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廖金旺, 林春祥
  • 公开日
    2009年1月7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3月4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3月4日
  • 申请人
    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5B35/02GK201176509SQ20082000551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该并缝机(1)至少包含一压脚(20)及一织针(10),该压脚(20)设有一针孔(21),且该织针(10)于该针孔(21)产生一往复位移行程,其特征在于该并缝机(1)设有一网线产生单元(40),该网线产生单元(40)系于该针孔(21)旁且为该压脚(20)上方形成有一往复轴转区域(26),且该压脚(20)于该网线产生单元(40)的该往复轴转区域(26)下方设有一连通该针孔(21)的补强带引道(2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压脚(20)具有二压制部(23),该补强带 引道(22)系设置于该二压制部(23)之间而与该针孔(21) 相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二压制部(23)分别套设一压制件(30),其一压制件(30)固设有一转接件(31),该转接件(31)系 以一轴接件(32)枢设一挡板(34),且该轴接件(32)穿设有 一弹簧(33)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网线产生单元(40)系枢设于该并缝机(1 )的该压脚(20)而相对该压脚(20)产生该往复转动行程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压脚(20)具有二结合部(24)、 (25 ),该网线产生单元(40)包含分别枢接于该二结合部(24)、(25)的一第一拉线臂(41)及一第二拉线臂(42),该第一、 二拉线臂(41)、 (42)得以一设置于该压脚(20)的肘节装置 (50)相互连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肘节装置(50)包含分别与该第一、二拉 线臂(41)、 (42)同轴设置的二连动件(51)及一枢设于该结 合部(24)的枢纽件(52),该枢纽件(52)与该二连动件(51)分别以一肘节件(53)结合连动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二连动件(51)各具有一连动轴(510),该二连动轴(510)系穿设该二结合部(24)、 (25)及该第一、 二拉线臂(41)、 (42)以构成连动关系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肘节件(53)由对应的二夹板(530)所构 成,该二夹板(530)两端分别夹固于该枢纽件(52)及该连动 件(51)并以一定位件(54)穿设定位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并缝机(1)设有一支撑架(60),而该支 撑架(60)固设一承载一补强带(3)的置放杆(61),该置放 杆(61)系套设一固定该补强带(3)之限位环(62),且该限 位环(62)以一定位件(63)定位于该置放杆(61)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并缝机(1)设有一传导该补强带(3)的 传导机构(70)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传导机构(70)包含一设置于该并缝机(1 )的固定架(71)及一装设于该固定架(71)的夹持件(74)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固定架(71)系与该并缝机(1) 一体成型 配置而形成该并缝机(1)的任一侧壁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固定架(71) —端设有固持该补强 带(3)的一第一支臂(72)及一第二支臂(73),该第一、二 支臂(72)、 (73)分别具有一位置调整孔(720)、 (730)得依 据该补强带(3)宽度调整其相对位置并以一螺丝定位于该固 定架(71)14.