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热毯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公知的电热毯通常是以三明治(Sandwich)的结构形式出现的,即在两层面料之间敷设发热元件。具体的制作过程是将面层织物(即面层组织)与底层织物(即底层组织)合并,用缝纫设备如工业缝纫机或类似的设备缝合,并且在缝制过程中限定出供发热元件(绝缘电热丝)串设的贯通通道,发热元件循着贯通通道穿设,构成整体的得以付诸使用的电热毯。这种结构的电热毯还可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76119Y(具有保健功能的电热毯面料结构)和CN2309349Y(无纺布间隔针剌复合电热毯面料)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得到印证。 上述结构的电热毯具有结构简单和制作容易的长处,但存在以下欠缺一是由于面层织物与底层织物彼此是独立的,即两者并非原始结合在一起的,并且供发热元件串设的贯通通道(也称插袋)也只能是通过缝合的方式限定出,因此当发热元件穿入插袋中后,往往处于游动的状态,当睡眠者的肢体及身躯运动时会致使发热元件游动,甚至发热元件出现互相缠结的现象,存在异常发热而引出安全事故之虞;二是如前述面、底层织物是互为独立的载体,尽管以缝合的方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但这种结合是牵强附会的,之所以称面、底层织物的结合牵强附会,是因为面、底层织物并不对发热元件产生有效约束(也可称管制),因此无需使用多久,电热毯会出现严重的皱褶,既损及观瞻,又折损使用寿命;三是有些电热毯尽管不使用缝制设备限定出发热元件通道,而是采用热熔粘接剂、乳液粘接剂或聚氨酯类粘接剂等实施粘接,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因为粘接剂有损健康如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四是电热毯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硬化,产生类似于皮张(皮革)般的效应,当不启用发热元件时,保暖性不复存在,甚至给人予冰凉的感觉。 本申请人认为,前述的电热毯结构所造成的欠缺完全可以归咎于电热毯面料,因为迄今为止不论是在文献中还是在市场均未见诸有既无需通过缝合的方式又不必采用粘接的方式将底、面层织物合二为一的并且既可供发热元件任意穿设又可对穿设的发热元件有效管制的电热毯面料。然而,经本申请人旷日持久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及手感柔软性而藉以体现减少热量流失改善保暖效果的电热毯面料。 本发明的任务还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效率高的不仅能将底、面层组织交织结合于一起,而且可保障发热元件在底、面层组织之间方便穿设并且对发热元件起到有效管束的电4热毯面料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热毯面料,包括面层组织、底层组织和内层组织,所述的面层组织的原料为150D/288F的DTY涤纶丝,所述的底层组织的原料为75D/144F的DTY涤沦丝,而所述的内层组织的原料为68D/24F的FDY涤沦,其中150D/288F的DTY涤纟仑丝在电热毪面料中所占含量为60-70 %,75D/144F的DTY涤纟仑丝在电热毪面料中所占的含量为28-40 %,而所述的68D/24F的FDY涤纶丝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含量为2-6%。 本发明的还一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热毯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选择,选取150D/288F的DTY涤纶丝作为面层组织的原料,选取75D/144F的DTY涤纶丝作为底层组织的原料,选取68D/24F的FDY涤纶作为内层组织的原料; B)织造,由经编机并且采用五把梳栉一次织造,得到电热毯坯布; C)预定型,对电热毯坯布预定型,控制预定型温度、电热毯坯布的行进速度和定型装置的风机的转速,得到待染坯布; D)染色,对待染坯布染色,得到染色布; E)后处理,对染色布后处理,得到待起绒布; F)起绒,对待起绒布起绒,得到待定型布; G)定型,对待定型布定型,得到电热毯面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150D/288F的DTY涤纶丝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含量为60-70 %,所述的75D/144F的DTY涤纶丝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含量为28-40%,而所述的68D/24F的FDY涤纶丝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含量为2_6%。