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 发明者
    韩昆, 单杰, 李国斌, 李照建
  • 公开日
    2015年4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5年1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5年1月15日
  • 申请人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文档编号
    A61K31/045GK104491461SQ20151002100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该组方由以下成分组成苏木3000克、白及2000克、秦宄1000克、制川乌1500克、威灵仙1500克、红花1500克、荆芥1000克、防风1000克、芒硝200克、冰片50克、人工麝香20克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方在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应用3.—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煎煮药液的制备步骤和(2)乙醇药液的制备步骤 其中,(I)煎煮药液的制备步骤如下称取苏木3000克、白及2000克、秦艽1500克、制川乌1500克、威灵仙1500克、红花1500克、荆芥1000克、防风1000克,上述药物用蒸馏水40000克浸泡约48小时后煎煮I小时,滤出煎液;然后再次加水10000克,煎煮I小时滤出煎液,把两次煎煮液混合浓缩直至得到100ml的热浓缩液; 把芒硝200克加入上述热浓缩液佯化,无菌灌装成1ml —只的玻璃瓶中; (2)乙醇药液的制备步骤如下把冰片50克,人工麝香20克溶于75%的乙醇溶液500ml混合均匀,得到500ml乙醇药液4.权利要求3制备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消失,仅有少量残留的积液及积血时,脑复位良好后拔管,缝合切口 ; 1ml瓶装药液,整瓶在100°热水中浸泡5分钟,摇匀后倒入无菌换药碗的纱布中,然后再将5ml的上述乙醇药液倒入无菌换药碗中的纱布中,把浸药纱布敷于刀口部,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I次共14天为一个疗程,复查CT,残留的少量积液及积血完全吸收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以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积液及积血吸收,属于中药领域
  • 专利摘要
    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由苏木3000克、白及2000克、秦究1000克、制川乌1500克、威灵仙1500克、红花1500克、荆芥1000克、防风1000克、芒硝200克、冰片50克、人工麝香20克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前八种药物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浓缩,加入芒硝后无菌灌,得到煎煮药液;把冰片,人工麝香溶于75%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得到乙醇药液。本发明取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无毒无害,使用效果明确的优点,主要用于硬膜下血肿术后积液及积血吸收,防止并发症发生。诸药合用起到减少出血、渗出,加快血肿的吸收。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0002]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属于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在各种颅内血肿中约占10 %左右,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大多数有头部外伤史。目前认为老年人脑组织萎缩,前额部和枕后着力时脑组织在颅内的移动较大,易损伤桥静脉、静脉窦和蛛网膜粒而引起出血。研宄表明,血肿不断扩大的原因主要与患者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及凝血机制障碍灯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多应用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但由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病理过程的特殊性等原因,术后常有并发症发生。本组中药方可在运用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外用,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积液及积血的吸收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0003]慢性硬膜下血肿多采用常规钻单孔冲洗引流术,以头颅CT或MRI定位血肿最厚处作一 3cm纵切口,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或加基础麻醉后切开头皮至颅骨、钻孔、十字切开硬膜,置12F或14F硅胶引流管,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引流液清亮,丝线固定引流管于头皮。术后加强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引流量明显减少或观察2?4h未见液体引出、经轻挤压引流管处理后无改善,复查头颅CT血肿呈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厚度多2cm,则临床考虑引流不畅,血肿残余或积液。可加用盐水和尿激酶冲洗,开放引流2?3天后如无明显引流液引出,复查头颅CT,血肿消失或残留少量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1、硬膜下积液2、硬膜下残留微量出血3、感染4、血肿复发5、气颅。 [0004]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的复发原因就是硬膜下腔局部炎性因素、积液、血肿外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及再出血、血肿腔内局部纤溶亢进在解释CSDH的发生发展方面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血肿外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再出血是CSDH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关键因素。