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及与该装置配套使用的弹力鞋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及与该装置配套使用的弹力鞋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兰小平, 兰现勇, 丽 熊
  • 公开日
    2008年9月3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11月7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11月7日
  • 申请人
    丽 熊
  • 文档编号
    A43B13/14GK201108687SQ20072008180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包括一长方体形壳体,壳体的上、下两面中部位置有孔,便于救生绳穿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等圆周的圆柱体,所述两个圆柱体的轴线均为水平方向,两条轴线形成的平面为垂直平面,所述两个圆柱体均通过固定杆与壳体的前、后两面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圆柱体之间有空隙;在所述壳体内设置处于水平方向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前端为外凸弧形面,所述控制块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前、后两面的内壁可移动连接;在壳体上面内壁固定安装有支点座杆,支点座杆的下部设置有支点,控制杆通过支点与支点座杆可旋转连接,控制杆从壳体下面对应的开口处伸出;控制杆的上部靠近于控制块的后端面,控制块的前端处于两个圆柱体之间,控制块的高度略小于两个圆柱体之间空隙的高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块的前端面的左右两边向前伸出,以控制救生绳不滑出所述控制块的前端 面以外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杆的手柄与所述控制块后端面的距离是所述支点座杆的支点与所述控制 块后端面的距离的5倍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杆 与相邻的壳^l^内壁之间安装有压簧,压簧同时处于水平方向和左右方向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 个圆柱体圆周面上最靠近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与轴同向的凹槽,相对应地, 在所述控制块的前端上、下平面表面上设置有凸条6、 根据权利要求1一_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旋转式开关结构,在壳体的前面中部位置设 置有垂直方向的合页,壳体的后面中部位置为分开的门式结构,两门之间用卡式连接扣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圆柱体的壳体左面的外壁的下部位置处安装 有扶手8、 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配套使用的弹力鞋,其特征在于在与鞋帮连接的硬质鞋底上安装有压簧,在压簧的另一端安装 有略大于压簧横截面的硬质鞋底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力鞋,其特征在于在最下端的硬质鞋底上安装 有大小一致的耐磨软底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弹力鞋,其特征在于在与鞋帮连接的硬质鞋 底的前后方向上均匀安装有三套相同的压簧、硬质鞋底和耐磨软底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绳子下滑的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装式单绳 下滑救生装置及与该装置配套使用的弹力鞋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包括一长方体形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等圆周的圆柱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处于水平方向的可前后移动的控制块;在壳体上面内壁固定安装有支点座杆,控制杆通过支点与支点座杆可旋转连接;控制块处于控制杆和两个圆柱体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配套使用的弹力鞋,在与鞋帮连接的硬质鞋底上安装有压簧,在压簧的另一端安装有略大于压簧横截面的硬质鞋底。使用时,加在控制杆上的压力传递给控制块,使其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变小,增大救生绳的摩擦力,达到静止或慢速下滑目的,本实用新型非常便于操作和控制,并能多人同时共用一根救生绳。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及与该装置配套使用的弹力鞋的制作方法利用绳子下滑的救生装置主要应用于处于高处的人在突发情况时安全逃 生,如发生高楼火灾等意外事故,现在己有较多高楼救生装置,主要分为以下 几类(1)封闭式管道;(2)由一条以上的救生绳共同组成的救生装置;(3) 自带一条救生绳的滑动或滚动救生装置。