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夹持件(74)设有一轴孔(741)及 一角度调整孔(742),该轴孔(741)及该角度调整孔(742)系分别以一松紧调整单元(80)穿设于该固定架(71),并相对 该固定架(71)具有一枢转行程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固定架(71)设有至少一凸点(710a)、( 710b),该凸点(710a)、 (710b)系于该夹持件(74)的枢转行 程中撑持该夹持件(74)而形成该补强带(3)传导之空隙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松紧调整单元(80)包含分别穿设该轴孔(741)及该角度调整孔(742)的二轴杆(81),该轴杆(81 )另端穿设有一护套(82)、 一容于该护套(82)的弹簧(83) ,且该轴杆(81)末端设置一调整钮(84)以罩设该弹簧(8专利摘要一种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系改善传统机台车缝二拼布时无法于补强带上织缝网线而导致二拼布结合强度不佳的缺失,本实用新型主要系一四针六线并缝机,该并缝机至少包含一具有针孔的压脚及一织针,且该织针于该针孔产生一往复位移行程以进行车缝作业,其中,该并缝机设有一网线产生单元,该网线产生单元系于该针孔旁且为该压脚上方形成有一往复轴转区域以勾拉织线形成网线,且该压脚于该网线产生单元的往复轴转区域下方设有一连通该针孔的补强带引道以置入一补强带,使该补强带在不干涉该网线产生单元作动的情况下得与二拼布一并织出,且于该补强带外缘形成网线,以增加整体美观度及结合强度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补强带引导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四 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带引导结构的制作方法一般衣物系由数块拼布接合所构成,且透过缝纫机于该些拼 布之接合处车缝以形成衣物的成品,为使各拼布的车缝接合处牢 固且稳定,目前业界的作法系于车缝作业时在拼布接合处的上下 两侧一并织出上网线及下网线,或于接合处外侧同时车缝一补强 带(如织带或松紧带),以增加拼布间的结合强度;而上述补强带 主要系经由一喇叭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第310732号所示用于包 边之夹具)将补强带两边向内拗折以维衣物的美观,嗣后,再穿 设于缝纫机的压脚;如『图1及图2』所示,系为传统缝纫机中用 于车缝补强带的压脚100,该压脚100具有一供织针穿过的穿孔 101,且该穿孔101前方设置一引导孔102,补强带3—端系穿入 该引导孔102并位于该穿孔101的下方,当织针于该穿孔101往 复作动进行车缝时,该补强带3即可被缝纫于拼布的接合处而形 成补强效果,以防止衣物受拉扯时其接合处发生松脱或产生缝隙 的现象。然而,消费者购买衣物时,除了要求衣物的实用性、牢固性 、耐穿性等,衣物的美观亦为提升购买欲望的重要因素,上述于 拼布接合处车缝补强带3之手段虽强化了衣物各拼布的接合强度 ,但须以喇叭装置修饰补强带3的边缘,不但提高缝纫机整体结 构及车缝作业的复杂度,且外露于拼布之补强带3无特殊的修饰 而与衣物形成突兀的对比,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减低;为修饰补 强带3以增加衣物的美观程度,缝纫机业者提出将上网线车缝于 补强带3上之构想,但却无具体实施者,主要系受限于压脚100 上的空间有限,压脚100上的引导孔102 —旦置入补强带3后, 便无可利用之空间供网线产生单元作动勾拉出上网线,而若欲车缝出上网线,则无法置入补强带3,故补强带3与上网线无法同时 实施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为缝纫机业者所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 强带引导结构,使车缝二拼布时得于该二拼布的接合处同时车缝 一补强带,且于该补强带上一并织出网线,不但增加该二拼布接 合处之美观度,更大大提升该二拼布的结合强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四针六线并缝机的补强 带引导结构,主要系一四针六线并缝机,该并缝机至少包含一具 有针孔的压脚及一织针,且该织针于该针孔产生一往复位移行程 以进行车缝作业,其中,该并缝机设有一网线产生单元,该网线 产生单元系于该针孔旁且为该压脚上方形成有一往复轴转区域以 勾拉织线形成网线,且该压脚于该网线产生单元的往复轴转区域 设有一连通该针孔的补强带引道以置入一补强带,使该补强带在 不干涉该网线产生单元作动的情况下得与二拼布一并织出,且于 该补强带上形成网线,以增加整体美观度及结合强度。
附l图说明
图1,为传统压脚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传统压脚置入补强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脚置入补强带的剖面示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