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的经编机为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其中五把梳栉中的GB1和GB5形成面层组织,GB3形成底层组织,GB2和GB4形成内层组织,穿经方式为:GBl :4-3-3-0/0-1-1-4〃、 GB2 :0-1-1-1/1-0-0-0〃、 GB3 :0-1-0-1/1-0-1-0〃、 GB4 :0-1-1-1/1-0-0-0〃和GB5 :4-3-3-0/0-1-1-4〃, GB1和GB2满穿,GB3穿2空53, GB4禾P GB5满穿。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的控制预定型温度是将温度控制为200-21(TC,所述的控制电热毯坯布的行进速度是将速度控制为30-34m/min,所述的控制定型装置的风机的转速是将转速控制为1450-1550n/min。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D)中所述的染色所用的染料为分散性染料,分散性染料的用量为待染坯布重量的0. 001-0. 1%,并且在将分散性染料投入染色容器之前向染色容器中加入作为助剂的冰醋酸0. 5-0. 8g/L和匀染剂0. 5-lg/L,并且调节染浴的pH4-6,染浴升温速率为l-2。C /min,当升温到125-130。C时保温30-60min,保温结束后,待降温至65-75 °C时出布。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E)中所述的后处理是将染色布放入水槽内,并且向水槽内分别加入各为染色布重量的2-3%的柔软剂、0. 5_1%的平滑剂、0. 5-1 %的蓬松剂和2-4 %的起毛剂,经25-35min后将染色布取出水槽并脱水,而后在155-165t:下烘干。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F)中所述的起绒为采用拉毛机拉毛起绒,拉毛机采用26/36号弯脚针布,拉毛滚筒的转速为70-90n/min,布速为7-15m/min,拉 毛的次数为8-10次,并且对起绒布的上下两面均进行拉毛。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G)中所述的对待定型坯布定型的定 型温度为175-185",定型时间为30-40S。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G)中所述的电热毯面料的克重为 200-350g/m2,幅面宽度为150cm-200cm。 本发明由于分别选取了 150D/288F的DTY涤纶丝、75D/144F的DTY涤纶丝和 68D/24F的FDY涤纶作面层组织、底层组织及内层组织,因而经织造后能表现出良好的蓬松 感和柔软的手感,从而可抑制热量损失,改善保暖效果;推荐的加工方法能保障面、底层组 织结合于一起并且面、底层组织之间由内层组织连结,形成既可供发热元件穿设又可对发 热元件管束而避免发热元件游动的电热毯面料结构。
图1为本发明电热毯面料的垫纱数码图。
图2为本发明电热毯面料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 按以下步骤加工由图2所示的电热毯面料,图2中的标记1为面层组织,2为底层 组织,3为内层组织。 以加工供发热元件穿设的底、面层组织2、1之间的通道为3mm、幅面宽度为185cm 和克重为300g/m2的电热毯面料为例。 A)原料选择,选取150D/288F的DTY涤纶丝(拉伸变形丝)作为构成附图所示的 面层组织l的原料,选取75D/144F的DTY涤纶丝(拉伸变形丝)作为构成附图所示的底层 组织2的原料,以及选取68D/24F的FDY涤纶丝(全牵伸丝)作为构成内层组织3的原料, 其中150D/288F的DTY涤纶丝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含量即质量百分比为65X,75D/144F 的DTY涤纶丝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含量即质量百分比为30%,而68D/24F的FDY涤纶丝 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含量即质量百分比为5% ; B)织造,由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采用五把梳栉一次织造,五把梳栉中的GB1和 GB5形成图2所示的面层组织1, GB3形成图2所示的底层组织2, GB2和GB4形成图2 所示的内层组织3,具体的穿经方式即垫纱数码由图1所示GB1 :4-3-3-0/0-1-1-4〃 (150D/288F)、 GB2 :0-1-1-1/1-0-0-0〃 (68D/24F) 、 GB3 :0-1-0-1/1-0-1-0〃 (75D/144F)、 GB4 :0-1-1-1/1-0-0-0〃 (68D/24F)以及GB5 :4-3-3-0/0-1-1-4〃 (150D/288F) , GB1和GB2 为满穿,GB3为穿2空53,GB4和GB5为满穿,使面层组织1和底层组织2之间形成多条连接 丝,连续排列连接丝之间构成供发热元件穿置用的通道,经一次织造后得到电热毯坯布;
