针4,其中,安装座49固 定在柔性承接构件3上,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座49通过螺纹并帽固定在柔性承接构件3上, 优选的,设置在该柔性承接构件3展开后的重心最低点,这样将使得水袋8中的水可以完全 被导出如图5所示,该剌针4为中空结构,其包括剌针头42、剌针颈43和剌针杆441,其 中,剌针头42为圆锥形结构,以便其针尖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从底部将水袋8剌破,将剌针 插入该水袋8,同时在剌针头42的圆锥形斜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进水口 41,从而将水袋8中 的水导入剌针4中,再从其尾部的出水口流出,并流入与剌针4连接的导管9,同时导管9与 设置在第一面板1和/或第二面板2上的取水阀构件连通,由此当开启取水阀构件后,使用 者就可取水 如图5所示,剌针颈43上附着有密封薄膜,从而与剌针杆441齐平,剌针杆441上 设置有第一竖直导槽44、第二竖直导槽46,以及用于将第一竖直导槽44和第二竖直导槽46 连通的水平导槽45 ;如图6所示,在安装座48上设置有与第一竖直导槽44、第二竖直导槽 46以及水平导槽45相匹配的滑块481,由此当剌针4从上往下套装到安装座48中后,仅当 旋转剌针4使得滑块481与第二竖直槽46对准后,剌针4才可进一步往下縮,即使得滑块 481相对于第二竖直槽46向上滑动,当滑块481滑动到第二竖直槽46的顶部时,此时滑块 481将被第二竖直槽46的顶部凸起挡住,使得剌针4不能进一步往下縮,接着通过将剌针 4向左旋转,即使得滑块481在水平槽45内滑动,从而进入第一竖直槽44中,接着,剌针4 可继续往下运动,即滑块481可相对第一竖直槽44继续往上运动,直到达到第一竖直槽44 的顶部,因此,在滑块481在第一竖直槽44、第二竖直槽46以及水平槽45中滑动时,其具 有三个重要位置,即当滑块481位于第一竖直导槽44的顶部时,剌针头42完全縮入安装座 48内,此时状态,是为了将水袋8放置到柔性承接构件3 ;当滑块481位于第二竖直导槽46 的顶部时,仅剌针头42伸出安装座48,此位置状态,是使得剌针4处于正常导流状态;当滑 块481相对于第二竖直导槽46的向下滑动时,此滑动过程为剌针头42向上运动以剌破水 袋8 其具体工作过程为当水袋8放在柔性承接构件3之前,为防止水袋8被剌针头 42划破,可将剌针4向左旋,使得滑块481进入第一竖直槽44,再沿着第一竖直槽44向上 运动,即剌针4下拉至第一竖直槽44的顶部锁止位,剌针头42藏于安装座48内;当水袋8 放置在柔性承接构件3上后,在柔性承接构件3下方握住剌针4,并向右旋使得滑块481沿 着水平槽45滑动,进入第二竖直槽46,使得滑块481沿着第二竖直向下运动,即将剌针4向 上推至最高点剌破水袋8,再直接下拉至拉不动为止,即滑块481沿着第二竖直槽46向上运动,达到第二竖直槽46的顶部锁止位,此时水袋8剌破口的薄膜附着在剌针4的剌针颈43 的密封薄膜(硅胶密封套)上被拉入剌针4和安装座48之间的缝隙中,达到夹紧的作用, 此时剌针头42的进水口 41在水袋8内将水导入剌针4的腔体,并通过导管9以及取水阀 构件将水导出如图5所示,在剌针杆的尾部设置有安装位47,以用于套装导管9本技术 方案采用剌针4与安装座48间隙膜压紧技术,有利于剌破口的密封,并且没有剩余水 如图3所示,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组连杆构件;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便携式取水 器包括两组连杆构件,每个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一支撑杆53和第二 支撑杆54 ;其中,第一连杆51的一端与第一面板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的一端转动 连接,在具体设计时,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通过销钉进行转动连接,而第二连杆52的 另一端与第二面板2连接;第一支撑杆5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51转动连接,同时第一支撑杆 53也通过销钉与第一连杆51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面板1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54的 一端与第二连杆5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面板2滑动连接 在具体设计时,在第一支撑杆53上设置有一滑块531 ,在第一面板1上设置有与该 滑块531相匹配的滑槽12 ;从而该通过第一支撑杆53在滑槽12内的滑动,以及第一连杆 51的转动,使得第一面板1的展开或縮回,其中为了在该便携式取水器完全展开时,固定第 一面板的位置,在滑槽12内设置用于固定滑块531位置的卡槽,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在滑 槽12的底部位置设置卡槽同理,在第二支撑杆54上设置有一滑块541,在第二面板2上 设置有与滑块541相匹配的滑槽22,并滑槽22内设置用于固定滑块541位置的卡槽,如图 1、6和7所示,由此通过该连杆构件使得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可以展开或收拢,方便携 带 另外,可在第一面板1或第二面板2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取水阀构件,而导管9可以 是硅橡胶软管,即剌针4的出水口通过该硅橡胶软管与取水阀构件的进水口连接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面板1上设置有可翻转的第一取水阀构件11,在第 二面板2上设置有可翻转的第二取水阀构件21,剌针4的出水口与硅橡胶软管9的进水口 连接,硅橡胶软管9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取水阀构件11的进水口连接、其第二出水口与第 二取水阀构件21的进水口连接;并在硅橡胶软管内设置有三通阀,以用于择一地导通第一 取水阀构件11或第二取水阀构件21,即第一取水阀构件11或第二取水阀构件21使用前向 上翻转90度并延滑槽推进定位,第一取水阀构件11或第二取水阀构件21呈使用状态位, 使用完毕,沿滑槽拉出,并下翻转90度,便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合拢后将第一取水阀 构件11或第二取水阀构件21藏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的空间内在展开的第一 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下部在使用时有可翻转90度的第一接水盘13和第二接水盘23,不用 时上翻转90度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持平,方便折叠携带进一步地,当水袋8放置 到该便携式取水器后,为了加强其支撑作用,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可拆卸地设置 加强杆组件6,优选的,该加强杆组件6包括两根不锈钢的加强杆另外,当不使用该便携式 取水器时,可在剌针4上套装盖帽7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取水器,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可折叠的连杆组件,以及用于承托水袋的柔性承接构件;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取水阀构件,在所述柔性承接构件上设置有导流装置,其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并在任何户内户外条件下获取袋装饮用水的装置,对袋装水的普及起到补充的作用。