在外伤或血液、脑脊液的刺激因素下,局部发生炎症反应,形成与肉芽组织相类似的血肿外膜。纤维母细胞和未成熟血管增生、局部高纤溶活性和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在炎症血管生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CSD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可以观察到。 [0005]当前的研宄表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多以中老年为主,而且多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多有外伤史。这部分患者在行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后硬膜下有残留的积液及积血,易造成硬膜下血肿的复发。本发明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的方法,促进积液及积血尽快吸收,以防止并发症及硬膜下血肿的复发。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作为一种疗效确实,花费较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组合,能够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积液及积血吸收,抗炎,阻止血肿腔内纤溶亢进以及血肿外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防止并发症发生及血肿复发,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7]一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该组方由以下成分组成:苏木3000克、白及2000克、秦宄1000克、制川乌1500克、威灵仙1500克、红花1500克、荆芥1000克、防风1000克、芒硝200克、冰片50克、人工麝香20克。
[0008]上述中药组方在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应用。
[0009]一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煎煮药液的制备步骤和(2)乙醇药液的制备步骤:
[0010]其中,(I)煎煮药液的制备步骤如下:称取苏木3000克、白及2000克、秦艽1500克、制川乌1500克、威灵仙1500克、红花1500克、荆芥1000克、防风1000克,上述药物用蒸馏水40000克浸泡约48小时后煎煮I小时,滤出煎液;然后再次加水10000克,煎煮I小时滤出煎液,把两次煎煮液混合浓缩直至得到100ml的热浓缩液;
[0011]把芒硝200克加入上述热浓缩液佯化,无菌灌装成1ml —只的玻璃瓶中;
[0012](2)乙醇药液的制备步骤如下:把冰片50克,人工麝香20克溶于75%的乙醇溶液500ml混合均匀,得到500ml乙醇药液。
[0013]上述方法制备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消失,仅有少量残留的积液及积血时,脑复位良好后拔管,缝合切口 ; 1ml瓶装药液,整瓶在100°热水中浸泡5分钟,摇匀后倒入无菌换药碗的纱布中,然后再将5ml的上述乙醇药液倒入无菌换药碗中的纱布中,把浸药纱布敷于刀口部,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I次。共14天为一个疗程,复查CT,残留的少量积液及积血完全吸收。
[0014]本发明取材方便、容易制作,采用中药组方联合使用,协同作用,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无毒无害,使用效果明确的优点,主要用于硬膜下血肿术后积液及积血吸收,防止并发症发生。本组方具有苏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白及止血、消肿,制川乌温经除湿,威灵仙除湿通络消痰水,秦艽祛风湿止痹痛,红花活血化瘀止痛,这六种药物能够减少出血,渗出,加快血肿的吸收。芒硝软坚消肿具有减少渗出液的作用。人工麝香开窍、通络、消肿,冰片通窍消肿,这两种药物具有引药入脑和透皮的作用,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荆芥,防风善治头疾,具有引药上行的作用。现代研宄表明白及具有抑制纤溶酶活性的作用,人工麝香、秦艽还具有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红花具有减轻血性脑水肿的作用,苏木、威灵仙、秦艽、制川乌、红花、人工麝香具有消炎作用。诸药合用起到减少出血、渗出,加快血肿的吸收。


[0015]一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外用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该组方由以下成分组成:苏木3000克、白及2000克、秦宄1000克、制川乌1500克、威灵仙1500克、红花1500克、荆芥1000克、防风1000克、芒硝200克、冰片50克、人工麝香20克。经研宄发现,在本发明所针对的症状中,人工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天然麝香基本相同,物理性状相似,临床疗效确切,可与天然麝香等同配方使用且成本低、来源广泛。
[0016]上述中药组方在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应用。
[0017]一种防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煎煮药液的制备步骤和(2)乙醇药液的制备步骤:
[0018]其中,(I)煎煮药液的制备步骤如下:称取苏木3000克、白及2000克、秦艽1500克、制川乌1500克、威灵仙1500克、红花1500克、荆芥1000克、防风1000克,上述药物用蒸馏水40000克浸泡约48小时后煎煮I小时,滤出煎液;然后再次加水10000克,煎煮I小时滤出煎液,把两次煎煮液混合浓缩直至得到100ml的热浓缩液;
[0019]把芒硝200克加入上述热浓缩液佯化,无菌灌装成1ml —只的玻璃瓶中;芒硝在32.38°C以上时发生熔化现象,即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因此在这个温度以上,芒硝溶液的含量很大;
[0020](2)乙醇药液的制备步骤如下:把冰片50克,人工麝香20克溶于75%的乙醇溶液500ml混合均匀,得到500ml乙醇药液。
[0021]上述方法制备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消失,仅有少量残留的积液及积血时,脑复位良好后拔管,缝合切口 ; 1ml瓶装药液,整瓶在100°热水中浸泡5分钟,摇匀后倒入无菌换药碗的纱布中,然后再将5ml的上述乙醇药液倒入无菌换药碗的纱布中,把浸药纱布敷于刀口部,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I次。共14天为一个疗程,复查CT,残留的少量积液及积血完全吸收。
