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放置端对端血管移植物的夹钉的施加器的制作方法事实上,在外科手术中,外科医生例如可能必须切掉一段身体脉管以便进行特定的手术;在后阶段,切下脉管的端部(或自由端)又必须连接起来,以恢复脉管的连续性。这可通过将植入物夹钉施加到脉管的两端并用合适的连接器连接它们来做到这一点。为了安装这些移植物,外科医生首先使用一施加器,它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施加器在脉管端部和夹钉之间操作,以便快速地和精确地将夹钉连接到脉管相应的端部边缘, 然后,操作致动器将两个端部夹钉连接到最后的连接器。如今在市场上销售的施加器呈各种不同的型式,这也取决于所用夹钉的类型。 第一种方案可从文献W02001/72232 (以本发明同一申请人的名义)获知,其中,环形的夹钉预先组装在施加器上。施加器装备有一用来移动探头的运动单元,探头又将一系列柔性的钩住的杆导入到脉管内,这一系列柔性的钩住的杆一旦打开成“伞”形式,它们就接触脉管的内部并将脉管保持在位置上,以允许夹钉在脉管外面轴向地滑动。通过与前面叠置运动相反的轴向运动,令钩子穿过脉管壁,使该夹钉又与脉管相连。现有技术的第二个方案记载在专利文献W02005/63130(以本发明同一申请人的名义)中,其中,对该夹钉使用施加器,夹钉包括装备有可变形的尖刺腿的第一环和装备有导向凹陷的第二环,尖刺腿通过导向凹陷引导朝向脉管壁。施加器与脉管同轴地定位,基本上包括用来精确地啮合脉管端部内壁的鼻形块以及紧固装置,该装置沿纵向方向使两个环彼此紧固,以使腿进入到脉管壁。在此情形中,在完全插入鼻形块之如,现将夹钉放直在脉管端部上。其上带有夹钉的脉管端部放置在中空保持体内,鼻形块在中空体内滑动,其中还有紧固装置,通过平行于中空体的运动,该装置使两个环彼此紧固。
现有技术的第三个方案可从专利文献W02006/43129 (以本发明同一申请人的名义)中获知,其中,施加器作用在由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的夹钉上,第一环装备有可变形的尖刺腿,而第二环装备有多个孔,强制尖刺腿通过这些孔,引导它们朝向脉管壁。
在此情形中,施加器由圆柱体组成,带有鼻形块的圆柱形杆在圆柱体内滑动,该鼻形块设计成用来啮合脉管端部的内表面。圆柱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内表面和第二中空圆柱形元件,该第一内表面用来邻接血管(即,脉管)端部的自由前边缘,而第二中空圆柱形元件容纳脉管的一部分和夹钉。第二圆柱形元件的纵向运动与另一个第二形状邻接表面相结合, 就有可能使两个环移动更靠近在一起,同时,引导尖刺腿朝向脉管壁,以使夹钉附连到脉管自身。
然而,上述施加器不是没有缺点的。
这些施加器的结构设计成沿着与血管(或脉管)同样的轴线操作,由此形成两类问题。
首先,施加器必须定位在所要连接脉管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空间内,在实践中,这使得外科医生在极其限制的空间内工作。这意味着相当大部分的血管必须移去,使得病人非常不舒服。
此外,外科医生必须围绕病人移动,以便能够将其它夹钉施加到与先前夹钉的部分相对的、仍需要用钉夹住的脉管部分,这显然给医生带来不方便。
另一问题(至少是针对根据上述第二和第三方案的施加器)是由于需要至少两个外科医生来实施以下步骤将鼻形块配装到脉管内,然后,将预配装有植入物的脉管放置到施加器的(闭合)端内。
该问题是由于施加器的结构引起的,施加器需要两个医生第一个医生拿住施加器,施加的一端是打开的,将施加器定位在基本上与脉管端部同轴,而第二个医生必须手动地将脉管自身的端部插入到施加器的端部内,并在鼻形块上方插入;在这样做之后,第二个医生必须用第二紧固构件将两个环拉到一起,以关闭施加器的端部。
