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和辛硫磷的杀虫组合物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和辛硫磷的杀虫组合物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任玉英, 杜秀斌, 葛尧伦
  • 公开日
    2011年2月2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10月8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0月8日
  • 申请人
    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N43/40GK101961030SQ2010105071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氟啶虫胺腈(A)与辛硫磷(B)为有效成分进行混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 10 40 40 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优选 为 16 24 24 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在制剂中的总质 量含量百分比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在制剂中的总质 量含量百分比优选为20% -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 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剂型是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性粒剂和悬浮 剂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和辛硫磷的杀虫组 合物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 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本发明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 法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包括百分比)都是质量比氟啶虫胺腈与辛硫磷复配的增效作用试验试验采用水稻稻飞虱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1)试验药剂93%氟啶虫胺腈原药、89%辛硫磷原药,上述原药均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提供先用丙酮溶解原药,根据预备实验的结果将适量的两原药配成5个不同配比,再 用丙酮将各处理分别稀释成5个系列浓度梯度待用5个氟啶虫胺腈和辛硫磷不同配比(有 效成分之比分别为24 16 ;22 18 ;20 20 ;18 22 ;16 24)分别稀释成5个系列浓 度梯度待用(2)试验对象水稻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新安村 田间捕捉成虫(3)试验方法采用NY/T 1154. 1-2006推荐的点滴法进行测定将微量点滴器用溶剂清洗,调节 点滴器至备用状态用毛笔选取整齐一致的试虫用CO2轻度麻醉后置于9cm培养皿中,接 着用微量点滴器将药剂逐头点滴于试虫的虫体腹部,每头点滴药液0. 1L,以点滴0. IL含有 相应丙酮的处理为对照将点滴后的试虫分别转移至(28士2) °C、相对湿度为75%的培养 室中正常培养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试虫20头,每处理试虫80头处理后24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判断供试虫死亡标准是以针轻刺无自主反应),记 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和辛硫磷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稻飞虱是为害我国南方及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中褐稻虱 和白背飞虱为间歇性大发的害虫,以成、若虫群集在稻株基部吸汁,造成水稻植株黄枯、茎 秆变软或烂秆倒伏,褐稻虱的为害最为严重,据统计仅2005年和2006年为害面积约2. 5亿 亩左右。一般水稻损失5 10%,大发生年水稻减产10 20%,部分重的田块损失40 50%,甚至绝收。灰飞虱为害主要是以成、若虫通过吸食患有病毒病(如水稻条纹叶枯病) 植株的汁液后,成为带毒体,它不但将病毒不断传给健康植株,还传给它的后代,由后代继 续传毒。小麦芽虫对小麦的危害时间比较长,能从苗期一直延续到小麦成熟,前期主要是 在叶片上,主要吸取叶片上的汁液,造成苗情不好,后期到穗部,主要是吸收营养。到了小麦 灌浆期,蚜虫也逐渐转移到茎秆和麦穗上。它们用口器刺破小麦茎杆,吸取里边的汁液。本 来在灌浆期,大量的养分会通过茎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籽粒里去,蚜虫这么一破坏,就等于 是把供给籽粒的养分给“截留”了,小麦养分供应不足,灌浆就会受影响。如果一株麦子上 能同时有上千头蚜虫吸取汁液,小麦营养少了,灌浆速度就慢,产量就低。更严重的是,蚜虫 除了直接吸取小麦汁液,还容易弓I发叶枯病。辛硫磷,英文通用名phoxim,化学名称为0,0_ 二乙基_0_ α -氰基苯叉胺基硫代 磷酸酯,分子式为C12H15N2O3PS15为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无内吸作用, 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使作,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失效,所 以残效期很短,残留危险性极小,叶面喷雾一般残效期2-3天;但该药施入土中,其残效期 很长,可达1-2个月。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防治花生、大豆、小麦的蛴螬、蝼蛄有良 好的效果。对为害花生、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果树、蔬菜、桑、茶等作物的多种鳞翅目害虫 的幼虫也有良好作用效果,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也适于防治仓库和卫生害虫。氟啶 虫胺腈,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对蚜虫、叶螨、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 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 土壤能有效防治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较 好防效。飞虱、蚜虫、木虱、粉蚧等同翅目害虫,以及蓟马等缨翅目害虫都具有繁殖周期短、 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等特点,易于产生抗药性。从对稻飞虱和小麦芽虫的防治效果上 看,比较理想的药剂应具有速效和持效性能,当前,生产上使用的药剂有的持效性好,速效 差,有的速效好,持效性差。持效与速效不能兼顾,防治效果不够理想。