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史景璐
  • 公开日
    2015年4月1日
  • 申请日期
    2015年1月6日
  • 优先权日
    2015年1月6日
  • 申请人
    郑州人民医院
  • 文档编号
    A61B8/00GK204233154SQ20142064007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包括床体,床体(1)上端面有床板(2),床板(2)的左侧有盖板(3),盖板⑶上有多个通孔(4),床体⑴上有与通孔⑷对应的固定杆(5),固定杆(5)置于通孔(4)内,构成盖板(3)可活动固定在床体(1)上的结构,盖板(3)下部有固定在床体(1)上的可左右和上下移动的头托(6),床板(2)上有以床板的左右中心线为旋转中心线而转动的顶板(7),床板(2)下部有以支撑杆(8)为转动支点的杠杆(9),杠杆(9)的一端装有底板(10),底板(10)上装有多个顶杆(11),顶杆(11)的上端与顶杆(7)相连,顶杆(11)与底板(10)和顶板⑵均为铰接连接,杠杆(9)的另一端有踏板(12),构成顶板(7)随杠杆(9)的转动而转动的结构,床板(2)下部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两块定位板(13)及定位板(13)上多个可转动的挡条(14)构成,构成多个上下排列的挡条组,每个挡条组之间构成定位空间(15),杠杆(9)置于定位空间内,对底板(10)进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装置内的两块定位板(13)上固定的挡条(14)对应放置,挡条(14)经转轴转动固定在定位板(13)上,挡条(14)在相位为270° -360°的角度区间内转动,挡条(14)固定时成水平放置,构成在水平位置时对杠杆(9)进行定位的结构,每块定位板(13)分别滑动固定在固定架(1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头托(6)经伸缩杆固定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床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板(3)的外缘面有固定在床体(1)上的围板(16)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彩超检查床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可解决现有的彩超检查床使用不方便和对颈部检查时存在病人不舒服的问题,床体上端面有床板,床板的左侧有盖板,盖板上有多个通孔,床体上有与通孔对应的固定杆,固定杆置于通孔内,构成盖板可活动固定在床体上的结构,盖板下部有固定在床体上的可左右和上下移动的头托,床板上有以床板的左右中心线为旋转中心线而转动的顶板,床板下部有以支撑杆为转动支点的杠杆,杠杆的一端装有底板,底板上装有多个顶杆,顶杆的上端与顶杆相连,顶杆与底板和顶板均为铰接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有踏板,构成顶板随杠杆的转动而转动的结构,床板下部有定位装置,结构新颖,能满足病人在彩超检查时对体位变换、翻身及颈部检查的需要。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多功能彩超检查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多功能彩超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0002]颈动脉彩超检查是评价和分析颈动脉壁病变的常用的有效手段,现在对病人进行颈部彩超检查时,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彩超检查床,在检查时,一般采用将病人的后背部垫高,将病人的颈部裸露出来进行检查,但这样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病人感觉很不舒服;二是病人在检查的过程中由于头部没有固定,颈部会发生晃动的情况,影响检查的效果;三是由于采用将背部垫高的方式,致使垫高的高度有限,导致病人的颈部不能完全裸露,给医生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容易存在彩超检查的盲区,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现在病人在进行彩超检查时,需要病人变换体位或翻身等,如果遇到年龄较大或行动不便的病人会给医生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对于某些病人来说,翻身本身就是一项危险的操作,需要慢慢的进行,因此,研制一种适合颈部彩超检查的检查床和方便病人安全翻身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彩超检查床,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彩超检查床使用不方便和对颈部检查时存在病人不舒服、检查效果不好和医生操作空间有限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床体上端面有床板,床板的左侧有盖板,盖板上有多个通孔,床体上有与通孔对应的固定杆,固定杆置于通孔内,构成盖板可活动固定在床体上的结构,盖板下部有固定在床体上的可左右和上下移动的头托,床板上有以床板的左右中心线为旋转中心线而转动的顶板,床板下部有以支撑杆为转动支点的杠杆,杠杆的一端装有底板,底板上装有多个顶杆,顶杆的上端与顶杆相连,顶杆与底板和顶板均为铰接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有踏板,构成顶板随杠杆的转动而转动的结构,床板下部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两块定位板及定位板上多个可转动的挡条构成,构成多个上下排列的挡条组,每个挡条组之间构成定位空间,杠杆置于定位空间内,对底板进行定位。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能满足病人在彩超检查时对体位变换、翻身及颈部检查的需要,由于能很好的控制病人翻身的过程,因此,大大降低了对老年人或需特殊照顾的病人由翻身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和痛苦,而且能很好的对病人的颈部进行彩超检查。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拿掉让位板后的俯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拿掉定位装置)。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板的仰视图。
[0010]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右视图。
[001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主视图(放大图)。
[001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压杆配合使用时的主视图(放大图)。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由图1至图7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床体I上端面有床板2,床板2的左侧有盖板3,盖板3上有多个通孔4,床体I上有与通孔4对应的固定杆5,固定杆5置于通孔4内,构成盖板3可活动固定在床体I上的结构,盖板3下部有固定在床体I上的可左右和上下移动的头托6,床板2上有以床板的左右中心线为旋转中心线而转动的顶板7,床板2下部有以支撑杆8为转动支点的杠杆9,杠杆9的一端装有底板10,底板10上装有多个顶杆11,顶杆11的上端与顶杆7相连,顶杆11与底板10和顶板7均为铰接连接,杠杆9的另一端有踏板12,构成顶板7随杠杆9的转动而转动的结构,床板2下部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两块定位板13及定位板13上多个可转动的挡条14构成,构成多个上下排列的挡条组,每个挡条组之间构成定位空间15,杠杆9置于定位空间内,对底板10进行定位。
[0015]为了保证定位效果,所说的定位装置内的两块定位板13上固定的挡条14对应放置,挡条14经转轴转动固定在定位板13上,挡条14在相位为270° -360°的角度区间内转动,使杠杆9只能向下移动,挡条14固定时成水平放置,构成在水平位置时对杠杆9进行定位的结构,每块定位板13分别滑动固定在固定架17上,当完成病人的翻身操作后,向两侧移动定位板13,使杠杆9回位。
[0016]为了保证头托的使用效果,所说的头托6经伸缩杆固定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床体上,构成头托既能左右移动,又能上下移动,充分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支撑。
[0017]为了保证盖板3在床体I上的固定效果,所说的盖板3的外缘面有固定在床体I上的围板16,保证盖板3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当病人需要翻身时,医生脚踏杠杆9,使杠杆9缓慢的向下移动,经底板10和顶杆11使顶板7发生转动,对病人进行翻身操作,当顶板7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或转动的过程中需要停止时,可将杠杆9停止在相应的定位空间内,经挡条14对杠杆9进行定位,即对顶板7的位置进行限制,能使医生实时的对病人的翻身操作进行控制,保证翻身的安全,而且能解放出医生的双手,操作更为方便,当需要对病人的颈部进行彩超扫描时,拿掉头部位置对应的盖板3,调整头托6,将病人的头部固定在头托6上,让病人的颈部处于悬空的状态,对病人的颈部进行彩超扫描,大大增加了医生操作的便利性,更能保证扫描的全面性和正确性,扫描完之后,将盖板3合上即可。
[001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功能多,使用方便,能充分保证病人翻身操作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而且能非常方便的对病人的颈部进行彩超扫描,保证了扫描的质量,是彩超用床体上的创新。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