为此,必须添加上附连植入物的动作,即,将两个环挤压到一起的推的动作,该动作实际上是在“摸黑中”进行(即,外科医生没有机会看到他在做的事情)这是因为夹钉和脉管端部位于可相对于施加器移动的(闭合的)圆柱体内。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克服上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用于施加端对端脉管植入物夹钉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和减小的工作宽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用于植入物夹钉的施加器,其可快速地和容易地使用在夹钉所要施加的脉管任何端部区域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夹钉施加器,其可由一个外科医生进行操作,可在待要施加的两个夹钉上工作,而不必围绕病人移动。
有鉴于此,本发明还提供施加夹钉的方法,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施加器,夹钉的施加可极其快速地和容易地进行。
本发明另一目标是提供成套元件,可用来提供施加器,其用最适合于所要移植的脉管类型的工作零件快速和精确地进行施加。
用根据本发明的夹钉施加器和将夹钉附加到施加器的方法,可完全地达到上述目标,其特征归结在附后的权利要求书内。
具体来说,根据本发明的施加器包括可插入身体脉管的端部区域内并沿纵向轴线定位的鼻形块;以及两个紧固构件,它们可靠近地拉拢在一起,以便邻接设置有腿的第一环形体和第二环形体,使腿插入到脉管壁内。
根据本发明,施加器包括臂,该臂一端的形状形成为适于支承垂直于臂延伸部横向方向或轴线定位的鼻形块。
换言之,当鼻形块插入脉管的端部内时,臂横向于脉管自身的端部区域位置定位。 这有可能大大地减小附连夹钉操作所需的工作空间,允许外科医生不仅可保持在距离脉管的一定距离处,而且使必须要被萃取的脉管部分为最小。
还根据本发明,第二紧固构件可沿着横向轴线在不与脉管的端部区域干扰的缩回位置和与鼻形块对齐的伸出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二紧固构件与臂相连并可沿着臂移动。
具体来说,第二紧固构件包括钳子,钳子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中,钳子(最好完全地)包围脉管的端部区域的一部分。在伸出位置中,钳子定位在第一紧固构件关于鼻形块的相对侧上,由此,形成对于两个环形体的两个相面对的邻接区域, 留出环形体可看见。
这有利地允许一个外科医生执行所需的所有操作,这些操作在距离脉管的端部区域一定距离处准备紧固构件,并能够不仅用眼睛检查紧固构件是否已经准确地准备好,而且还可看清附连时的夹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紧固构件由连接到鼻形块的平的环形表面组成,第一紧固构件沿着纵向方向(垂直于横向臂并与脉管延伸的轴线相一致)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在静止位置中,鼻形块插入到脉管的端部区域内,而在工作位置中,鼻形块进一步前进在脉管的端部区域内,由于与另一侧上的闭合的钳子相接触,第一紧固构件使两个环形体靠近地拉拢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紧固构件与鼻形块一起在位于臂端部上的支承板上形成可互换的帽。
这有利地能够在安装夹钉之前使臂快速地和安全地配装于鼻形块和尺寸最适合于血管的相关的紧固构件。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施加器具有支承臂,该支承臂用于紧固构件和鼻形块,并横向于脉管定位。一 名外科医生可定位鼻形块并致动紧固构件,同时保持距离脉管端部一定距离,并用肉眼检查操作而无需助手帮助。
为了获得这些结果,外科医生具有一套准备工具,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施加器; 一组鼻形块,鼻形块具有放置在支承臂上的第一紧固构件,每个鼻形块的尺寸不同;一个或多个试验器,其设置有磁铁并用来手动地试验位于脉管的端部区域上的不同的鼻形块,以检查脉管的内直径;以及最后,用来测量脉管外直径的量规。
成套工具因此允许快速地选出最适合的要被采用的鼻形块以及要被放置在脉管的端部区域上的夹钉。