这几类救生装置的缺陷在于第一类 装置成本高,占用体积大,而且为共用装置,面对突发情况时,很难在短时间 内转移太多的人;第二类装置绳子较多,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无法在同一时间 由多人共用救生绳;第三类装置多通过滑轮装置及"刹车"装置实现下滑及停 止,由于滑轮的摩擦力小,在控制速度及停止方面效果不够理想,要达到较为 理想的结果则需要复杂的结构,而且也无法在同一时间由多人共用救生绳,不 利于在短时间内让多人获救。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装式单绳下滑救 生装置及与该装置配套使用的弹力鞋,这种救生装置可以通过操纵控制杆轻松 实现快滑、慢滑及停止状态,而且可由多人同时共用一根救生绳。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包括一长方体形壳体,壳体的上、 下两面中部位置有孔,便于救生绳穿过,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上、下两个相互平 行、等圆周的圆柱体,所述两个圆柱体的轴线均为水平方向,两条轴线形成的平面为垂直平面,所述两个圆柱体均通过固定杆与壳体的前、后两面的内壁固 定连接,所述两个圆柱体之间有空隙;在所述壳体内设置处于水平方向的控制 块,所述控制块的前端为外凸弧形面,所述控制块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移 动杆,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前、后两面的内壁可移动连接;在壳体上面内 壁固定安装有支点座杆,支点座杆的下部设置有支点,控制杆通过支点与支点 座杆可旋转连接,控制杆从壳体下面对应的开口处伸出;控制杆的上部靠近于 控制块的后端面,控制块的前端处于两个圆柱体之间,控制块的高度略小于两 个圆柱体之间空隙的高度。使用时,救生绳从壳体上端的孔穿入,从壳体下端的孔穿出,在壳体中部, 救生绳由上至下依次经过上圆柱体圆周外壁、控制块的前端面、下圆柱体圆周 外壁,使用者一手握住壳体, 一手操纵控制杆的手柄,并将加在控制杆上的压 力传递给控制块,使控制块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变小,增大救生绳的摩擦力, 达到慢速下滑或静止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控制杆的手柄与所述控制块后端 面的距离远大于所述支点座杆的支点与所述控制块后端面的距离,所以只需较 小的力便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救生装置处于慢速下滑或静止状态。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块的前端面的左右两边 向前伸出,以控制救生绳不滑出所述控制块的前端面以外。所述控制杆的手柄与所述控制块后端面的距离是所述支点座杆的支点与所 述控制块后端面的距离的5倍。根据杠杆原理,在控制杆的手柄加一倍的压力, 即可在控制块的后端面得到五倍的压力。
在控制杆与相邻的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压簧,压簧同时处于水平方向和左 右方向。压簧一方面可以减轻使用者的操作负担,另一方面能保证控制块与圆 柱体之间的间隙不至于太大,从而保证即使使用者发生意外情况用力很小或不 用力都不会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在所述两个圆柱体圆周面上最靠近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与轴同向的凹槽,相 对应地,在所述控制块的前端上、下平面表面上设置有凸条。这种结构主要用 于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救生装置静止于空中时不用太大的力。所述壳体为旋转式开关结构,在壳体的前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合 页,壳体的后面中部位置为分开的门式结构,两门之间用卡式连接扣连接。使 用时,将门打开,将救生绳置于控制块的前端面中间,再合上壳体即完成救生 绳的安装,非常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靠近所述圆柱体的壳体左面 的外壁的下部位置处安装有扶手。操作时一手操纵手柄, 一手握住扶手,方便 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力鞋,在与鞋帮连接的硬质鞋底上安装有压簧,在压簧 的另 一端安装有略大于压簧横截面的硬质鞋底。
在下滑过程中,使用者可能会对高楼的外墙壁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根据力 的相互作用原理,高楼的外墙壁会对使用者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不排除这种冲 击力使人受伤的可能。若使用者穿上上述弹力鞋,则可以将上述冲击力在压簧 的作用下进行缓冲,避免受到伤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力鞋的最佳结构,在最下端的硬质鞋底上安装有大 小一致的耐磨软底,在与鞋帮连接的硬质鞋底的前后方向上均匀安装有三套相 同的压簧、硬质鞋底和耐磨软底。这种结构能将弹力鞋的缓冲作用发挥到极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只需较小的力便可实现本发明中的救生装置处于慢速下滑或静止状
