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孙秀珍, 刘迎曦
  • 公开日
    2005年3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9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03年9月20日
  • 申请人
    孙秀珍, 刘迎曦
  • 文档编号
    A61M1/00GK1597007SQ031340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包括T形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三通管是由内、外套管构成的双层结构,在内、外套管之间有放置药物的间隙,内套管为可以缓慢释放药物的筛状多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三通管,其横向内套管的横截面大于竖向内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横向内套管的内径在与竖向内套管的交汇处变径,其内径变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套管的一端设有将内、外套管形成的间隙封闭的环形封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横向内套管变径部位与其它部位的截面比为0.4-0.6∶1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鼻腔多功能引流器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鼻腔多功能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鼻内窥镜手术在我国已开展十余年,它不仅具有手术创面小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恢复鼻腔结构和功能。但该手术必须在术后实施引流、给药等治疗措施,即在术后一年多的时间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窥镜随诊,清除腔痂皮和新生息肉,同时利用负压引流装置和专用注射器进行引流和给药。上述治疗措施存在的问题是反覆清理鼻腔,会增加鼻腔粘膜创伤,延缓伤口愈合,无法做到连续即时引流和给药,治疗过程还依赖于临床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患者的配合程度,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治愈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专利号为ZL 00 2 12274.X的鼻用T形硅胶管,将该管放置在鼻内窥镜手术完成后的中鼻道,在起到支撑中鼻甲和扩张上颌窦口,防止鼻窦口闭塞及鼻腔结构粘连作用的同时,起到通畅引流、气流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引流和缓慢释放药物的鼻腔多功能引流器。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包括T形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三通管是由内、外套管构成的双层结构,在内、外套管之间有放置药物的间隙,内套管为可以缓慢释放药物的筛状多孔管。所述的T形三通管,其横向内套管的横截面大于竖向内套管。在横向套管的一端设有将内、外套管形成的间隙封闭的环形封堵。横向内套管的内径在与竖向内套管的交汇处变径,其内径变小。横向内套管变径部位与其它部位的截面比为0.4-0.6∶1。鼻腔多功能引流器是根据两相流体动力学原理,结合人体鼻腔结构与呼吸过程中气体流动特性设计的,将T形三通管埋置在中鼻道鼻窦口处,横向套管与中鼻甲平行,在实现支撑作用的同时,利用人体的呼吸气流,带动位于夹层内的药物流动、散发,实现对中鼻道、中鼻甲、上颌窦部位的自动给药和自动引流。本发明的特点是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在起支撑和自动引流作用的同时还实现术后的自动给药。使用该引流器后,使得鼻内窥镜手术后引流通畅,有利于恢复粘膜功能、防止窦口闭塞与中鼻甲粘连、保持鼻腔正常生理结构,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患者痛苦,缩短随诊周期,提高手术治愈率。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鼻腔多功能引流器的T形三通管为双层套管,在内、外套管2、1之间形成的间隙用于放置药物4,内套管为筛状多孔管。横向内套管即主呼吸通道5的横截面大于竖向内套管即引流通道6,横向内套管的内径在与竖向内套管交汇处变径,本方案中变径部位与其它部位的横截面比为0.55∶1,采用上述结构可促使术后上颌窦等处的分泌物延竖向管流入横向管,从而实现自动引流。在横向套管的一端设有将内、外套管形成的间隙封闭的环形封堵3。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可分大、中、小三种尺寸型号,采用医用硅胶注塑而成。


一种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包括T形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三通管是由内、外套管构成的双层结构,在内、外套管之间有放置药物的间隙,内套管为可以缓慢释放药物的筛状多孔管。本发明的特点是鼻腔多功能引流器在起支撑和自动引流作用的同时还实现术后的自动给药。使用该引流器后,使得鼻内窥镜手术后引流通畅,有利于恢复粘膜功能、防止窦口闭塞与中鼻甲粘连、保持鼻腔正常生理结构,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患者痛苦,缩短随诊周期,提高手术治愈率。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