根据上面提及的目标的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清楚地描述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 从以下参照附图作的详细描述中可以明了本发明的优点,附图示出了本发明优选的非限制性示例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用于施加夹钉到端对端植入物的根据本发明施加器的分解的立体图2、3和4是显示图1施加器的俯视平面图,其中,操作臂处于三种不同操作构造中;
图5和6是显示前图操作臂的侧视图,其中,由操作臂支承的两个紧固构件处于两个不同的工作构造中;
图7是俯视平面图,某些零件显示为剖视,示出安装植入物夹钉的第一操作步骤;
图8是安装植入物夹钉的第二操作步骤中的施加器的剖视图9是部分剖视的放大图,示出图8施加器的操作臂的细节;
图10和11是剖视图,分别示出设有夹钉的两个脉管端部,夹钉可用根据本发明的施加器进行安装,以及用植入物已经完全连接起来之后的脉管端部;
图12是参照图2的细节的剖视图13是显示成套设备的示意前视图,该成套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施加器和一组准备和施加夹钉到脉管端部区域的部件组。
参照附图,尤其是图1,根据本发明的施加器100用于将端对端植入物17的夹钉I 附连到一个身体脉管的端部区域2、16,如果需要的话,还可附连到另一脉管的端部区域(诸如静脉、动脉或肠子的延伸段,尤其是人体中的静脉、动脉或一段肠管)。
在本描述中,术语“植入物”17意指包括两个夹钉1、1’的一组元件,夹钉一旦附连到断开脉管的两个端部区域,就允许通过施加连接器18 (图11中示意地示出)来对脉管植入移植物。
如图7至11所示,每个夹钉1、1’具有装备有尖刺腿4的第一环形体3以及用于导向尖刺腿4的第二环形体5。
显然,植入物17的夹钉1、1’类型可在尺寸上和用于上述三种元件的辅助元件上不尽相同,由此并不限制本发 明的范围。
下文中,为简化起见,将只描述一个可安装的夹钉1,因为第二个夹钉I’的结构和安装方法与第一个夹钉I的结构和安装方法相同。
根据本发明,施加器100包括鼻形块6、第一紧固构件7和第二紧固构件8,鼻形块 6构造成可插入到身体脉管的端部区域2内并沿着纵向轴线X定位,而第一紧固构件7与鼻形块6相连。
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7和8可一起被拉出而邻接第一和第二环形体3和5,以便将尖刺腿4插入脉管壁2a内(也参见图7至11)。
还根据本发明,施加器100包括臂9,该臂的一端形状做成可支承垂直于臂9延伸段的横向方向或轴线Y定位的鼻形块6。
该结构使得鼻形块6被定位在端部区域3内,同时保持臂9垂直于将被进行植入操作的脉管。
还根据本发明,第二紧固构件8沿着横向方向(在此情形中,用轴线Yl表示)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缩回位置是不与脉管的端部区域2相干扰的位置(见图2至 4),而在伸出位置中,它与鼻形块6对齐(见图5至9)。
较佳地,随着本描述的继续,将会变得更加清晰,第二紧固构件8可移动地附连到臂9上。
具体来说,第二紧固构件8包括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钳子10,在打开位置中,脉管的端部区域2可插入到钳子10内,而在闭合位置中,钳子10可操作地包围脉管的端部区域2的一部分(见图6至9)。
较佳地,处于闭合位置的钳子10完全地包围脉管的端部区域2。
如图7清楚地所示,处于伸出位置中的钳子10位于关于鼻形块6的与第一紧固构件7相对的一侧上。
钳子10还包括装置11,该装置11沿着横向轴线Yl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 运动学地将钳子10的打开和关闭运动附连到钳子10的滑动运动。
轴线Yl因此平行于臂9的延伸的方向或轴线Y。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运动学装置11形成滑动装置15的部分,该滑动装置15 强制钳子10沿着臂9在两个方向上滑动。
事实上,在臂9的表面上形成狭槽19,其部分地由突出壁20界定,该突出壁20形成用于滑动装置15的导向通道。