C)预定型,对由步骤B)所得到的电热毯坯布预定型,定型温度21(TC,坯布布速 32m/min,定型装置即定型机的风机的转速为1500n/min,得到待染坯布;
D)染色,对由步骤C)得到的待染坯布染色,选用分散性染料,分散性染料的投入 量为待染坯布重量的O. 005%,本实施例中采用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三者的重量份比
6为i : i : 2(三者的总重量为待染坯布重量的0.005%)在将前述的分散性染料投入染
色容器如染缸之前向染色容器中加入作为助剂的冰醋酸O. 5g/L和匀染剂0. 5g/L并且调节染浴的pH4,染浴升温速率为1°C /min,当升温到130°C时保温40min,然后降温至75"时出布,得到染色布; E)后处理,对由步骤D)得到的染色布后处理,向放有染色布的水槽内加入各为染色布重量的的柔软剂3%、平滑剂1%、蓬松剂lX和起毛剂4X,经30min后将染色布从水槽取出并且脱水,脱水后在165t:下烘干,得到待起绒布,本实施例中的起毛剂为中国广东省顺德市德美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型号为DXC-300型超细涤纶起毛剂;
F)起绒,对由步骤E)得到的待起绒布起绒即起毛(也称拉毛),拉毛机采用26/36号弯脚针布,拉毛滚筒的转速80n/min,布速7m/min,拉毛次数为8次,并且对待起绒布的上、下面即面层组织1及底层组织2均进行拉毛,得到待定型布; G)定型,对由步骤F)所得到的待定型布即拉毛布定型,定型温度为175t:,定型时间为40S,这里所称的定型时间为纤维受热时间,得到底、面层组织2、1之间的通道为3mm,幅面宽度为185cm和克重为300g/m2的并且由图2所示的电热毯面料。
实施例2 : 以加工供发热元件穿设的底、面层组织2、1之间的通道为5mm、幅面宽度为175cm和克重为290g/m2的电热毯面料为例。 仅将步骤A)中的150D/288F的DTY涤纟仑丝、75D/144F的DTY涤纟仑丝和68D/24F的FDY涤纶丝在电热毯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改为60%、37%和3% ;将步骤C)中的定型温度、坯布速度及风机的转速分别改为20(TC、30m/min和1450n/min ;将步骤D)中的分散性染料的用量改为0. 1%,分散染料的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三者的重量份比为2:1: 2(三者的总重量为待染坯布重量的0. 1X),将冰醋酸的量改为0.8g/L,将匀染剂的量改为0. 8g/L, pH改为5. 5,染浴升温速率改为2/min,当升温到126。C时保温55min,待降温至65t:时出布;将步骤E)中的柔软剂、平滑剂、蓬松剂和起毛剂的量分别改为染色布重量的2%、0. 5%、0. 7%和2. 5%,将时间改为35min,将烘干温度改为155";将步骤F)中的滚筒转速改为90n/min,布速改为15m/min,拉毛次数改为10次;将步骤G)中的定型温度改为185%,定型时间改为30S,得到底、面层组织2、l之间的通道为5mm,幅宽为175cm和克重为270g/m2的并且由附图所示的电热毯面料,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本实施例1和2所得到的电热毯面料,改变了已有技术中的电热毯面料的底、面层织物靠人为缝合或粘剂构成为一体的结构,彻底消除了本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的缺陷。
一种电热毯面料的加工方法,属于经编织物技术领域。步骤原料选择,选取涤纶丝作为面层组织的原料,选取涤纶丝作为底层组织的原料,选取涤纶作为内层组织的原料;织造,由经编机并用五把梳栉一次织造,得到电热毯坯布;预定型,对电热毯坯布预定型,控制预定型温度、电热毯坯布的行进速度和定型装置的风机的转速,得到待染坯布;染色,对待染坯布染色,得到染色布;后处理,对染色布后处理,得到待起绒布;起绒,对待起绒布起绒,得到待定型布;定型,对待定型布定型,得到电热毯面料。经织造后能表现出良好的蓬松感和柔软的手感,可抑制热量损失,改善保暖效果;既可供发热元件穿设又可对发热元件管束而避免发热元件游动的电热毯面料结构。
电热毯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孙显康刘晓强吴艳华吴艳华, 王旭宁吴艳华, 王旭宁李作冰, 胡萍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作冰, 胡萍唐军周长辉周长辉周长辉
专利相关信息
-
周长辉周长辉冯国烈冯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