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农用捕虫器的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农用捕虫器的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刘峰, 代其伟, 刘杰, 刘明英, 李华
  • 公开日
    2015年3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1日
  • 申请人
    刘峰
  • 文档编号
    A01M1/06GK204191430SQ20142063800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农用捕虫器,其特征在于该农用捕虫器包括吸头、网室、集虫网、吸管、把手、进风口、导罩,所述吸头为喇叭口状,所述吸头与网室相连,所述网室内设有集虫网,所述网室的另一端通过吸管与进风口相连,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导罩,所述进风口与动力装置相连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植保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农用捕虫器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用捕虫器,该农用捕虫器包括吸头、网室、集虫网、吸管、把手、进风口、导罩,所述吸头为喇叭口状,所述吸头与网室相连,所述网室内设有集虫网,所述网室的另一端通过吸管与进风口相连,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导罩,所述进风口与动力装置相连。使用时,由动力装置产生负压吸力,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田间昆虫经过吸头被吸入集虫网内。具有结构简单,廉价实用,捕虫范围的优点。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农用捕虫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农用捕虫器的制造方法 [0002]随着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农作物中的药物残留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大面积种植作物的除虫主要依赖药物除杀,导致大面积种植作物药物残留居高不下。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物理或机械灭虫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手动、 [0003]电动或机动的吸虫器开始被使用,现有的手动吸虫器吸虫效率低,仅适用于实验研宄工作,而电动或机动吸虫器由于成本高,难以在我国目前仍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生产中推广。为此,研制一种实用、高效、廉价的农用捕虫器尤为重要。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捕虫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捕虫效果好,结构简单,廉价实用的农用捕虫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农用捕虫器包括吸头、网室、集虫网、吸管、把手、进风口、导罩,所述吸头为喇叭口状,所述吸头与网室相连,所述网室内设有集虫网,所述网室的另一端通过吸管与进风口相连,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导罩,所述进风口与动力装置相连。
[0006]所述网室的直径为18厘米,所述吸头与网室为活动连接。所述集虫网用白色细薄絹纱缝制,絹纱轻薄、柔软,通风透气性能好,再加上网室内腔与集虫网之间有充足的空隙,使吸入的虫子避免受到碰撞而能保持完整。
[0007]使用时,由动力装置产生负压吸力,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田间昆虫经过吸头被吸入集虫网内。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廉价实用,捕虫范围广,
[0009]从个体较大的狼珠、鞘翅目、直翅目昆虫,到体型非常微小的卵寄生蜂、缨翅目昆虫、弹尾跳虫等,都被吸入集虫网,除达到防虫治虫的目的外,还便于室内分类,用于昆虫发生规律的研宄。




[001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2]图中:1、吸头2、网室3、集虫网4、吸管5、把手6、进风口 7、导罩


[0013]如图1所示,该农用捕虫器包括吸头1、网室2、集虫网3、吸管4、把手5、进风口 6、导罩7,吸头I为喇叭口状,吸头I与网室2活动连接,网室2内设有集虫网3,集虫网3用白色细薄絹纱缝制,网室2的直径为18厘米,网室2的另一端通过吸管I与进风口 6相连,进风口 6内设有导罩7,进风口 7与动力装置相连。使用时,由动力装置产生负压吸力,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田间昆虫经过吸头I被吸入集虫网3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