更详细地观察,滑动装置15包括紧固构件或支承导向叉21,其在一端处通过附连螺钉22与钳子10的闭合后端相连。
该叉21用来将钳子10保持在高于狭槽19的高度上,具体来说,邻接抵靠在臂9 的端部延展部上,同时,叉21位于狭槽19内,使其两个臂面向该狭槽19的相对内壁。
在狭槽19的这些内壁上,形成有垂直的凹陷19a,它们可与叉21的臂啮合,如下文所述,在钳子10沿着臂9作向后和向前运动过程中,垂直的凹陷19a指明钳子10何时到达预定位置。
狭槽19还容纳第一滑动件23,其重叠在叉21上并插入在钳子10的后端和狭槽 19的闭合端之间,狭槽19的闭合端与臂9相对或远离臂9的那侧上。
第一滑动件23的后部呈杆的形式,该杆具有配装在杆上的辅助弹簧24,当第一滑动件23向前移动时,弹簧24施加推力。
显然,弹簧24也由于与凹陷19a啮合的叉21的臂的位置而保持在后面。
狭槽19被滑动元件或第二滑动件25盖住,该第二滑动件25形成上述的运动学装置11。
第二滑动件25基本上呈倒置U形,并可滑动地与形成在支承臂9上的纵向导向件 26上的U形自由臂相连。
第二滑动件25的顶部与操作钮27相连,通过该操作钮可推或拉动第二滑动件25。
借助于操作钮27施加的推或拉的作用,移动第一滑动件23,并由于特殊形状狭槽 25a而首先移动叉21,该特殊形状的狭槽形成在第二滑动件25上,并容纳连接钳子10和叉 21的螺钉22的头部,由此,使零件沿着臂9滑动。
换言之,第二滑动件25按如下方式沿着臂9滑动
-从撤回位置移动到第一前进位置,以使钳子10(通过拉动)从缩回位置偏移到伸出位置,以及
-从第一前进位置到第二前进位置,进一步前进超过第一位置,以便与钳子10的匹配形表面互相作用,使匹配形表面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
在第二滑动件25从第一前进位置运动到第二前进位置过程中,当钳子10处于伸出位置时,由于邻接抵靠住狭槽19的端部上,所以,叉21阻止钳子10进一步沿轴线Yl的伸出方向移动。
换言之,因此,为了将钳子10移动到伸出位置,外科医生作用在钮27上,使第二滑动件25沿臂前进(见图6、7和8中的箭头F25)。该运动造成邻接抵靠在螺钉22的头部上, 并确定作用在叉21和钳子10上的推力作用,迫使钳子10沿臂9前进。
由于弹簧24受压缩而施力推动第一滑动件23向前,所以,第一滑动件23帮助钳子10和(与钳子10相连的)叉21运动。
当叉21向前移动时,叉21与狭槽19的前壁相遇,此外,并卡配到形成在狭槽19 自身内的前凹陷19a内,由此,在实践中指示出狭槽19内的成组元件已经尽可能向前移动, 而且钳子10与鼻形块6对齐,但处于打开的位置中(见图5)。
此时,进一步向前推动第二滑动件25,可造成邻接抵靠在钳子10的匹配形状表面 (在实践中,臂的外表面)上,并使钳子10的两臂围绕脉管的端部区域2弹性地靠近(见图 6)。
为了从脉管中释放出钳子10,上述的操作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即
-第二滑动件25的第一撤回,使钳子10的臂打开;-第二滑动件25的第二撤回,使钳子10、叉21和第一滑动件23也撤回。
还根据本发明,第一紧固构件7相对垂直于臂9延伸的横向轴线Y的第二紧固构件8移动,即,移动沿着与脉管延伸轴线X相一致的纵向方向进行(见图7、8和9中的箭头 F7)。
第一紧固构件7的这一运动是从静止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在静止位置中,鼻形块6附连在脉管的端部区域2内(见图7),而在工作位置中,鼻形块6进一步在脉管的端部区域2内,第一紧固构件7使两个环形体3和5拉拢在一起(见图8和9)。
鉴于此情况,施加器100包括
-与支承臂9的端部相连的支承板28;
-与鼻形块6底部相连并形成第一紧固构件7的环形构件7a。
在实践中,鼻形块6和环形构件7a构成了帽6,该帽可移去地与支承板28相连,于是,它可与其它帽互换。
具体来说,支承板28在其中心处一体地连接到圆柱体29,圆柱体的底部可连接在臂9的钩形前端9u中形成的通孔30中。
臂9的该端使得帽6 (即,环形构件7a)位于不同于钳子10的平面内。
圆柱体29通过螺钉31紧固到臂9的端部,螺钉31通过圆柱体29自身的内部,锁紧螺母32位于臂9端部的相对表面上。