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柔性承接构件上;刺针,其为中空结构,套装在所述安装座上,还通过导管与所述取水阀连接,该刺针用于伸出或缩回所述安装座内,以刺破所述水袋,从而将所述水袋中的水导流到所述取水阀构件。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袋装水的使用范围受到约束 等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取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便携式取水器,包括 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可折叠的连杆组 件,以及用于承托水袋的柔性承接构件;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可翻转 的取水阀构件,在所述柔性承接构件上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 安装座,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柔性承接构件上; 剌针,其为中空结构,并套装在所述安装座上,还通过导管与所述取水阀连接,该 剌针用于伸出或縮回所述安装座内,以剌破所述水袋,从而将所述水袋中的水导流到所述 取水阀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所述剌针包括 剌针头,其上设置有针尖和进水口 ; 剌针颈,其上附着密封薄膜; 剌针杆,其上设置有第一竖直导槽、第二竖直导槽,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竖直导槽 和第二竖直导槽连通的水平导槽;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竖直导槽、第二竖直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取水器的制作方法袋装饮用水的水袋由于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薄膜包装,可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因 此其使用也逐渐广泛。现有的袋装水饮水机或饮水机连接器仅限于在室内固定的地点位置 使用,客观上使袋装水的使用范围受到了约束。
导槽以及水平导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剌针杆的尾部设置有出水口并与所述导管连接;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导槽的顶部时,所述剌针头縮入所述安装座内;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导槽的顶部时,所述剌针头伸出所述安装座并处于 正常导流状态; 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二竖直导槽的向下滑动时,所述剌针头向上运动以剌破 所述水袋。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组连杆构件;所 述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面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滑动连 接;[0017]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滑动连 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滑块,在所 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用于固定所述滑块位置的 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一滑块,在所 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用于固定所述滑块位置的 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在所述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可翻 转的取水阀构件,所述导管是硅橡胶软管,所述剌针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硅橡胶软管与所述 取水阀构件的进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在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可翻转的第一取水阀构件,在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可翻转的第二取水阀构件,所述导管是硅橡胶软管,所述剌针的出水口与所述硅橡胶软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硅橡胶软管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取水阀构件的进水口连接、其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取水阀构件的进水口连接;在所述硅橡胶软管内设置有三通阀,以用于择一地导通所述第一取水阀构件或第二取水阀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所述便携式取水器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加强杆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所述加强杆组件包括两根加强杆。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取水器中,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上设置可
翻转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取水阀构件的下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取水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并在 任何户内户外条件下获取袋装饮用水的装置,对袋装水的普及起到补充的作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取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取水器取下剌针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取水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取水器放上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安装座的仰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取水器折叠后的侧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取水器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