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吴泽民, 吴迪勉
  • 公开日
    2006年9月6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4月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4月1日
  • 申请人
    吴泽民
  • 文档编号
    A61L11/00GK2812964SQ2005200563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进、出气口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气压缓冲单元和真空电磁阀,气压缓冲单元并联于进气口一端的管路,真空电磁阀安装在管路出气口一端;气压缓冲单元设有控制真空电磁阀开启的开关结构;进气口与气压缓冲单元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正压安全阀及负压安全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气压缓冲单元采用折叠气囊腔结构,折叠气囊在一个腔体内,腔体侧壁设有检测折叠气囊行程用来控制真空电磁阀开启的光电开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气压缓冲单元采用膨胀气囊腔结构,它包括膨胀气囊,膨胀气囊一侧设有挡板,另一侧设有上端转动连接可在垂直方向左右摆动的活动盖板,控制真空电磁阀开启的触点开关长臂滑动于活动盖板的另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在气压缓冲单元和真空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过滤净化单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过滤净化单元为一个封闭的腔体,其内盛装有麻醉气体溶解液体,管路的进气口伸入液面,出气口位于液面之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废气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它包括进、出气口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气压缓冲单元和真空电磁阀,气压缓冲单元并联于进气口一端的管路,真空电磁阀安装在管路出气口一端;气压缓冲单元设有控制真空电磁阀开启的开关结构;进气口与气压缓冲单元之间管路上设有正压安全阀及负压安全阀。它可以保持在正常气压下收集,不会影响麻醉机的正常工作,收集及净化成本低,效率高,几乎可以将流经麻醉机废气排气管内100%的麻醉废气及病人呼出废气收集处理后排出室外。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随着气体麻醉作为一种有效的麻醉手段被广泛使用于各类手术,麻醉废气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流产、骨髓抑制和恶性肿瘤等发病率均较非手术室工作人员为高;麻醉污染是指挥发性麻醉药对手术室空气的污染。一般在实施吸入全麻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麻醉方法,麻醉气体直接与室内空气混杂,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即使选用半关闭式或关闭式麻醉机,麻醉气体仍可从面罩、排气活塞、螺纹管等处排出,污染手术环境。显然不同的麻醉剂和麻醉方法,其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在同一手术室内,麻醉污染的程度各处也不一样。接近麻醉机和病人呼吸道附近浓度最高,故麻醉人员比手术医生、护士受污染影响更大。有文献报告,比较了麻醉人员和外科医生鼻腔部位麻醉药的浓度,二者有明显差异,前者浓度比后者高5-70倍。病人接受吸入麻醉药仅偶然一次,而麻醉工作者在污染的环境中长期工作,经常接触麻醉气体,因而,即使麻醉污染浓度低,仍能影响身体健康。又有报导手术室内的复苏室、走廊、办公室、医生护士休息等均可测得麻醉气体,可见麻醉污染已广泛涉及附近多处。麻醉污染可通过以下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1)麻醉药分子对机体细胞的直接损害作用,麻醉药进入人体内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使有吞噬作用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转化活动受到抑制,减弱机体抵抗力;(2)全麻药吸入体内,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损害机体细胞。许多资料认为,麻醉污染会导致手术室工作人员自然流产率、不育症和畸胎发生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可高达1.3-2.0倍。麻醉医生中原因不明的不育症发生率为12%,而对照组则是6%。在有关调查麻醉医生死亡原因的报道,发现死于淋巴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恶性肿瘤者高于对照组,女麻醉医生中以白血病的死亡率较高。许多调查结果认为手术室工作人员癌肿发病除与工作紧张、疲劳等因素有关外,可能与麻醉药抑制细胞生长有关,使细胞分裂减慢并产生不正常的分裂物质,影响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和抑止体内免疫机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发生的新型麻醉废气自动收集装置,它可以保持在常压下收集,不会影响麻醉机的正常工作,收集及净化成本低,效率高,几乎可以将流经麻醉机废气排气管内100%的麻醉废气及病人呼出废气收集处理后排出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进、出气口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气压缓冲单元和真空电磁阀,气压缓冲单元并联于进气口一端的管路,真空电磁阀安装在管路出气口一端;气压缓冲单元设有控制真空电磁阀开启的开关结构;进气口与气压缓冲单元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正压安全阀及负压安全阀;上述结构中,气压缓冲单元采用折叠气囊腔结构,折叠气囊封闭在一个腔体内,腔体侧壁设有检测折叠气囊行程用来控制真空电磁阀开启的光电开关;上述结构中,气压缓冲单元采用膨胀气囊腔结构,它包括膨胀气囊,膨胀气囊一侧设有挡板,另一侧设有上端转动连接可在垂直方向左右摆动的活动盖板,控制真空电磁阀开启的触点开关长臂滑动于活动盖板的另一侧;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进气口与麻醉机废气排出口相连,出气口与真空负压源相连通;当麻醉废气产生多时,气压缓冲结构工作(折叠气囊伸长或膨胀气囊变大),其上开关结构闭合使得真空电磁阀上电开启,在真空负压源作用下麻醉废气便会被直接吸出;当麻醉废气被大量排出后,管路压力变小,气压缓冲结构工作(折叠气囊缩短或膨胀气囊变小),其上开关结构打开真空电磁阀断电关闭,真空负压源被切断,以保证管路气压的相对稳定;安装在进气口端的正负压安全阀可以在真空电磁阀工作失效时使得气路与大气导通,从而避免停止收集及过分收集现象的发生,确保医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净化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净化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出气口1、6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气压缓冲单元4及真空电磁阀5;气压缓冲单元4并联于进气口1一端的管路,其上设有控制真空电磁阀5开启的开关结构,气压缓冲单元4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折叠气囊腔结构,折叠气囊430封闭在一个腔体410内,腔体410侧壁设有检测折叠气囊430行程用来控制真空电磁阀5开启的光电开关420,也可以采用如
图1所示的膨胀气囊腔结构,它包括膨胀气囊421,膨胀气囊421一侧设有挡板411,另一侧设有活动盖板451,活动盖板451可以绕其上端铰接点在垂直方向左右摆动,活动盖板451的另一侧与触点开关431的长臂441相接触,触点开关431长臂441可滑动于活动盖板451上;当膨胀气囊421充气后,会推动活动盖板451向触点开关431一侧摆动,从而使得其上长臂441同步运动,进而使得触点开关431工作。
真空电磁阀5安装在管路出气口6一端,控制管路的通断;为了保证在真空电磁阀5工作失效时使气路与大气导通维持正常气压,以避免对麻醉废气停止收集及过分收集现象的发生,确保医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在进气口1与气压缓冲单元4之间管路上设有正压安全阀3及负压安全阀2;当真空电磁阀5发生意外停止工作时,管路内的气压会上升,当气压达到0.05Kpa至0.1Kpa时,正压安全阀3工作,气路与大气导通,管路中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当真空电磁阀5发生意外无法工作时,会形成持续排气,管路内的气压会下降,当气压下降至-0.05Kpa至-0.1Kpa时,负压安全阀工作,气路与大气导通,外部空气便会进入管路。
如图3、4所示,为了增加净化效果,在气压缓冲单元4和真空电磁阀5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过滤净化单元7,本实施例采用液体净化器结构,它包括一个封闭的腔体710,其内盛装有麻醉气体溶解液体740,管路的进气口720伸入液面,出气口730位液面之上,该部分也可以根据具体净化要求使用不同结构如活性碳吸附结构等。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