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
  • 发明者
    丛炜, 孙海滨, 张文枫, 江鑫, 潘金华, 王伟伟, 王利芹, 钱瑞, 韩厚伟, 韩笑冰
  • 公开日
    2012年7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月1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月1日
  • 申请人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G33/00GK102550387SQ2012100113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步骤是(1)采集生长茂盛的成体海草,将每株海草摆放整齐,每10 20株海草为一个海草束,海草根部取齐,用绳子的一端捆绑海草束;(2)将绳子的另外一端绑扎在杆体上;(3)在海底底质挖出一个与海草束根端直径相同的种植坑,种植坑的深度为5 7厘米,将连接杆体与海草束的绳子拉直,将杆体插入种植坑底部的海底底质中,同时将海草束的根端放入种植坑,然后将处在种植坑内的海草束根端用底质沙土掩埋,达到座根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捆绑海草束的高度位置距离海草束根端3 8厘米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海草束的高度位置距离海草束根端5厘米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中,绳子在杆体的绑扎结点与绳子在海草束上的捆绑结点之间的距离为7厘米;杆体的长度为20 25厘米,直径为0.5 2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3)中,将杆体水平插入种植坑底部的海底底质中6.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步骤是(1)采集生长茂盛的成体海草,截取3 5厘米长的海草根,(2)每2 3株海草根为一个草根束,海草根摆放整齐并贴在杆体的一侧部位,杆体的另一侧不捆绑海草根,然后用绳子在海草根的中间或两端部位捆绑在杆体上;(3)不捆绑海草根的杆体一侧朝下,将捆绑有海草根的杆体斜插在海底底质中,达到座根的目的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为可降解的塑料绳或棉线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一次性竹筷或者速生林卫生筷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栽固着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海草的移栽固着方法现有技术海草场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海洋中重要的碳汇资源,对维护海洋近岸生态系统平衡和近岸渔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海草场出现衰退,给全球近岸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海草场人工恢复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研究热点之一在不影响一个海区的海草场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利用某一地区丰富的海草场资源,将成体海草移栽至需要生态修复的海区,在新地区或者原先生长海草的地区迅速构建新的海草场系统,是进行海草场生态系统修复的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目前的海草场生态系统修复主要有插管法、枚钉法、牡蛎壳法、草皮法和泥盆法,但成活率都不高,如牡蛎壳法移栽成活率仅为5%左右草皮法和泥盆的方法类似于陆地上带土栽培技术,即把海草成块铲起,装入托盘或容器内,然后在目标海区挖同等大小的坑,将整个“草皮”埋入坑内,此法破坏原海草场最为严重,而且直接破坏海底底质结构,给原海草场带来巨大破坏目前也有类似陆地上高等农业移栽菜苗一样的方法进行移栽,但是海草极易从底质当中脱离出来,成活率也较低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海草采用大叶藻海草,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是一种营沉水生活的海洋高等植物,俗称海带草,属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或称百合纲Liliopsida),泽泻目(Alismales),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大叶藻属(Zostera