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吸痰器具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吸痰器具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丁宏志
  • 公开日
    2006年8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7月2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7月22日
  • 申请人
    丁宏志
  • 文档编号
    A61M1/00GK2808154SQ2005200739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吸痰器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负压球(2),负压球(2)的前部设有吸管(4),吸管(4)的前部设有吸孔(5),吸管(4)与负压球(2)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单向阀(3),负压球(2)上还设有第二单向阀(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孔(5)为5个,吸管(4)前端部设有1个,前部吸管壁上对称设有4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单向阀(1,3)由阀体(7)、阀球(6)和挡圈(8)构成,阀体(7)上设有开口,阀球(6)设在阀体(7)内,挡圈(8)则固定设在阀球(6)后部的阀体(7)上,所述的挡圈(8)上还设有供液体流出的通孔(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单向阀(1)设在负压球(2)的后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是一种吸痰器具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痰器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负压球,负压球的前部设有吸管,吸管的前部设有吸孔,吸管与负压球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单向阀,负压球上还设有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挤压负压球,球内气体从第二单向阀中排出,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将痰液通过吸管吸出,且可重复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持续形成负压,持续吸痰,便于抢救,防止误吸;使用方便,一手即可操作,使用过程中可方便地控制吸痰时间和间歇时间;不需电源,不断挤压便可形成负压,且负压值始终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时非常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球可以消毒后反复使用,吸管则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不仅适用于新生儿吸痰,也适用于儿童及成人。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吸痰器具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申请(专利)号为8720031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微型负压吸痰器”的专利,该微型负压吸痰器是由负压气筒①拉杆②皮碗③止逆阀④吸痰管⑤金属管⑥负压表⑦溶液瓶⑧所组成,其连接关系由负压气筒开始顺序连接止逆阀、胶管、负压表、容液瓶、特制的吸痰管。它是通过负压气筒和止逆阀的作用,可连续产生负压的医疗器械。其缺陷在于,其操作时必须用两手,使用较为不便;其结构复杂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该吸痰器的负压值容易过大而造成使用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吸痰效果好的吸痰器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痰器具,其特点是,它包括负压球,负压球的前部设有吸管,吸管的前部设有吸孔,吸管与负压球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单向阀,负压球上还设有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具,其特点是,所述的吸孔为5个,吸管前端部设有1个,前部吸管壁上对称设有4个。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具,其特点是,所述的第一、第二单向阀由阀体、阀球和挡圈构成,阀体上设有开口,阀球设在阀体内,挡圈则固定设在阀球后部的阀体上,所述的挡圈上还设有供液体流出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具,其特点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设在负压球的后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挤压负压球,球内气体仅从第二单向阀中排出,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将痰液通过吸管吸出,且可重复进行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持续形成负压,持续吸痰,便于抢救,防止误吸;使用方便,一手即可操作,使用过程中可方便地控制吸痰时间和间歇时间;不需电源,不断挤压便可形成负压,且负压值始终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时非常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球可以消毒后反复使用,吸管则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不仅适用于新生儿吸痰,也适用于儿童及成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向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挡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吸痰器具,它包括负压球,负压球的前部设有吸管,吸管的前部设有吸孔,吸管与负压球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单向阀,负压球上还设有第二单向阀。
实施例2。参图2、图3。实施例1中,所述的吸孔5为5个,吸管4前端部设有1个,前部吸管壁上对称设有4个;所述的第一、第二单向阀(1,3)由阀体7、阀球6和挡圈8构成,阀体7上设有开口,阀球6设在阀体7内,挡圈8则固定设在阀球6后部的阀体7上,所述的挡圈8上还设有供液体流出的通孔9;所述的第二单向阀1设在负压球2的后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