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绿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绿茶属不发酵茶类,有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等4种。无论何种绿茶,其基本工序为杀青(或蒸青)一揉捻一干燥(晒干或烘干)。在4种绿茶中,以炒青为最多。烘青、 晒青及蒸青数量较少。炒青绿茶其加工工序为杀青一揉捻一干燥(二青、三青及熏干)。杀青工艺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如果杀青太过,杀青叶失水过多,不利做形; 杀青不充分,鲜叶的茶多酚、蛋白质等成分水解转化不充分,成品青涩味重。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滚筒式杀青机和微波杀青。滚筒杀青具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较高、节省燃料、连续作业等优点,但由于在筒内滞留时间过短,易生青涩味,同时由于在筒内水蒸气散发不畅,极易在筒内和筒口粘结叶子而成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受影响。制成的茶叶产品香气较好,但汤色、叶底较差。微波杀青以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蒸发部分水分,挥发青草气味,软化组织。微波杀青加工的茶叶品质良好,时间短可以连续进行。微波杀青生产出来的茶叶产品汤色、叶底较好,但香气较差。另外还有小部分厂家用蒸汽杀青,使部分叶绿素受破坏,原料所含营养物质随冷凝水而部分流失,品质不太理想。本发明通过利用微波杀青和滚筒杀青的各自有优缺点,得到了一条香气和色泽俱佳的茶叶加工工艺,解决了色好香气差,香气好色差的矛盾。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茶叶生产的工艺采用的杀青手段很难达到色、香、质俱全,本发明将微波杀青和滚筒杀青有机结合,以解决茶叶难以达到的色、香、质俱全的问题。本发明的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包括以下步骤(1)将达到摊青标准的茶青通过自动上叶器传送到微波杀青机,均勻通过微波杀青机进行第一次杀青,叶面温度控制90-1 () () °C,通过时间掌握在1. 5-2分钟;(2)将第一次杀青的茶青通过自动传送带经过摊晾风吹或空调室,快速将叶温降到 25_30°C,再送到自动上叶器上;(3)通过上叶器将降温后的茶青输送到滚筒杀青机内,进行第二次杀青,滚筒杀青机预热温度控制在300-320°C,杀青叶温控制在80-90°C,控制茶叶在滚筒内通过时间在 1. 5-2分钟,第二次杀青后的茶青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经过摊晾风吹或空调室,快速降温至 25-30 0C (4)将二次杀青降温后的杀青叶送到揉捻机内进行揉捻;(5)揉捻好的茶胚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后再通过色选、大小选设备进行分级;
(6)将成品茶进行分级冷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所生产的茶叶产品解决了传统工艺普遍存在的色好、香气差,香气好、色差的缺点。(1)色泽好,现用微波茶叶杀青,以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蒸发部分水分,挥发青草气味,软化组织,微波杀青加工的茶叶品质良好,短时间内可以连续进行,得到的茶叶色泽好,并且杀青的时间缩短,提高生产效率;
(2)香气好,滚筒杀青机具有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并且使鲜叶中具有青草气得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的香气得到改善等优点, 并且使整个茶叶的香气散发出来。
将达到摊青标准的新鲜茶叶通过自动上叶器传送到微波杀青机,均勻通过微波杀青机进行第一次杀青,叶面温度控制90-100°C,通过时间掌握在1. 5-2分钟,将第一次杀青的茶青通过自动传送带经过空调室降温,快速将叶温降到25V -30°C,通过上叶器将降温后的茶青输送到滚筒杀青机内,进行第二次杀青,滚筒杀青机预热温度控制在300°C _320°C,杀青叶温控制在80°C -90°C,控制茶叶在滚筒内通过时间在1. 5-2分钟,第二次杀青后的茶青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经过空调室快速降温至25-30°C,将二次杀青降温后的杀青叶送到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好的茶胚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后再通过色选、大小选设备进行分级,再将成品茶进行分级冷储。
本发明的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杀青工艺先采用微波杀青,新鲜茶叶在自动连接传送带上迅速降温,再进行滚筒杀青,经过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迅速降温,进行揉捻、烘干、按色泽和大小进行分级冷储。本发明的绿茶生产工艺生产出的茶叶具有色、香、质俱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绿茶加工工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晓强吴艳华吴艳华, 王旭宁佘志清佘志清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作冰, 胡萍唐军周长辉周长辉周长辉周长辉周长辉
专利相关信息
-
颜钢锋颜钢锋冯国烈冯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