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孙辉, 罗从风
  • 公开日
    2012年8月29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20日
  • 申请人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文档编号
    A61B17/80GK202397582SQ2011205363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所述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依次相互连接,所述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上均设有贯穿孔,所述水平部弯曲呈圆弧形,所述纵行部所在平面与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垂直,所述纵行部的中心线与所述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之间呈55°飞2°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的半径为18 23mm,圆心角为105° 112°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上与圆弧形横截面垂直的平面、连接部所在平面和纵行部所在平面之间呈Z字形,所述水平部上与圆弧形横截面垂直的平面与连接部所在平面之间呈128° 135°第一夹角;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与纵行部所在平面之间呈135° 142°第二夹角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上贯穿孔的数量为两至四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干,所述水平部上的贯穿孔的孔轴排列在ー个圆弧形面上,呈放射状排列6.如权利要求I、4或5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上贯穿孔为圆形带螺纹锁定孔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贯穿孔的数量为I个,孔轴方向相对于连接部傾斜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行部上贯穿孔的数量为两至四个,所述纵行部上贯穿孔沿纵行部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纵行部上贯穿孔的孔轴与纵行部垂直9.如权利要求I、7或8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纵行部上贯穿孔为结合孔,所述结合孔为无螺纹孔与螺纹孔融和一起的孔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行部中心线与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之间呈60°的夹角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涉及ー种医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尤其是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包括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上均设有贯穿的孔。水平部呈圆弧形,纵行部与水平部之间呈一定的夹角向内侧倾斜。本实用新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使用了更加贴合骨骼表面的形状,并利用螺钉锁定固定,使用方便,达到了最大的支撑固定强度,保证了手术质量。
  •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更符合胫骨近段后侧解剖特点、更贴合胫骨平台后外侧骨骼表面形态、更加稳固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包括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所述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依次相互连接,所述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上均设有贯穿孔,所述水平部弯曲呈圆弧形,所述纵行部所在平面与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垂直,所述纵行部的中心线与所述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之间呈55°飞2°的夹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的半径为18 23mm,圆心角为105 1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上与圆弧形横截面垂直的平面、连接部所在平面和纵行部所在平面之间呈Z字形,所述水平部上与圆弧形横截面垂直的平面与连接部所在平面之间呈128° 135°第一夹角;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与纵行部所在平面之间呈135° 142°第二夹角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上贯穿孔的数量为两至四个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上的贯穿孔的孔轴排列在ー个圆弧形面上,呈放射状排列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上贯穿孔为圆形带螺纹锁定孔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贯穿孔的数量为I个,孔轴方向相对于连接部傾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纵行部上贯穿孔的数量为两至四个,所述纵行部上贯穿孔沿纵行部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纵行部上贯穿孔的孔轴与纵行部垂直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纵行部上贯穿孔为结合孔,所述结合孔为无螺纹孔与螺纹孔融和一起的孔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纵行部中心线与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之间呈6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更符合胫骨近段后侧解剖特点、更贴合胫骨平台后外侧骨骼表面形态、并利用螺钉锁定固定,使用方便,达到了最大的支撑固定強度,保证了手术质量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的制作方法胫骨平台骨折一 直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特别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有较高的并发症及致残率。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要求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尤其伴有后柱骨块劈裂或塌陷时,传统的膝前侧入路切开复位、由前向后的内固定法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容易出现二期的复位丢失及固定失效。目前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支持通过膝关节后侧入路复位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并采用后侧支撑接骨板固定的方法。在从膝关节后侧入路固定后柱骨折时,各种各样的非解剖型内固定植入物已被广泛使用,而且都起到了一定的支撑的作用。每位医生使用的内固定植入物各不相同。已有多位学者分别采用了 3. 5mm有限接触动カ加压接骨板(LC-DCP)、重建接骨板、3. 5mm或4.5mm-T形及三叶草形接骨板等多种固定系统。这些内固定植入物都是一般通用内固定物,与胫骨平台后侧的解剖形态无法完好贴合,故手术效果不尽相同,结果无法统ー评判。正是因为治疗上的需要,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针对胫骨平台后柱这ー特殊类型的骨折,无论国际上还是国内都缺乏专属的解剖型内固定植入物。此外,锁定固定接骨板遵循外固定的生物学原理,不依赖接骨板与骨骼间的摩擦力。因此对骨面及骨折端血运的影响势必降低。通过螺钉钉尾螺纹与钉孔螺纹的吻合交锁,在螺钉和接骨板间存在成角稳定性,允许放置锁定接骨板时完全不接触骨骼,因此是符合生物学的内固定系统。针对干骺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锁定系统在生物力学上存在巨大优势。