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便携式呼吸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便携式呼吸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冯子彦, 冯香萍, 李保端, 梁衍民
  • 公开日
    2012年8月22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1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1月28日
  • 申请人
    李保端
  • 文档编号
    A61M16/00GK202387074SQ20112050289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包括壳体(I)、氧气瓶(2)、空氧混合器(8),其特征在于氧气瓶(2)通过氧气管路(21)与空氧混合器(8)连接,氧气管路(21)上依次设有电磁阀(5)、电控比例阀(6)、氧流量传感器(7),空气入口(3)处设有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通过空气管路(22)连接空氧混合器(8),空气管路(22)上依次设有电控比例阀(6)、空气流量传感器(11),空氧混合器(8)的输出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9),空氧混合器(8)的输出管的输出端ロ与通气软管⑷连接,壳体⑴内设有微电脑控制系统(13),微电脑控制系统(13)包括涡轮控制板(12)、电路控制板(10),涡轮控制板(12)连接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电路控制板(10)分别与电磁阀(5)、电控比例阀(6)、氧流量传感器(7)、空气流量传感器(11)、压カ传感器(19)连接,微电脑控制系统(13)连接液晶显示屏(15),微电脑控制系统(13)的线路连接蓄电池(1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便携式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壳体(I)的前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15),壳体(I) ー侧设有空气入口(3),另ー侧设有通气软管(4),壳体(I)上面设有提手(20)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ー种便携式呼吸机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呼吸机,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结构特点是氧气瓶通过氧气管路与空氧混合器连接,氧气管路上依次设有电磁阀、电控比例阀、氧流量传感器,空气入口处设有电控涡轮增压装置,其通过空气管路连接空氧混合器,空气管路上依次设有电控比例阀、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氧混合器的输出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空氧混合器的输出管端口与通气软管连接;电控涡轮增压装置、氧气和空气管路上电磁阀、电控比例阀、流量传感器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其线路连接蓄电池。本实用新型实行智能化控制、噪声低、运行稳定,便于携带,适合急救室、突发救援等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和稳定的通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便携式呼吸机的制作方法对ー些病重患者或呼吸功能有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借助呼吸机为患者提供生理所需的氧气,并借此增加肺部被动运动,以便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呼吸。目前,医院临床使用的是大型固定呼吸机,呼吸机系统需外接中央供气系统,中央供气系统有不能移动、能耗过高等缺点,不适合野外医疗作业或救护车紧急抢救使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它既结构简単,又设计合理、携帯方便,适合用于紧急抢救、监护病房临床应用以及临床麻酔和手术后的呼吸管理。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包括壳体I、氧气瓶2、空氧混合器8,其结构特点是氧气瓶2通过氧气管路21与空氧混合器8连接,氧气管路21上依次设有电磁阀5、电控比例阀6、氧流量传感器7 ;空气入口 3处设有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通过空气管路22连接空氧混合器8,空气管路22上依次设有电控比例阀6、空气流量传感器11 ;空氧混合器8的输出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9,空氧混合器8的输出管的输出端ロ与通气软管4连接;壳体I内设有微电脑控制系统13,微电脑控制系统13包括涡轮控制板12、电路控制板10,涡轮控制板12连接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电路控制板10分别与电磁阀5、电控比例阀6、氧流量传感器7、空气流量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9连接,微电脑控制系统13连接液晶显示屏15,微电脑控制系统13的线路连接蓄电池14。其结构特点是壳体I的前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15,壳体I 一侧设有空气入ロ 3,另ー侧设有通气软管4,壳体I上面设有提手2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氧气瓶和电控涡轮增压装置集中在ー个壳体内,实行智能化控制,噪声低、运行稳定,便于携带,适合急救、突发救援等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和稳定的输氧,通过智能化控制空气和氧气的流量,确保输送的混合气体的精确氧浓度。2、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普及推广使用。图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呼吸机的壳体外观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呼吸机的壳体外观左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呼吸机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简图。图中I-壳体,2-氧气瓶,3-空气入口,4-通气软管,5-电磁阀,6-电控比例阀,7_氧流量传感器,8-空氧混合器,9-电控涡轮增压装置,10-电路控制板,11-空气流量传感器,12-涡轮控制板,13-微电脑控制系统,14——蓄电池,15-液晶显示屏,16-开关键,17-电源指示灯,18-功能按键,19-压カ传感器,20-提手,21-氧气管路,22-空气管路。[0012]以下结合附图1、2、3,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呼吸机的具体细节进行详述。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包括带空气入口 3的壳体I、位于壳体I内的氧气瓶2、空氧混合器8,氧气瓶2的氧气输出ロ设有电磁阀5,其连接氧气管路21,氧气管路21与空氧混合器8连接,氧气管路21上依次设有电控比例阀6、流量传感器7,空气入ロ 3处设有小功率的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空气经由空气入口 3处进入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的气体输出经空气管路22连接空氧混合器8,空气管路22上设有电控比例阀6、空气流量传感器11,电控比例阀6不仅能够实现低压空气的通断控制,也能对低压空气的浓度大小进行一定比例的调节控制,低压空气通过该阀进入空氧混合器8,空气流量传感器11则检测从电控比例阀6输送的低压空气流量。在需要混氧的情况下,氧气经由氧气瓶2和电磁阀5通过电控比例阀6,在微电脑系统控制下,按需要的流量进入空氧混合器8中并与空气混合,氧气在进入空氧混合器8之前,经氧气流量传感器7进行流量检测,通过电控比例阀6和氧气流量传感器7的共同协作,能够实现氧浓度的调节和控制。压カ传感器19用于检测空氧混合器8中的混合气体的压カ即吸气压,最后,混合后的气体经空氧混合器8的输出管端ロ与通气软管4连接,通过呼吸面罩输送给病人。壳体I内设有微电脑控制系统13,微电脑控制系统13包括涡轮控制板12、电路控制板10,涡轮控制板12连接电控涡轮增压装置9,电路控制板10分别与电磁阀5、电控比例阀6、氧流量传感器7、空气流量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9连接,微电脑控制系统13的线路连接蓄电池14,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13能够实现呼吸机的智能化控制。壳体I的前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15、功能按键18,显示屏15、功能按键18的线路连接微电脑控制系统13,前面板是倾斜面,方便医生观察显示屏或进行功能设置,壳体I上设有开关键16、电源指示灯17,其与壳体I内的蓄电池14连接;壳体Iー侧设有空气入口 3、另ー侧设有通气软管4,通气软管4连接呼吸面罩;壳体后面有充电插座,以备充电时使用,壳体I上面设有提手20,在搬运的时候方便提携。工作时,打开电源,通过功能按键18设置各种通气模式后,呼吸机就会按照指令将预设好的气体通过通气软管4连接呼吸面罩输送给患者;各种人体參数监测和通气模式等由显示屏显示,及时反馈给医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帯方便,不需外部电源,操作简单,适合医院急救使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