L.),多年生草本,广泛分布在近海生态系统中,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施例大叶藻海草来源于山东省荣成市俚岛围堰海参池内的过度繁殖的大叶藻,养殖场主每年都会在收获海参前对养殖池内的海草进行拔除,以有利于海参的收获,而海草移栽恰好可以利用围堰海参池内拔出的海草作为来源,向需要进行海草场修复或者重建的海区移栽,避免了从自然海草场攫取海草而对自然海草场产生破坏拔除的大叶藻海草装入泡沫箱,然后用汽车运输运抵山东半岛莱州湾朱旺港海区,莱州朱旺港海区历史上曾经有大量大叶藻海草生长,但因渔业拖网过度捕捞作业,导致此处海域大叶藻灭绝,给当地海区渔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该海区实施海草场生态修复工程有利于改善当地渔业环境,增进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并促进当地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叶藻海草移栽一般选择在当年秋季(10月份)进行移栽比较合适,此时水温开始降低,并逐渐降低到20°C以下,此时正好适合大叶藻海草生长本次实验共移栽大叶藻1.2万株,移栽一个月后观察成活率高达90%以上,如果海水较深,在移栽地需要潜水员潜水作业进行移栽,所需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步骤是(1)在不破坏原海草场系统健康状况的前提下,采集生长茂盛的成体大叶藻海草,该成体大叶藻海草一般生长6 8个月,将成体大叶藻植株进行整理,即将每株大叶藻海草摆放整齐,大叶藻植株的根部都码放在同一端并取齐,每10 20株大叶藻植株为一个海草束,本实施例以15株大叶藻为1束,用绳子的一端捆绑成海草束,捆绑海草束的位置要适宜,距离太远容易导致海草损伤,距离太近则影响固定效果,并影响到海草根的生长发育,捆绑海草束的高度位置距离海草束根端3 8厘米处为宜,优选5厘米处另外,捆绑海草的绳子不要绑扎的太紧,太紧则容易伤害海草本身,产生勒断海草的现象;亦不易太松,太松则影响固定效果,以每束中的海草刚刚贴靠在一起,不至于太拥挤,亦不会出现松动为宜如图5所示,标志a为海草束的根部,标志b为绳子在海草束和杆体的捆绑结点,标志c为杆体(2)将绳子的另外一端绑扎在杆体的中间部位,绳子在杆体的绑扎结点与绳子在海草束上的捆绑结点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绳子捆绑海草的结点至海草根端的距离2 5厘米绳子在海草束上的捆绑结点与绳子捆绑杆体的结点距离7厘米为宜,杆体的长度为20 25厘米,直径为0. 5 2厘米为宜为节省时间、劳动力和成本,杆体可以用一次性竹筷或者速生林卫生筷代替绳子可以采用塑料绳、棉线绳和尼龙绳如图6所示(3)在海底底质挖出一个与海草束根端直径相同的种植坑,种植坑的深度以刚好没过绳子在海草束上的结点为好,种植坑的深度一般为5 7厘米,将连接杆体与海草束的绳子拉直,将杆体水平插入种植坑底部的海底底质中,这样可以产生最大的固着力,具有最好的固着效果同时将海草束的根端放入种植坑,然后将处在种植坑内的海草束根端用底质沙土稍作掩埋,当然海水水流作用也会将种植坑填平,达到座根的目的如图1、图7所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牢固固定在海底底质,移栽成活率高的海草移栽固着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步骤是(1)采集生长茂盛的成体海草,将每株海草摆放整齐,每10 20株海草为一个海草束,海草根部取齐,用绳子的一端捆绑海草束;(2)将绳子的另外一端绑扎在杆体上,;(3)在海底底质挖出一个与海草束根端直径相同的种植坑,种植坑的深度为5 7厘米,将连接杆体与海草束的绳子拉直,将杆体插入种植坑底部的海底底质中,同时将海草束的根端放入种植坑,然后将处在种植坑内的海草束根端用底质沙土掩埋,达到座根的目的。在上述步骤(1)中,捆绑海草束的高度位置距离海草束根端3 8厘米处,优选5厘米。在上述步骤O)中,绳子在杆体的绑扎结点与绳子在海草束上的捆绑结点之间的距离为7厘米;杆体的长度为20 25厘米,直径为0. 5 2厘米。在上述步骤(3)中,将杆体水平插入种植坑底部的海底底质中。另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步骤是(1)采集生长茂盛的成体海草,截取3 5厘米长的海草根,( 每2 3株海草根为一个草根束,海草根摆放整齐并贴在杆体的一侧部位,杆体的另一侧不捆绑海草根,然后用绳子在海草根的中间或两端部位捆绑在杆体上;(3)不捆绑海草根的杆体一侧朝下,将捆绑有海草根的杆体斜插在海底底质中,达到座根的目的。上述绳子为可降解的塑料绳或棉线绳,上述杆体为一次性竹筷或者速生林卫生筷。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杆体固定方法,固着效果好,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避免栽种后的海草因较大水流或者风浪的搅动而使海草脱离底质而流失,增加了成活率。本发明将多株海草捆绑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种群密度优势,有利于海草对环境不利因素的抵抗,进一步增加成活率。