态,所以非常便于操作和控制,并能多人同时共用一根救生绳;另外,在弹力 鞋的缓冲作用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人能安全到达地面。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装置处于常态时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装置处于压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装置中的控制块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弹力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便装式单绳下滑救生装置包括一长方体形壳 体1,壳体1的上、下两面中部位置有孔3,便于救生绳2穿过,在壳体1内设
置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等圆周的圆柱体16和14,圆柱体16和圆柱体14的 轴线均为水平方向,两条轴线形成的平面为垂直平面,如图3所示,圆柱体16 和圆柱体14均通过固定杆17与壳体1的前、后两面的内壁固定连接,如图1 所示,圆柱体16和圆柱体14之间有空隙;如图1所示,在壳体l内设置处于 水平方向的控制块7,控制块7的前端为外凸弧形面,如图1和图3所示,控 制块7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移动杆9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前、 后两面的内壁通过滑动座20可移动连接;如图1所示,在壳体1的上面内壁固 定安装有支点座杆4,支点座杆4的下部设置有支点5,控制杆6通过支点5 与支点座杆4可旋转连接,控制杆6从壳体1下面对应的开口处伸出;控制杆 6的上部靠近于控制块7的后端面,控制块7的前端处于圆柱体16和圆柱体14 之间,控制块7的高度略小于圆柱体16和圆柱体14之间空隙的高度。
如图4所示,控制块7的前端面的左右两边向前伸出,在控制块7的中部形 成半封闭空间22,以控制救生绳2不滑出控制块7的前端面以外。
如图1所示,控制杆6的手柄10与控制块7后端面的距离是支点座杆4 的支点5与控制块7后端面的距离的5倍。根据杠杆原理,在控制杆6的手柄 10加一倍的压力,即可在控制块7的后端面得到五倍的压力。
如图1所示,在控制杆6与相邻的壳体1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压簧8,压簧8 同时处于水平方向和左右方向。压簧8—方面可以减轻使用者的操作负担,另 一方面能保证控制块7与圆柱体16和圆柱体14之间的间隙不至于太大,从而 保证即使使用者发生意外情况用力很小或不用力都不会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 全。
如图1所示,在圆柱体16和圆柱体14的圆周面上最靠近的部位芬别设置 有与轴同向的凹槽15,相对应地,如图4所示,在控制块7的前端上、下平面表面上设置有凸条23。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救生装置静止于空 中时不用太大的力。
如图3所示,壳体l为旋转式开关结构,在壳体1的前面中部位置设置有 垂直方向的合页21,壳体l的后面中部位置为分开的门式结构,两门之间用卡 式连接扣19连接。使用时,将门打开,将救生绳置于控制块7的前端面中间, 再合上壳体1即完成救生绳2的安装,非常快捷。
如图1和图3所示,在靠近圆柱体16和圆柱体14的壳体1左面的外壁的 下部位置处安装有扶手13。操作时一手操纵手柄10, 一手握住扶手13,方便 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力鞋,如图5所示,在与鞋帮24连接的硬质鞋底27上 安装有压簧28,在压簧28的另一端安装有略大于压簧28的横截面的硬质鞋底 27。在最下端的硬质鞋底27上安装有大小一致的耐磨软底29,在与鞋帮24连 接的硬质鞋底27的前后方向上均匀安装有三套相同的压簧28、硬质鞋底27和 耐磨软底29。这种结构能将弹力鞋的缓冲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弹力鞋的鞋跟部 分设置有快速收紧带26,在鞋帮24上设置有卡扣25,快速收紧带26与卡扣 25能快速卡式收紧连接。
结合图1和图2,使用时,先将壳体1的门打开,将救生绳2置于控制块7 的前端面中间,再合上壳体1即完成救生绳2的安装,使用者将救生带绑在自 己身上后再挂上与吊绳12连接的连接扣11,并穿上弹力鞋,然后一手握住壳 体1上的扶手13, 一手操纵控制杆6的手柄10,压紧后将控制杆6放进停止位 (图中未示出)中,如图2所示,使用者此时可静止于空中,然后开始慢慢放 送控制杆6,加在控制杆6上的压力传递给控制块7,改变控制块7与圆柱体 16和圆柱体14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救生绳2的摩擦力,达到快速下滑、慢 速下滑或静止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控制杆6的手柄10与控制块7后端面的 距离是支点座杆4的支点5与控制块7后端面的距离的5倍,所以只需较小的 力便可实现对控制杆6的控制。在下滑过程中,弹力鞋可以将墙面的反冲击力 进行缓冲,避免使用者受到伤害。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