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节氧吸氧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节氧吸氧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敬祝, 任维丽, 王峰
  • 公开日
    2003年6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2年8月8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8月8日
  • 申请人
    王敬祝
  • 文档编号
    A61M15/00GK2555859SQ022687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节氧吸氧装置,由氧气瓶(1)、压力表(2)、流量表(3)、调节阀(10)、氧气滤湿瓶(4)、输氧胶管(5)构成,其特征在于输氧胶管(5)端部连通吸氧面罩(6),吸氧面罩(6)的两侧设系带(11),吸氧面罩(6)通过连通管(7)与贮气囊(8)连通,贮气囊(8)的尾端设单向出气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氧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氧面罩(6)为橡胶制作,其口部为椭圆形,长为5-8cm,宽为4-6cm,口沿内扣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氧器的改进,尤其是一种节氧吸氧装置,适用于心血管、呼吸系统及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氧吸氧装置,由氧气瓶1、压力表2、流量表3、调节阀10、氧气滤湿瓶4、输氧胶管5构成,输氧胶管5端部连通吸氧面罩6,吸氧面罩6为封闭式面罩,吸氧面罩6的两侧设系带11,吸氧面罩6通过连通管7与贮气囊8连通,贮气囊8为无弹性塑料膜制作,贮气囊8的尾端设单向出气阀9。该节氧吸氧装置,部分氧气得到了循环利用,可节约氧气用量,节省开支,可广泛用于心血管、呼吸系统及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节氧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心血管、呼吸系统及脑血管系统病人属于一种长期慢性疾病,虽然对人体生命危害极重,但经常使用药物治疗及时抢救,注重保健,可使生命延长数年。对这类病,不适宜采取长期住院,特别对低收入者,为减轻负担,需在家庭治疗,因此,经常性地、定时吸收氧气,对身体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用氧量大,另外,在医院若遇有危重病人情况,也均采用吸氧急救。目前所用的吸氧器大多由氧气瓶、压力表、流量表、调节阀、氧气滤湿瓶、输氧胶管、鼻塞等部件构成,使用时,氧气通过输氧胶管输至鼻塞内,供病人吸用,病人吸气时,可将含氧高的气体吸入肺内,呼气时,氧气则被排出,这种吸氧器的缺点是无论是吸还是呼都不间断的供氧,造成氧气浪费,一般说来,在吸氧过程中氧气只被吸收一少部分,而80%的氧气从鼻塞口跑掉,造成损失,由于氧气费用较高,故加重了病人负担,特别是家用吸氧瓶,贮氧量有限,更增加了在家中吸氧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行、制作容易,部分氧气可循环使用,从而可大量节约氧气,降低费用的节氧吸氧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节氧吸氧装置,由氧气瓶、压力表、流量表、调节阀、氧气滤湿瓶、输氧胶管构成,输氧胶管端部连通吸氧面罩,吸氧面罩为封闭式面罩,吸氧面罩的两侧设系带,吸氧面罩通过连通管与贮气囊连通,贮气囊的尾端设单向出气阀。使用时,用系带将吸氧面罩固定在患者口、鼻上,患者第一次吸气时,可吸入吸氧面罩内的纯氧气,第一次吸气停止后,开始呼气,此时输出的氧气与呼出气体一并进入贮气囊,此时,贮气囊的单向出气阀开启,维持吸气面罩内的正常压力,再吸气时,便将吸氧面罩和贮气囊中的气体一并吸入,吸气时,贮气囊的单向出气阀关闭,防止空气进入,而降低纯氧度,这样,可使部分氧气得到了循环利用;贮气囊为无弹性的塑料膜制作,贮气囊尾端的单向出气阀为单向球阀;吸氧面罩为橡胶制作,其口部为椭圆形,长为5-8cm,宽为4-6cm,以适合扣在口、鼻部,口沿内扣,且较软,利于封闭,扣在口、鼻部时无疼痛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目前使用的吸氧器相比,部分氧气得到了循环利用,可节约氧气用量,节省开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氧面罩和贮气囊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氧面罩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1、2、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节氧吸氧装置,由氧气瓶1、压力表2、流量表3、调节阀10、氧气滤湿瓶4、输氧胶管5构成,输氧胶管5端部连通吸氧面罩6,吸氧面罩6为封闭式面罩,吸氧面罩6的两侧设系带11,吸氧面罩6通过连通管7与贮气囊8连通,贮气囊8为无弹性塑料膜制作,贮气囊8的尾端设单向出气阀9;吸氧面罩6为橡胶制作,其口部为椭圆形,长为5-8cm,宽为4-6cm,口沿内扣,且较软,利于封闭,扣在口、鼻部时无疼痛感。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