本发明方法采用不带底泥移栽,可以不再使用水下带底泥的挖掘方式,减轻了移栽海草时所夹带泥土带来的负重,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因此,本发明能够减轻海草移栽的劳动强度,增强海草在待修复海区底质的固着效果,从而提高单位成本内的海草移栽成活率,通过本发明方法移栽一个月后观察成活率高达90%以上。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海草束在海底底质固定示意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海草根在杆体上捆绑主视示意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海草根在杆体上捆绑左视示意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海草根在海底底质固定示意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海草束捆绑在杆体上的照片。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海草束捆绑在杆体上的照片。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海草束移栽到海底底质的照片。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海草根捆绑在杆体上的照片。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海草根捆绑在杆体上的照片。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海草根移栽到海底底质的照片。在图1中,1、海底底质平面,2、海草束,3、种植坑,4、海草根部,5、绳子在海草束上的捆绑结点,6、杆体,7、绳子在杆体上的捆扎结点,8、绳子,9、绳子在海草根上的捆绑结点,10、海草根。7J ο实施例2此外,海草植株也可以用海草根代替,实施例2采用大叶藻海草根。本发明实施例2 —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步骤是(1)采集生长茂盛的成体大叶藻海草,在不伤海草根的前提下,截取3 5厘米长的大叶藻海草根。( 每2 3株大叶藻海草根为一个草根束,大叶藻海草根摆放整齐并贴在杆体的一侧中间部位,海草根既可都在一端,也可分别放置两端,杆体的另一侧不捆绑海草根,然后用绳子在海草根的中间或两端部位捆绑在杆体上。如图2、图3、图8、图9所示。在图8中,标志a为海草根,标志b为绳子在海草根上的捆绑结点,标志c为杆体。(3)不捆绑海草根的杆体一侧朝下,将捆绑有海草根的杆体斜插在海底底质中,斜插角度大致与海底平面成5 15°,然后用底质沙土掩埋海草根,达到座根的目的。如果海底底质比较松软,捆绑有海草根的杆体插入海底底质较深,固定牢靠,也可不用底质沙土掩埋。如图4和图10所示。捆绑有海草束或海草根的杆体一般通过潜水员移栽到海底,如在低潮期间,在深度小于50厘米的低水位海区,也可直接栽植。栽植1个月之后观察,所移栽的大叶藻座根稳定,长势良好,并且长出许多新生叶片,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移栽取得良好效果。移栽后的海草都往上生长,绳子不会影响移栽后海草的今后生长,但为了减少对海洋的污染,本发明的绳子最后采用棉线绳或可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绳子,可生物降解塑料如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Q及其共聚物、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聚乙烯醇(PVA)、二氧化碳共聚物或聚-β-羟基丁酸酯(PHB)。实验除了对上述大叶藻海草进行移栽之外,还对丛生大叶藻海草(Zosteracaespitosa)、日本大叶藻海草(Zostera japonica)进行了上述相同移栽方法实验,均取得上述相同的移栽效果。由于本发明方法是杆体通过绳子与海草束或海草根固定在一起,移栽时,将杆体固定在海底底质中,从而将海草或海草根固定在海底底质中。只要可供移栽的海草,本发明方法均可适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草移栽固着方法,其步骤是采集生长茂盛的成体海草,将每株海草摆放整齐,每10~20株海草为一个海草束,海草根部取齐,用绳子的一端捆绑海草束;将绳子的另外一端绑扎在杆体上;在海底底质挖出一个与海草束根端直径相同的种植坑,种植坑的深度为5~7厘米,将连接杆体与海草束的绳子拉直,将杆体插入种植坑底部的海底底质中,同时将海草束的根端放入种植坑,然后将处在种植坑内的海草束根端用底质沙土掩埋,达到座根的目的。本发明固着效果好,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避免栽种后的海草因较大水流或者风浪的搅动而使海草脱离底质而流失,增加了成活率。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