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辛萌, 童琳
  • 公开日
    2015年2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3日
  • 申请人
    辛萌
  • 文档编号
    A61F13/12GK204169988SQ20142062996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包括眼罩和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整体呈圆柱形,眼罩底部开设有眼罩槽,眼罩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囊和纱布块,所述气囊整体呈圆饼形,气囊侧端设置有向气囊内进气的单向阀,眼罩侧壁上对应气囊上单向阀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单向阀开口端穿过通孔与眼罩外部连通,眼罩圆周底端连接有圆环形弹性圈,眼罩侧面对称设置有两滑扣,滑扣内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包扎带依次穿过滑扣内设置的矩形通孔贴着眼罩背面布置,包扎带一端设置有卡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整体呈矩形框结构,卡扣中间处设置有中间横杆,中间横杆两端与卡扣矩形框短边连接,包扎带一端套设在中间横杆上与中间横杆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眼罩槽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块与气囊底端通过粘接剂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弹性圈与眼罩圆周侧壁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弹性圈制成的材料是橡胶材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扎带由具有弹性伸缩能力的布带制成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
  • 专利摘要
    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包括眼罩和包扎带,所述眼罩整体呈圆柱形,眼罩底部开设有眼罩槽,眼罩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囊和纱布块,所述气囊整体呈圆饼形,气囊侧端设置有向气囊内进气的单向阀,眼罩侧壁上对应气囊上单向阀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单向阀开口端穿过通孔与眼罩外部连通,眼罩圆周底端连接有圆环形弹性圈,眼罩侧面对称设置有两滑扣,滑扣内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包扎带依次穿过滑扣内设置的矩形通孔贴着眼罩背面布置,包扎带一端设置有卡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稳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治疗过程的恢复。
  • 专利说明
    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具体是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 [0002]加压包扎装置是眼科术后包扎常用的一种医疗用具,起按压并包扎伤口的作用,以往的加压包扎装置为弹性固定带上固定两个按压作用块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按压作用块与固定带之间为固定连接,不能适应不同患者两眼间距不同的实际情况,容易给病人造成不适;固定带上的锁扣与按压作用块的相对位置不可调节,因而导致固定带锁扣的位置固定,由于患者个人习惯问题,患者在躺下时可能恰好将锁扣枕于头部下方,这会对患者休息带来不适。现有公布的眼科加压包扎装置,虽然能够调节按压作用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固定带上锁扣与按压作用块之间的位置,但是固定带直接穿过按压作用块上的通孔,按压作用块在固定带上能够很轻易的发生移动,不利于对患者手术后的恢复;现有公布的装置中气囊内的气压固定,医护人员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眼部包扎使用合适气压的气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可手动加气,眼罩相对包扎带的位置可调整,但眼罩不容易发生位移的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包括眼罩和包扎带,所述眼罩整体呈圆柱形,眼罩底部开设有眼罩槽,眼罩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囊和纱布块,所述气囊整体呈圆饼形,气囊侧端设置有向气囊内进气的单向阀,眼罩侧壁上对应气囊上单向阀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单向阀开口端穿过通孔与眼罩外部连通,眼罩圆周底端连接有圆环形弹性圈,眼罩侧面对称设置有两滑扣,滑扣内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包扎带依次穿过滑扣内设置的矩形通孔贴着眼罩背面布置,包扎带一端设置有卡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整体呈矩形框结构,卡扣中间处设置有中间横杆,中间横杆两端与卡扣矩形框短边连接,包扎带一端套设在中间横杆上与中间横杆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与眼罩槽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纱布块与气囊底端通过粘接剂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形弹性圈与眼罩圆周侧壁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形弹性圈制成的材料是橡胶材料。
[0011]进一步的,所述包扎带由具有弹性伸缩能力的布带制成。
[00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眼罩侧面对称设置有两滑扣,滑扣内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包扎带依次穿过滑扣内设置的矩形通孔贴着眼罩背面布置,且如此设置,包扎带能够贴着患者皮肤进行包扎,确保了包扎的稳定可靠程度,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眼罩相对包扎带相对移动的阻力,保证了眼罩不会轻易地相对包扎带发生位移,,有利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康复;包扎带由弹性伸缩能力的布带制成,拉动包扎带变形使其厚度变薄,从而通过滑扣内的矩形通孔阻力变小,进而调整眼罩相对包扎带的位置,适应不同患者两眼间距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患者个人习惯需要,调整卡扣的位置,确保患者在躺下时卡扣不会被其枕于头部下方,增强患者的舒适感;气囊上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注射器连接好单向阀开口,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鼓入相对应的气压,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稳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治疗过程的恢复。




[0013]图1为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中眼罩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眼罩,2-滑扣,3-卡扣,4-纱布块,5-气囊,6-弹性圈,7-包扎带,8-单向阀,9-圆形通孔,10-中间横杆。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眼科手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包括眼罩I和包扎带7,所述眼罩I整体呈圆柱形,眼罩I底部开设有眼罩槽,眼罩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囊5和纱布块4,所述气囊5整体呈圆饼形,气囊5侧端设置有向气囊5内进气的单向阀8,眼罩I侧壁上对应气囊5上单向阀8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9,单向阀8开口端穿过通孔9与眼罩I外部连通,眼罩I圆周底端连接有圆环形弹性圈6,眼罩I侧面对称设置有两滑扣2,滑扣2内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包扎带7依次穿过滑扣2内设置的矩形通孔贴着眼罩I背面布置,包扎带7 —端设置有卡扣3。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3整体呈矩形框结构,卡扣3中间处设置有中间横杆10,中间横杆10两端与卡扣3矩形框短边连接,包扎带7 —端套设在中间横杆10上与中间横杆10转动连接。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5与眼罩槽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纱布块4与气囊5底端通过粘接剂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环形弹性圈6与眼罩I圆周侧壁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环形弹性圈6制成的材料是橡胶材料。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包扎带7由具有弹性伸缩能力的布带制成。
[0025]本实施例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两眼之间的眼距,调整两眼罩I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患者个人习惯的需要,调整卡扣3相对眼罩I的位置,确保患者在躺下时卡扣3不会被其枕于头部下方,增强患者的舒适感;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向眼罩I中气囊5内鼓入相应的气压;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