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调节安全帽环带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横剖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引条末端与定位调节器的关系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环带末端与定位调节器的结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在自行车安全帽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在机车安全帽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参见
图1.2.3.一种调节安全帽环带的定位装置,包括一环带1、一连接片2、一导引条20与一定位调节器组3所组成。其中,环带1为挠性材质制成的具有适当长度的带体,可弯折成一圈状,环带1外包覆一软质的包覆体10,以增加配戴使用的舒适性。连接片2为一板片,用以接住环带1的两端,可为一弧形体,呈倒8字状,以方便握持与抵靠于设定位置处。
定位调节器组3由一对定位调节器31、32组成,分别为左定位调节器31与右定位调节器32。
参见图4.导引条20以一连接条201与连接片2相连,而连接条201的高度小于导引条20的高度;于导引条20的表面再接有定位条,定位条由左定位条21与右定位条22相连接而形成,导引条20与连接条201的侧视剖面如卧式的T状,即于导引条20的内面。连接条201的上下方处与连接片2的表面间各形成一导沟,导沟配合定位调节器区分,且两导沟间更以一中间的隔块29隔开,隔块29右方为右导沟24,左方为左导沟23;左侧上方为左上导沟231、下方为左下导沟232,右侧上方为右上导沟241、下方为右下导沟242。
导引条20的两尾端分别形成一限制件(如图2所示),为左锚扣端25与右锚扣端26,左定位调节器31与右定位调节器32分别由导引条20的两端穿入。
参见图5.导引条20以尾端所设的限制件锚扣端25,26使定位调节器31、32不会滑出,因锚定端的形状为如锚状,即在导引条20的末端形成两翼状的突出部份27、28,使其宽度大于导引条20的宽度,当相对应的定位调节器31,32穿入并扣接在导引条20处时,两翼状的突出部份27、28可使各定位调节器31、32无法滑移出,也形成调节移动的终点。
导引条20外表面设置有对应定位调节器31,32中设有的点状单向定位件的条状单向定位件所组成的定位条,图中所示的定位条上的条状单向定位件为一棘齿条,而定位条分成两半对称设置,各半定位条21、22上设有的条状的单向定位件彼此呈反向设置;也就是左定位条21为左棘齿条,右定位条22为右棘齿条;而此处的齿由于是棘齿,故能产生单向固定,另一向则会产生滑动的快速移动情形,其中棘齿条的齿设在定位条的顶面。由于左定位条21与右定位条22凸设在导引条20的外表面的中间处,使其侧面呈现为凸状。
参见图2.4.各定位调节器31、32由一扣接主体形成,由于定位调节器分别供导引条20的两端置入,只要将定位调节器转动一百八十度,即可使导引条20的一侧端改为使用另一侧端,使两侧都可分别使用。只以其中一侧的结构,右定位调节器32而言,它的主体顶、底处向内延伸出具有上L扣323与下L扣324,并以L扣嵌入右导沟24中,使上L扣323扣于连接条201上方的左上导沟241,下L扣324扣于连接条201下方的左下导沟242,使定位调节器通过该对L扣而扣于导引条20上。
参见图2.6.因左定位调节器31的结构被遮盖无法显示,仅以右定位调节器32作说明右定位调节器32侧面设有一槽沟322,以供右定位条22穿入的空间。再由各定位调节器31、32的主体侧面形成一穿槽316、326,穿槽316、326分别由一后夹板317、327与一前夹板318、328所夹设,穿槽316、326各扣住环带1的一端。环带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导引条20相近似的一锚定端11(如图6所示),锚定端11具有一对大于环带1宽度的嵌卡定位端12,箭头状,它穿入主体的穿槽316后,分别以定位端12嵌于定位于前夹板318(328)的内方处,使环带1的两端各与一定位调节器31,32相接而被定位。
定位调节器31、32扣接在导引条20上,使定位调节器组3可顺着导引条20所形成的导沟23、24的弧度左右移动。
参见图2.3.各定位调节器31、32正面设有一滑槽319、329,一杆条状的控制件37、38分别插置于滑槽319、329中,且于滑槽319、329处接有一为弹性件的弹簧35、36,各弹簧35、36的一端(图中为上端)套接于各相对的定位调节器31、32的滑槽319、329处所接设的定位柱315、325处,让控制件37、38的内端373、383分别与弹簧35、36的另一端(下端)相接。使各控制件37、38在相对应的滑槽319、329处滑动;再使各控制件37、38的内端朝向滑槽的内面的底端面突出一点状的单向定位件371、381,各控制件37、38的外端设有一扣压端372、382,以方便扣压端产生压动的动作;其中点状单向定位件371、381伸入滑槽319、329中所开设的一贯通槽310、320中,使贯通槽310、320与槽沟322(因图2的左定位调节器31上并无显示槽沟,故仅以右定位调节器的槽沟说明)相连导通,而贯通槽310、320则位于相对应的定位条21、22的上方处,便能使点状的单向定位件371、381能与定位条21、22的条状的单向定位件(棘齿条)相接触,再经扣压端372、382的压动,便能使点状的单向定位件371、381能与定位条21、22的条状的单向定位件(棘齿条)相分离,当施力消除,又可立即恢复卡掣定位的状态。
由于定位调节器31、32上分别接有一扣件33、34,并以扣件33、34底面的凹槽331、341分别让设于定位调节器31、32上的一凸块311、321嵌入,同时以扣件33、34将控制件37、38与弹簧35、36定位于定位调节器31、32内;而各扣件33、34相对于弹簧35、36处设有一半圆弧槽332、342以嵌接部份的弹簧35、36。
上述点状的单向定位件371、381会离开定位条21、22相对应的条状的单向定位件,该条状的单向定位件为一棘齿条,点状的单向定位件315至少为一单齿,该单齿亦为棘齿状,即可使单棘齿于棘齿条上移动,由于棘齿的特性只能产生单向固定,故按压控制件的靠环带1端时,棘齿会被上拉而离开棘齿条的卡制,使定位调节器可以自由移动,其动作状态如图4所示,不按压控制件时,定位调节器中的控制件的点状单向定位件被定位于相对应的定位条的条状单向定位件上,让环带1无法移动,但由于定位调节器可带动彼此相向移动,也就是往收缩环带1的内径方向移动,即是调节器仅被允许单向朝隔块29处移动,以执行收缩环带而定位的功用。
反之,要解除定位,则需按压该控制件使棘齿解除对棘齿条的单向限制,让定位调节器可以朝彼此相背的方向反向移动,即能扩大环带的直径。
由上述结构,可实现调节环带直径的目的,其结构简化,制造与组装容易,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方便了模块化的加工。参见图7.8.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于自行车安全帽上的情形,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于机车安全帽上的情形。
综上所述,由于固定在连接片上的导引条的外表面的两半定位条上各跨接一定位调节器,并接在环带的一端,使环带不仅随着定位调节器跨骑在导引条上滑移移动,而且环带圈状的大小可调节,其调节的方式为很容易,而且能目视进行调节,可以更精确的设定,与习知技术相比,节省了零件,节省了组装的时间,其结构简化,制造与组装容易,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模块化生产。
调节安全帽环带的定位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谭雅, 钱俊元谭雅, 钱俊元谭雅, 钱俊元徐东泌徐东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