除了以上所述,螺钉31还具有第二弹簧33,弹簧配装在螺钉周围,并通过螺钉31 自身和螺母32止挡在其端部上,使支承板28保持在非操作位置中的臂9上的下降位置内。
如在图12所示的细节中可观察到的,鼻形块6安装在支承板28上,包围圆柱体29 的顶部,并被内部地位于鼻形块6和螺钉31的头部之间的磁铁34固定就位,该磁铁作用在该两者之间将鼻形块6牢固地保持在位置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紧固构件7 (S卩,鼻形块6的环形构件7a)被凸轮运动装置13驱动,该运动装置13沿着臂9定位,平行于使钳子10运动的运动学装置11,使用位于操作手柄12上的控制杆14,臂9就安装在该控制杆上(见图1和8),这样就能手动地进行操作。
有鉴于此,凸轮装置13包括位于臂9近端9u上的滑块35和滑块35的控制杆36。
控制杆36坐落在外壳37内,外壳37纵向地通过臂9,其远端延伸入手柄12内。
这里,杆36设置有端帽38,该端帽38定位成与位于手柄12内的控制杆14的部分面接触。
在杆36的从臂9突出出来并延伸入手柄12内的那部分上,配装有第三弹簧39,该弹簧39保持在臂9的后端和帽38之间第三弹簧39起作将杆36保持在与杆14内部相对的位置上的作用。
从臂9的外壳37突出出来的杆36的前端(在臂9自身的有钩的近端9u附近)连接到滑块35,该滑块沿着臂9的端部9u移动。
滑块35具有倾斜的前表面35a,其直的端部延展部位于上述板28下方(见图7)。 除此之外,前表面35a具有叉形结构,于是,它可定位在板28下方,同时,不与圆柱体29干扰。
在实践中,当外科医生作用在形成触发器的杆14的部分上时,可以这样说,使杆 14自身转动(见箭头F14),由此,推动控制杆36,控制杆36又致使滑块35前进(见箭头 F35)。
滑块35沿着横向轴线Y的前进运动板28移离臂9的端部9u,并因此也移离鼻形块6和相应的第一紧固构件7 的端部这是由于滑块35的前表面35a的特殊形状而实现的。
该运动继续,直到板28基本上位于滑块35的直的顶表面(见图8和9)。
当钳子10也与鼻形块6对齐并围绕脉管闭合时,承载鼻形块6的板28的运动使夹钉I附连到脉管的端部区域2 (如图10所示)。
为了能够在脉管的另一端部区域2上重复同样的操作,支承臂9在与支承鼻形块6 的端部相对的那端处可移动地连接到操作手柄12上,以围绕延伸的轴线Y转动,而将两个紧固构件7和8以及鼻形块6放置在正确的安装第二夹钉I’的位置内。
具体来说,臂9的后端具有圆柱形突出部40,其设置有圆形槽,并可与手柄12的圆形座41相啮合。该圆形槽啮合轴向固定环41以保持臂9抵靠手柄12,但有可能围绕横向轴线Y转动(见箭头F40)。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成套的施加器设备101,其较佳地包括
一至此描述的施加器100,但没有鼻形块6和相应的环形构件7a ;
一一组鼻形块6、6’、6”(数量根据要被覆盖的脉管尺寸的范围变化);
一较佳地一个或多个试验器102,每个试验器由握持杆组成并设置有磁性端,该磁性端暂时连接到鼻形块6,以检查所选鼻形块6是否有适合于要被植入的端部区域2的内直径的准确尺寸;以及
一量规103,用于测量脉管的端部区域2附近的脉管外直径,以便选择所要安装的夹钉1、1’。
较佳地,成套设备中的所有部件都是一次性使用型的部件。
本发明还提供将端对端脉管植入物17的夹钉I施加到脉管的端部区域2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择要被放置在第一端部区域2上的夹钉I ;
一根据所要进行植入操作的脉管尺寸,选择最适合于夹钉I安装的鼻形块6和第一紧固构件7 ;
一将选定的鼻形块6设置在圆柱体29上,也由于磁铁34的缘故,圆柱体将鼻形块 6保持就位;
一夹钉1,即,装备有尖刺腿4的第一环形体3和导向尖刺腿4的第二环形体5,定位在脉管的端部区域2上;
一将鼻形块6插入在身体脉管的第一端部区域2内,并沿着纵向轴线X定位(见图 2),以将第一紧固构件7定位成与鼻形块6相连,使鼻形块6邻接环形体3、5之一;
一沿着横向方向或轴线Y偏移第二紧固构件8 (钳子10),从不与脉管的端部区域 2干扰的缩回位置(图2)偏移到伸出位置,在该伸出位置中,它与鼻形块6对齐以邻接另一环形体5、3 (图5、6和7);