[0022]以下结合临床数据及典型病例来进一步说明其有益效果。
[0023]一、临床观察
[0024]1、临床资料
[0025]本组病例均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入选患者36例,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54?89岁,平均年龄(69.4 ±8.3)岁;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原因分别为脑外伤20例,其余无明显外伤史,合并高血压10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中药外敷,实验组术后拔管后当天开始使用中药外敷。1ml瓶装药液,整瓶在100°热水中浸泡5分钟,摇匀后倒入无菌换药碗的纱布中,然后再将5ml乙醇药液倒入纱布中,把纱布敷于刀口部,用胶布固定。每日两次,14天后复查颅脑CT。观察两组颅脑CT的积液及积血。
[0026]2、诊断标准:
[0027]2.1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
[0028]2.4入选标准:原发病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患者。
[0029]3、治疗方法
[0030]3.1基础治疗所有病例均给予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补液,改善脑功能,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对症治疗,严禁生冷饮食,保证能量供应。
[0031]3.2疗程药物14天为一个疗程,使用一个疗程。
[0032]3.3观察项目: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积液及积血的吸收,并记录。使用头颅CT测量患者拔管当天,第14天和第28天积液及积血的情况。
[0033]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头颅CT积液及积血完全消失,脑中线完全复位。14天和28天来评价,实验组18例运用中药后14天,复查头颅CT,积液及积血完全消失,完全恢复者为16例,为89 %。对照组18例未用中药后14天,复查颅脑CT,积液及积血完全消失,完全恢复者,为2例11%。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
[0034]5、安全性观察
[0035]3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颅脑CT等检查,未见异常改变。
[0036]二、典型病例
[0037]病例I李某,男,75岁,因头外伤2月,头痛10余天收入院。查体:BP150/90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左侧肢体肌力IV级。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新月形混杂密度占位性病变,最大厚度2.5cm,中线结构移位。局麻下行右顶钻孔血肿引流术并持续引流2天,复查头颅CT,血肿腔内仍有少量低密度影,最大厚度小于1cm,考虑为积液,拔出引流管,给予中药外敷,每日两次,14天后复查头颅CT,积液完全消失,脑完全复位,左侧肢体肌力恢复到V级,患者痊愈。
[0038]病例2王某,男,80岁,因头外伤I个半月,反应迟钝I周天收入院。查体:BP155/95mmHg,嗜睡状态,反应迟钝,言语迟钝,右侧肢体肌力IV级。头颅CT示左侧额顶新月形等密度影,最大厚度3cm,中线结构移位。局麻下行左顶钻孔血肿引流术并持续引流3天,复查头颅CT,血肿腔内仍有少量低密度影,最大厚度小于1cm,考虑为积液,拔出引流管,给予中药外敷,每日两次,14天后复查头颅CT,积液完全消失,脑完全复位,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V级,患者痊愈。
[0039]病例3张某,男,79岁,因言语不清10余天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明显外伤史。查体:BP180/100mmHg,神志清楚,部分运动性失语,四肢肌力V级。头颅CT示左侧额叶新月形混杂密度影,最大厚度2cm,中线结构移位,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局麻下行左顶钻孔血肿引流术并持续引流3天,复查头颅CT,血肿腔内仍有少量低密度影,最大厚度小于1cm,考虑为积液,拔出引流管,给予中药外敷,每日两次,14天后复查头颅CT,积液完全消失,脑完全复位,言语流利,患者痊愈。
[0040]病例4岳某,男,85岁,因头外伤50余天,左侧肢体活动不灵I周收入院。查体:BP147/88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左侧肢体肌力III级,巴氏征(+)。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新月形低密度影,最大厚度2.8cm,中线结构移位,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局麻下行右顶钻孔血肿引流术并持续引流2天,复查头颅CT,血肿腔内仍有少量低密度影,最大厚度小于1cm,考虑为积液,拔出引流管,给予中药外敷,每日两次,14天后复查头颅CT,积液完全消失,脑完全复位,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V级,巴氏征未引出,患者痊愈。
[0041]病例5林某,男,81岁,因嗜睡3天收入院,无明显外伤史,有糖尿病史15年。查体:BP151/93mmHg,嗜睡状态,呼之能睁眼,四肢活动可。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新月形混杂密度影,最大厚度2.4cm,中线结构移位,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局麻下行右顶钻孔血肿引流术并持续引流3天,复查头颅CT,血肿腔内仍有少量稍高密度影,最大厚度小于1cm,考虑为积血,拔出引流管,给予中药外敷,每日两次,14天后复查头颅CT,积液完全消失,脑完全复位,病人神志清楚,患者痊愈。
[0042]病例6杨某,男,79岁,因头外伤3月余,躁动4天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查体:BP142/86mmHg,躁动不安,查体未合作。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新月形低密度影,最大厚度2.7cm,中线结构移位,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局麻下行右顶钻孔血肿引流术并持续引流3天,复查头颅CT,血肿腔内仍有少量低密度影,最大厚度小于1cm,考虑为积液,拔出引流管,给予中药外敷,每日两次,14天后复查头颅CT,积液完全消失,脑完全复位,病人神志清楚,无躁动,患者痊愈。
[0043]以上案例表明本发明具有简便易行的操作和切实可靠的疗效。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