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郭永川, 索新
  • 公开日
    2003年7月2日
  • 申请日期
    2002年7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7月25日
  • 申请人
    郭永川, 索新
  • 文档编号
    A61M1/36GK2558387SQ022744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由高氧气罐、过滤器、调节阀、溶氧瓶及相应的管路构成氧疗装置,由低温冷却装置、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血液导管、输液管及药液混合器构成低温冷却装置,其中,高氧气罐通过管路、过滤器、调节阀与溶氧瓶连接,溶氧瓶的输出管接药液混合器;血液导管呈盘状装置在低温冷却装置中与药液混合器构成通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接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端接低温冷却装置,控制冷却温度;药液混合器的输出端接输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药液混合器的输入端还设有给药泵,在血液导管的通路中设有抗凝液输入泵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涉及脑外伤治疗仪器设备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由高氧气罐通过管路、过滤器、调节阀与溶氧瓶连接构成氧疗装置,由低温冷却装置、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血液导管、输液管及药液混合器构成低温冷却装置,溶氧瓶的输出管接药液混合器;血液导管呈盘状装置在低温冷却装置中与药液混合器构成通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接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端接低温冷却装置,药液混合器的输出端接输液管。通过温度传感器可灵敏地检测出昏迷者脑部温度,控制冷却装置冷却的血液温度值;高氧气通过溶氧瓶溶解在输液中,在药液混合器中与冷却的血液同时输入患者体内,起到了亚低温脑保护、高氧疗法作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的制作方法目前,亚低温脑保护及高压氧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于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救治中,临床上多采用体外冰毯、冰帽配合药物实现亚低温脑保护,缺点是起效慢,局部脑温控制不理想;而高压氧疗法用的高压氧舱对于急症期的脑外损伤患者更是无法实施的,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效,给患者带来痛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血液降温高氧治疗仪,解决了现有亚低温脑保护及高压氧疗所用设备装置起效慢、不易控制和适应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由高氧气罐、过滤器、调节阀、溶氧瓶及相应的管路构成氧疗装置,由低温冷却装置、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血液导管、输液管及药液混合器构成低温冷却装置,其中,高氧气罐通过管路、过滤器、调节阀与溶氧瓶连接,溶氧瓶的输出管接药液混合器;血液导管呈盘状装置在低温冷却装置中与药液混合器构成通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接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端接低温冷却装置,控制冷却温度;药液混合器的输出端接输液管。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可灵敏地检测出昏迷者脑部温度,控制冷却装置冷却的血液温度值;高氧通过溶氧瓶溶解在输液中,在药液混合器中与冷却的血液同时输入患者体内,起到了亚低温脑保护、高氧疗法作用。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1~高氧气罐、2~过滤器、3~溶氧瓶、4~低温冷却装置、5~温度调节器、6~温度传感器、7~血液导管、8~输液管、9~显示器、10~给药泵、11~血流控制泵、12~抗凝液输入泵、13~药液混合器。

根据图1所示,高氧气罐1通过管路与溶氧瓶3连通,管路上设有相应的调节阀、过滤器2,溶氧瓶3通过导管与药液混合器13连接,血液导管7通过血流控制泵11装置在低温冷却装置4中,其输出端与药液混合器13连接,低温冷却装置4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调节器5和显示器9,控制冷却血液温度,药液混合器13的输出端为输液管8,可将冷却的血液和高氧输液输入患者的体内,在药液混合器13中还接有给药泵10,在血液导管7的通路中设有抗凝液输入泵12。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