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骨柄的连接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骨柄的连接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陆正光
  • 公开日
    2007年1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9日
  • 申请人
    联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F2/28GK2860373SQ2005201445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骨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基座,该基座由一底板及一由底板的一端面延伸的轴套所组成;一转接轴,该转接轴由一承接部及分别设置于承接部二端面的连接杆与螺接杆所组成,且该连接杆设置于承接部的一侧呈偏心状,并与上述基座的轴套套接;以及一骨柄,该骨柄的一端具有一植接延伸部,另一端具有一与上述转接轴的螺接杆结合的组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螺接杆与承接部之间具有一延伸段,构成该螺接杆呈一阶级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骨柄的组接部套设有一套筒,且该套筒的一端与转接轴的螺接杆套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骨柄的组接部中央处设置有一与螺接杆对应的内螺纹孔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骨柄的连接结构,尤指一种可使该骨柄稳固设置于患者的骨髓腔中,并使该基座的底板可完整覆盖于骨头的端面,而于人工关节设置时可达到具有较大承重面积的骨柄连接结构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骨柄的连接结构,包含一基座,该基座由一底板及一由底板的一端面延伸的轴套所组成;一转接轴,该转接轴由一承接部及分别设置于承接部二端面的连接杆与螺接杆所组成,且该连接杆设置于承接部的一侧呈偏心状,并与上述基座的轴套套接;以及一骨柄,该骨柄的一端具有一植接延伸部,另一端具有一与上述转接轴的螺接杆结合的组接部。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使该骨柄稳固设置于患者的骨髓腔中,并使该基座的底板可完整覆盖于骨头的端面,而于人工关节设置时可达到具有较大的承重面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骨柄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如图4、5所示,一般现有的骨柄结构包括有一基座5,该基座5一面的中央处延伸有一套筒51,且该套筒51中可套接有一杆体6,从而,可使该骨柄的杆体6设置于患者骨头7的骨髓腔71中。虽然上述现有的骨柄可使该杆体6设置于患者骨头7的骨髓腔71中,但是由于该骨柄的基座5与杆体6位于同一中心轴线C上,因此,当骨柄的杆体6设置于患者的骨髓腔71后,该基座5会因骨头7的形状而无法完全覆盖于骨头7的端面,所以当人工关节设置于基座5的另一面时,该人工关节的重量并不能完全分散于骨头7的端面,导致骨头7的端面无法平均承重,故当手术完成患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常会造成行走时的重量负荷无法平均分散于骨头7的端面,而使骨头7的端面在长期负载状态下产生疲劳破坏,进而产生术后使用状态不佳的现象。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缺点、避免缺点存在而提供一种骨柄的连接结构,其可使该骨柄稳固设置于患者的骨髓腔中,并使该基座的底板可完整覆盖于骨头的端面,而于人工关节设置时可达到具有较大的承重面积。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柄的连接结构,包括有一基座,该基座由一底板及一由底板的一端面延伸的轴套所组成;一转接轴,该转接轴由一承接部及分别设置于承接部二端面的连接杆与螺接杆所组成,且该连接杆设置于承接部的一侧呈偏心状,并与上述基座的轴套套接;一骨柄,该骨柄的一端具有一植接延伸部,另一端具有一与上述转接轴的螺接杆结合的组接部。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骨柄的连接结构,包含一由底板及轴套所组成的基座;一由承接部及连接杆与螺接杆所组成的转接轴,该连接杆设置于承接部的一侧呈偏心状,并与上述基座的轴套套接;以及一由植接延伸部及组接部构成的骨柄,而该组接部与螺接杆结合。因此,可有效改善现有结构的种种缺点,可使该骨柄稳固设置于患者的骨髓腔中,并使该基座的底板可完整覆盖于骨头的端面,而于人工关节设置时可达到具有较大的承重面积。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4为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现有结构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元件标号对照本实用新型部分1……基座 11……底板12……轴套 2……转接轴21……承接部22……连接杆23……螺接杆231……延伸段
3……骨柄31……植接延伸部32……组接部 321……内螺纹孔33……套筒 4……骨头41……骨髓腔 A……中心轴线B……中心轴线现有结构部分5……基座51……套筒6……杆体7……骨头71……骨髓腔 C……中心轴线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骨柄的连接结构,其由一基座1、一转接轴2及一骨柄3所构成,可使该骨柄稳固设置于患者的骨髓腔中,并使该基座可完整覆盖于骨头的端面,而于人工关节设置时可达到具有较大的承重面积。
上述所提的基座1由一底板11及一由底板11的一端面延伸的轴套12所组成。
该转接轴2由一承接部21及分别设置于承接部21二端面的连接杆22与螺接杆23所组成,且该连接杆22设置于承接部21的一侧呈偏心状,并与上述基座1的轴套12套接,而该螺接杆23与承接部21之间具有一延伸段231,使该螺接杆23成一阶级状。
该骨柄3的一端具有一植接延伸部31,另一端具有一与上述转接轴2的螺接杆23结合的组接部32,而该组接部32中央处设置有一与螺接杆23对应的内螺纹孔321,且该骨柄3的组接部32套设有一套筒33,且该套筒33的一端与螺接杆23的延伸段231套合。这样,通过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骨柄的连接结构。
请参阅图3所示,当运用时,可将套筒33套设于该骨柄3的组接部32上,之后将转接轴2的螺接杆23对应螺接于组接部32的内螺纹孔321中,使该套筒33的一端与螺接杆23的延伸段231套合,之后再将基座1的轴套12套接于转接轴2的连接杆22上,如此即完成组装,而当组装之后该基座1的轴套12与转接轴2的连接杆22位于同一中心轴线A上,而该螺接杆23与骨柄3则位于另一中心轴线B上,使其具有二中心线。
而当医疗人员于运用时,是以骨柄3的植接延伸部31植入患者骨头4的骨髓腔41中,当完成植入之后使该转接轴2及骨柄3的部分设置于患者的骨髓腔41中,使基座1与连接杆22以及螺接杆23与骨柄3的二中心线配合骨头4本身的形状使该基座1的底板11可完整覆盖于骨头4的端面,如此,除可使该基座1的底板11易于与人工关节搭配设置之外,也可于人工关节设置后,使骨头4的端面与人工关节的搭配达到具有较大的承重面积,以使患者得到较佳的术后结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