如下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 要系一种四针六线并缝机1,该并缝机1至少包含有一压脚20及 一织针10(如图7),且该压脚20设有一针孔21,该织针10系于
该针孔21产生一往复位移行程以进行车缝作业,而该并缝机1另 设有一网线产生单元40,该网线产生单元40系于该针孔21旁且 为该压脚20上方形成有一往复轴转区域26以勾拉织线4形成网 线5,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压脚20具有二结合部24、 25以枢设该 网线产生单元40,使该网线产生单元40相对该压脚20产生该往 复转动行程,且该网线产生单元40包含分别枢接于该二结合部24 、25的一第一拉线臂41及一第二拉线臂42,该第一、二拉线臂 41、 42得以一设置于该压脚20的肘节装置50相互连动,而该肘 节装置50包含分别与该第一、二拉线臂41、 42同轴设置的二连动 件51及一枢设于该结合部24的枢纽件52,其中,该二连动件51 各具有一连动轴510,该二连动轴510系穿设该二结合部24、 25 及该第一、二拉线臂41、 42以构成连动关系,且该枢纽件52两端 分别以一肘节件53与该二连动件51结合连动,上述的肘节件53 系由对应的二夹板530所构成,该二夹板530两端分别夹固于该枢 纽件52及该连动件51并以一定位件54穿设定位;此外,该压脚 20另具有分别套设一压制件30的二压制部23,其中一压制件30 固设有一转接件31,该转接件31系以一轴接件32枢设一挡板34 ,且该轴接件32穿设有一弹簧33,透过该弹簧33之弹力使该挡 板34常态保持盖合状态以防止异物或尘屑侵入车缝区域,且该压 脚20于该网线产生单元40的转动路径外设有一连通该针孔21的 补强带引道22,该补强带引道22系一通孔且设置于该二压制部 23之间而与该针孔21相连通,故当该并缝机1欲对二拼布2 (如 图7)进行接合车缝时,补强带3系可由该补强带引道22置入而 由该针孔21穿出,而车缝于该二拼布2的接合处形成补强作用, 且由『图2及图5』相互比对即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与习知技术 的差异,本实用新型中穿设有补强带3的压脚20其压制部23上 方仍具有供该网线产生单元40作动之空间,使该补强带3不影响 该网线产生单元40的往复转动行程,令该二拼布2接合车缝的同 时,该网线产生单元40得具有足够之空间以勾拉织线4并于该补 强带3外缘缝纫出网线5,以增加二拼布2接合之美观度及其结合 强度。
另请配合『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并缝机1设有一支撑 架60以支撑存放该补强带3 (本图未示),该支撑架60设置一承
载该补强带3的置放杆61,且该置放杆61套设有一固定该补强带 3的限位环62,该限位环62系以一定位件63定位于该置放杆61 ;该并缝机1另装设有一传导该补强带3的传导机构70,该传导 机构70包含一设置于该并缝机1的固定架71及一装设于该固定 架71的夹持件74,该固定架71系可与该并缝机1 一体成型配置 而形成该并缝机1的任一侧壁,且该固定架71 —端设有固持该补 强带3的一第一支臂72及一第二支臂73,该第一、二支臂72、 73 分别具有一位置调整孔720、 730得依据该补强带3宽度调整其相 对位置并以一螺丝定位于该固定架71,而该夹持件74设有一轴孔 741及一角度调整孔742,该轴孔741及该角度调整孔742系分别 以一松紧调整单元80穿设定位于该固定架71,其中,该固定架 71设有至少一凸点710a、 710b,而该夹持件74具有一扳动部740 ,藉施力于该扳动部740使该夹持件74相对该固定架71产生一枢 转行程,且该凸点710a、 710b系于该夹持件74的枢转行程中撑持 该夹持件74而形成该补强带3传导之空隙;上述的松紧调整单元 80包含分别穿设该轴孔741及该角度调整孔742的二轴杆81,该 轴杆81另端穿设有一护套82、 一容于该护套82的弹簧83,且该 轴杆81末端设置一调整钮84以罩设该弹簧83,藉由旋转该调整 钮84以控制该夹持件74与该固定架71密合程度,进而调整该补 强带3于拼布2的松紧或皱折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式,系将补强带3设置于该置放杆61, 再将该补强带3—端经由该第一、二支臂72、 73、该传导机构70 及该挡板34,最后置入该补强带引道22而由该压脚20的针孔21 穿出,而所车缝出的成品系如『图7』所示,其主要系于二拼布2 的接合处车缝上该补强带3以达补强之作用,且车缝该补强带3 时又于该补强带3外缘一并织出网线5以加强该二拼布2之结合 强度,且提升整体的美观度。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 本实用新型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之内容 所为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为本实用新型之技术范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