从本质上讲,锁定接骨板仍可以被看作是皮下的外固定器,只是它与骨骼间的距离更短才更稳固。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骼表面形态学数据为基础设计的解剖性接骨板能提高由创伤引起的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或累及后外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固定效果。在中国发明专利CN201010230592. 8中,公开了ー种无需预弯的胫骨外后侧弯曲的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但该实用新型在设计上存在诸多严重缺陷。首先,由于胫骨平台后外侧存在腓骨小头这ー非常重要的解剖结构,这ー结构的存在使得一般内固定植入物在植入时必须以一定角度倾斜放置,而无法达到与胫骨纵轴平行的纵性放置。而且胫骨近段后外侧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也不允许内固定植入接骨板纵性放置。其次,胫骨后外侧平台高度有限,无法实现该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在其接骨板头部设置两排钉孔的目标,如果设置两排接骨板,则钉孔直径非常有限,势必将植入螺钉的直径减小,因而固定效果将大大折扣。。因而该发明(CN201010230592. 8)并没有完全的符合胫骨平台后外侧实际的解剖特点,因此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固定。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ー种更符合胫骨近段后侧解剖特点、更贴合胫骨平台后外侧骨骼表面形态、更加稳固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在水平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矢状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冠状面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具体阐述。[00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水平面是与地面平行的断面;矢状面是指在使用状态中沿人体前后方向将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纵切为左右两部分并与水平面平行的断面;冠状面是指在与水平面、矢状面均垂直的断面。应当加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上下左右,是指将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按图I放置时所显示的方向。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完善的胫骨近端解剖轮廓曲线包括平台关节面后侧的骨骼表面形态数据而提出的更加贴合骨骼表面、更加遵循胫骨近段后外侧解剖特点,且方便简易的接骨板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借助于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影像及相应的影像测量软件进行采集并测量计算了较大样本量的标本数据。通过对较大样本量的健康中国人正常胫骨近端后侧的骨骼表面进行形态学测量和研究,得出了 ①胫骨平台后外侧皮质缘在水平面主要呈现为圆弧结构。后外侧圆弧所在圆半径大小约20mm,圆弧圆心角大小约108° ;②在矢状面,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形态清晰可辨,具有两个明显的成角,走行类似旋转90°的“Z”字形。从上至下第I转角大小约47° ;第2转角大小约40°。并据此数据基础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运用数据成果已发表于综合类专业期刊(孙辉,罗从风.中国人正常胫骨近端后侧形态学測量.上海医学.2008,31 (5): 335-338.〈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如图I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包括水平部I、连接部2和纵行部3。水平部、连接部和纵行部如图I中所示依次从上到下连接。水平部I、连接部2和纵行部3上均设有贯穿孔。此外,水平部I弯曲呈圆弧形,纵行部3所在平面与水平部I圆弧形横截面垂直,并且纵行部3的中心线与水平部I圆弧形横截面之间呈55°飞2°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更符合胫骨近段后侧解剖特点、更贴合胫骨平台后外侧骨骼表面形态。从而结合固定的更加稳定。如图2和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是ー种锁定固定接骨板,其水平部I、连接部2和纵行部3上均设有贯穿孔。其中如图I中所示,水平部I贯穿孔为单纯圆形锁定螺钉孔(如图中11、12、13、14所示),而连接部2和纵行部3上为结合孔。可利用螺钉锁定固定住接骨板。另如如图2中所示,由于在胫骨平台的表面形态中,胫骨髁部的后外侧皮质缘在水平面主要呈现为圆弧结构,因此,如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中的水平部I在水平面上采用了圆弧形状,以更加贴合胫骨平台后外側。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水平部圆弧形横截面的的半径为18 23mm,圆心角为105° 112°,优选半径大小为20mm,圆心角为108°,以适应绝大多数患者的骨骼形状。如图3中所示,在矢状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ー种接骨板的水平部I、连接部3和纵行部2之间呈与胫骨后外侧吻合的弯曲形状。在使用过程中,如图3中所示,水平部I与胫骨平台关节面a之间呈65°的角。水平部I、连接部3和纵行部2之间呈Z字形,水平部与连接部之间连接为第一夹角,呈128° 135°大小;所述连接部与纵行部之间连接为第二夹角,呈135° 142°大小。优选第一夹角为133°、第二夹角为140°。水平部I、连接部2和纵行部3间呈弯曲的形状能更好的贴合胫骨,从而使得接骨板更加稳固。 如图I和图4中所示,在冠状面上,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的接骨板的纵行部3与水平部之间呈55°飞2°的夹角。优选呈60°的倾斜。纵行部3在冠状面上呈倾斜状的原因是由于在冠状面上胫骨近端后外侧有腓骨头和上胫腓关节的阻挡,因此倾斜的纵行部3能够更好的贴合胫骨后外側,同时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另如图I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接骨板在水平部I上设有贯穿孔(11、12、13、14)。贯穿孔(11、12、13、14)可供螺钉等穿过并固定接骨板。如图2和图3中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贯穿孔(11、12、13、14)的孔轴在同一平面上,方向A与关节面a平行。并优选呈放射状排列,呈放射状排列可以避免螺钉在胫骨平台骨质中部相互碰撞切害IJ,使得接骨板锁定更加稳固。孔轴位置位于水平部矢状面中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呈弧形在不同平面排列的贯穿孔,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较大直径的关节面下排钉技术能提供较大的螺钉固定把持力量。利于接骨板的稳固。另如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连接部2上设有ー个贯穿孔21、纵行部3上设有贯穿孔31、32、33、34。贯穿孔21能使得螺钉固定在胫骨的干骺端移行部,稳定住接骨板。另如图3中所示,连接部贯穿孔21的孔轴方向B为连接部矢状面中点与胫骨平台前缘的连线,贯穿孔位置位于连接部矢状面中点。如图3中所示,可与水平部I上的贯穿孔11、12、13、14之间形成交叉。如此设计使得穿过贯穿孔21的螺钉与穿过贯穿孔11、12、13、14的螺钉相互配合,更加稳定的固定住接骨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向,只要能使接骨板固定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此外,如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纵行部3上设有贯穿孔31、32、33、34,位于第二夹角的下方,沿与纵行部纵向排列。并如图3中所示,贯穿孔31、32、33、34的孔轴的方向C与接骨板垂直。贯穿孔31、32、33、34使得螺钉穿过胫骨干上部,并与贯穿孔11、12、13、14和贯穿孔21配合,锁定固定住接骨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接骨板中,接骨板的材料可以选用钛合金,从而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