一沿着纵向轴线X将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7、8拉拢在一起,以邻接相应的环形体 3、5,并将第一环形体3的腿4插入由第二环形体5引导的脉管壁2a内,由此,致使夹钉I 施加到脉管的第一端部区域2 (图8、9和10)。
较佳地,施加第一夹钉I的步骤包括朝向钳子10并沿着纵向轴线X移动第一紧固构件7,即,移动带有相应环形表面的鼻形块6。
如已经提及的,将钳子10定位在脉管的第一端部区域2上的步骤包括将打开位置中的钳子10移动到更靠近,直到钳子10与鼻形块6对齐以形成第二紧固构件8,然后,将第一端部区域2上的钳子10偏移(或)到围绕第一端部区域2的闭合位置,两个环形体3、5 只留下至少一部分看得见·。
此时,这就是说,对于安装的第一夹钉I来说,外科医生可释放手臂12上的杆14, 以使鼻形块6和第一紧固构件7在第二弹簧33的作用下移回到它们靠近臂9端部的位置。
外科医生用另一个手重新打开钳子10,并使用钮27将钳子拉回到缩回的构造。
该方法还包括在插入鼻形块6之前围绕臂延伸部的横向轴线转动臂9的步骤,因此,允许鼻形块6合适地和准确地定位。
此时,该方法包括在脉管的第二端部区域16上定位第二夹钉I’的步骤,该第二夹钉I’包括装备有尖刺腿4’的第一环形体3’以及引导尖刺腿4’的第二环形体5’。
在第二夹钉I’定位之后,如上所述,外科医生执行转动步骤,围绕轴线Y将支承臂 9转过合适的角度,以类似于上述的方式为上述的将第二夹钉I’定位和施加到脉管的第二端部区域16上的步骤,准备紧固构件7和8以及鼻形块6,由此,为植入物准备端部2和16, 如图10所示。
作为最后步骤,外科医生将连接器18施加到两个夹钉I和I’上(见图11),以通过相应的致动器(未示出,因为它不构成本发明的部分)来连接脉管。
较佳地,上述选择夹钉1、1’放置在脉管端部区域上的步骤,在测量脉管外直径步骤之后。
较佳地,使用合适的量规103来进行该测量步骤。
较佳地,选择配装到施加器100上的鼻形块6的步骤包括测量端部区域内直径的步骤。
较佳地,通过将安装在上述试验器102上的选定的鼻形块6插入到所述端部区域内,来实施该测量步骤。
较佳地,该步骤由外科医生手动地执行,以检查鼻形块6是否自由地进入和退出端部区域如果选定的鼻形块6正是准确的鼻形块,那么,该鼻形块6自身必须进入和退出, 不远离试验器102。
以上所述的用于植入脉管的施加器和方法由此完全地达到了上述的目标。
本申请中施加器的结构具有多个优点,包括
一由于臂的“横向”几何形,可减小安装所需的空间,允许外科医生在远离病人一定距离处执行安装过程中的所有步骤;
一由于用环形构件来移动钳子和鼻形块的装置方便地沿着支承臂定位或定位在手柄上,所以,用起来很实用,允许一个医生就可容易地进行安装;
一使用彼此很好间距开的鼻形块和钳子,让外科医生有很清楚的视野,在所有的阶段中医生能清楚地检查安装 操作。
应该理解到,上述发明易于工业应用。并可以多种方式修改和改适,由此并不脱离本发明理念的范围。此外,本发明所有细节可用技术上等价的元件替换。
一种用于将端对端脉管植入物夹钉(1)施加到身体脉管端部区域(2)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鼻形块(6),其构造成插入到身体脉管端部区域(2)内并沿着纵向轴线(X)定位;第一紧固构件(7)和第二紧固构件(8),第一紧固构件(7)与鼻形块(6)相连,第一紧固构件(7)和第二紧固构件(8)可拉拢在一起以邻接第一环形体(3)和第二环形体(5),以使第一环形体(3)的尖刺腿(4)插入到脉管壁(2a)内,并被第二环形体(5)导向;施加器(100)包括臂(9),臂的一端形状适于支承垂直于臂(9)延伸部的横向方向(Y)定位的鼻形块(6);以及第二紧固构件(8),其可沿着横向方向(Y)移动在不与脉管端部区域(2)干扰的缩回位置和与鼻形块(6)对齐的伸出位置之间。
放置端对端血管移植物的夹钉的施加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R·M·普诺R·M·普诺若瓦德·泽穆里R·德皮施G.托比莱姆, J-S.希尔韦斯特里刘善新刘善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赵大镐
专利相关信息
-
周建彼得·利奇科铃木裕一铃木裕一铃木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