经发明人研究发现 将氟啶虫胺腈与辛硫磷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氟啶虫胺腈与辛硫磷复配 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以氟啶虫胺腈(A)和辛硫磷(B)为有效成分进行混配,对飞虱、蚜虫、木虱、粉蚧等同 翅目害虫,以及蓟马等缨翅目害虫的防治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10 40 40 10。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经毒力测定实验,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优选 为 16 24 24 16。所述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剂型 是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性粒剂和悬浮剂。所述氟啶虫胺腈和辛硫磷在制剂中的总 质量含量为1 % -80 %,优选20 % -50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用量,延缓害虫抗药 性的产生,并可用于抗性害虫的治理。尤其适合于用于防治飞虱、蚜虫、粉虱、叶蝉等刺吸式 口器害虫。4(4)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参照NY/T 1154. 7-2006采用孙云 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 20%之间,按公式2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 20%,试验需重做。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 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tl及其混剂共毒系数,比较 增效情况。计算LC5tl按照孙云沛方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 (以氟啶虫胺腈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辛硫磷的毒力指数(Tl)=氟啶虫胺腈的LC5tl/辛硫磷的LC5tlX 100M的实际毒力指数(ATI)=氟啶虫胺腈的LC5Q/M的LC5tlX 100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氟啶虫胺腈的TI XP氟啶虫胺腈+辛硫磷的TI XP辛 硫磷M 的共毒系数(CTC) = M 的 ATI/M 的 TTI X 100式中M-为辛硫磷与氟啶虫胺腈不同配比的混合物P硫磷一为辛硫磷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P氟啶虫胺腈一为氟啶虫胺腈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5)毒力测定结果及分析表1氟啶虫胺腈、辛硫磷对稻飞虱的室内测定结果处理名称配比毒力回归方程 (Y=a+bx)相关系数r 值LCso (mg/L)共毒系数(CTC)氟啶虫胺腈—Y=3.4615χ-0. 7660 θ0. 981546.321—辛硫磷_Υ=1.617χ+1. 8420.983789.761—氟啶虫胺腈:辛硫磷24 16Υ=3. 265χ-0. 32290.978942.68753134.56氟啶虫胺腈辛硫磷22 18Υ=3.1617Χ-0.07770.979840.36621146.70氟啶虫胺腈辛硫磷20: 20Υ=2. 8615χ+0.42960.997439.55438154.49氟啶虫胺腈辛硫磷18 22Υ=2. 7615χ+0.4102 70.992145.92401137.45氟啶虫胺腈辛硫磷16 24Υ=2.4825Χ+0. 75960.971351.06388127.8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比例的混配中,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一定的增 效作用。其中氟啶虫胺腈辛硫磷为20 20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54. 49,其次 为氟啶虫胺腈辛硫磷为22 18,共毒系数为146. 70。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辛硫磷、氟啶虫胺腈两种药剂对稻飞虱均有较高 的活性,不同比例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比例氟啶虫胺腈辛硫磷为24 16; 22 18;20 20; 18 22 ;16 24分别稀释时,均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辛硫 磷氟啶虫胺腈为20 20 22 18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20 20左右 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试验例1 田间实验防治水稻稻飞虱(1)试验方法试验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程集镇罗湾村的双季稻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壤土, 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四周均种植双季稻。供试水稻用药前水稻长势良好。小区间筑小泥 埂以防串灌,施药时田间有3 4cm浅水层,药后保水7d,试验在四(2)代稻飞虱低龄若虫 发生高峰期(7月16日)下午用药1次,对水50kg/hm2,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 勻粗喷雾,此时水稻处于分蘖中期,田间主要为白背飞虱,其次为灰飞虱,且1 3龄若虫占 90 %。施药当天为多云转晴,平均气温30. 8 °C ;药后3d均无雨,后阴雨相间,天气对本试验 基本无影响。(2)调查方法共调查5次,药前(7月16日)调查虫口基数,药后2d(7月18日),药后7d(7月 23日),药后14d(7月30日)和药后21d(8月6日)分别调查1次。采取每小区平行跳跃 式随机取样15点,每点2丛,共30丛稻,用盆拍法分别记录白背飞虱、灰飞虱的活虫数,然 后计算其校正防效(以下简称防效)。(3)药效计算方法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_照区虫口减退 率)*100(4)药害调查方法在药后2,7,14,21d观察水稻生长情况,目测药剂对水稻均无药害。(5)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2处理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复配领域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啶虫胺腈和辛硫磷,两种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10~40∶40~10,优选质量比例为16~24∶24~16,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0%,优选为20%-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性粒剂和悬浮剂。以氟啶虫胺腈与辛硫磷为有效成分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杀虫组合物对飞虱、蚜虫、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