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于精梳锡林的针布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于精梳锡林的针布制作方法
  • 发明者
    F·亨宁格, F 亨宁格
  • 公开日
    2004年2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0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00年11月30日
  • 申请人
    施塔埃勒和Uhl
  • 文档编号
    D01G19/10GK1476496SQ0181944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纺织机尤其是精梳机的精梳锡林针布,包括多个在所述精梳锡林的旋转方向相继设置的精梳部分,各精梳部分由依次排列的带有一个根部和背向所述根部延伸的齿的锯齿冲压部件形成,所述针布的齿的设计按旋转方向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布(1)整体这样设计,以使得包括齿(13)之间的距离(T)和/或接合角度(E)和/或在齿(13)之间的自由通道(D)和/或齿(13)的高度(H)的参数在所述针布(1)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同角度位置上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的针布,其特征在于,沿精梳即箭头P方向,齿(13)的高度(H)增加、自由通道(D)增大、在齿(13)之间的距离T增大,并且接合角度(E)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纺织机尤其是棉纱精梳机的针布,其特征在于,在沿精梳方向看前面的接合角度(E)≤27°,尤其是为21°至25°,优选地为大约23°4.根据权利要求1的尤其用于棉纱精梳机的针布,其特征在于,在沿精梳方向看后面的接合角度(E)≥48°5.根据权利要求1的尤其用于毛纱精梳机的针布,其特征在于,对于毛纱精梳,沿精梳方向的(4)接合角度(E)>34°,尤其是21°至31°,优选地为大约30°6.根据权利要求1的尤其用于毛纱精梳机的针布,其特征在于,在沿精梳方向看后面的接合角度(E)<46°
  • 技术领域
    用于纺织机尤其是精梳机的精梳锡林(豪猪式)针布,包括多个在该精梳锡林的旋转方向相继设置的精梳部分,各精梳部分由依次排列的带有一个根部(root)和背向该根部的齿的锯齿冲压部件形成,该针布的齿的设计沿旋转方向变化EP29913366描述了针布,其中首先沿旋转方向刺入梳条的部分的精梳效果次于随后通过该梳条的部分的效果,随后的部分在圆周方向比前面部分具有更大的长度然而,在圆周方向的该尺寸以及渐进的高度或齿密度对于最佳的精梳效果是不够的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在该针布整体上设计成这样,以使得包括齿间距离和/或各齿侧面的接合角和/或齿间自由通道和/或齿的高度的参数在该针布圆周方向上的不同角度位置上变化根据本发明的该针布的设计使得短纤维可以通过精梳柔和地除去此外,已表明该总的精梳效果与可比较的针布相比有明确的改进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的比较细微变化的结构已证实了惊人地有效附图简介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将从随后的一个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例说明变得明显,其中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用于精梳锡林的针布的制作方法图1包括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有关参数的针布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该针布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A-A的剖面图。每一个锯齿冲压部件6、7、8、9包括一个在此处形成凹部10、11的根部12和多个大致沿径向朝外的背向该根部12延伸的齿13。这些齿13沿旋转方向(箭头P)倾斜,具有一个首先刺入梳条的前侧面14和一个后侧面15。与其前面的和后面的齿相比以及与沿旋转轴线方向的在其旁边的齿13相比,这些齿13的设计可以通过将结合图1解释的各种参数进行说明。第一参数是该前齿侧面14的接合角度E,即,由该前侧面14和径向指向R所形成的角度。该参数E在图1a中示出。另一个参数,如图1b所示,是在两个齿13之间或者说是并排位于同一个定位件2、3、4、5之内的锯齿冲压部件6、7、8、9之间的自由通道D。沿精梳方向(箭头P)的在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距离T是在图1c中所示的另一个参数。最后,图1d示出了作为一个参数的齿的高度H。该高度H在根部12的假想上边缘16和该齿针尖18的外包络线17之间测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针布1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其中,一个齿参数,即接合角度E、自由通道D、距离T和高度H,在不同角度位置随沿精梳方向(箭头P)的每一个半径R1至R16而变化,以使得沿精梳方向,高度H增加、自由通道D增大、距离T增大,并且接合角度E减小。


用于纺织机尤其是精梳机的精梳锡林针布,包括多种在该精梳锡林的旋转方向相继设置的精梳部分,各精梳部分由依次排列的带有一个根部和背向该根部延伸的齿的锯齿冲压部件形成,该针布的齿的设计沿旋转方向变化,在该精梳锡林针布中,针布(1)整体上这样设计,以使得包括在齿(13)之间的距离(T)和/或接合角度(E)和/或在齿(13)之间的自由通道(D)和/或齿(13)的高度(H)在该针布(1)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同的角度位置上变化。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