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将使用者固定在水上交通工具上的保持系统和带有保持系统的水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由W096/30087和DE 102004049615A1公开了一种带有船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在 此,使用者将其上躯体放在船体上,而下躯体朝后伸出,并且腿朝后伸入水中。带有马达驱 动的推水螺旋桨(Wasserschraube)的流动通道在船体中延伸。在此,流动通道从船首区域 中的入流口延伸至船体尾部区域的出流口。流动通道中的水螺轮通过由电池供电的电机这 样地驱动,使得迎着水上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的水流被抽吸通过流动通道。可以这样地使水流远离使用者,并且利用船体的形状也可以引导行驶水流从使用 者旁边经过。这使通过水上交通工具进行的游泳和潜水变得简单。如果使用者平靠在船体上,那么他可以抓住设置在船体两侧的把手元件或把手 槽。在把手元件中集成有用于控制水上交通工具的操纵机构。在行驶时,作用在使用者下 躯体和腿上的力将使用者朝后拉离水上交通工具。为了克服这种力,使用者必须抓在把手 元件上。尤其是在较长且较快的行驶时,这会是非常费力的。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将使用者固定在水上交通工具 上的保持系统,该保持系统使得能够省力地驾驶所述水上交通工具。此外,也提供一种带有 这种保持系统的水上交通工具。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保持系统和具有权利要求9所 述特征的水上交通工具解决。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按本发明的主题的各种有利的扩展设 计。相应地,该保持系统具有腰带,其围绕使用者的躯干,并且在此可以按照腰带的类 型固定在髋部。此外,设置有两个一方面在使用者的腹部区域内,另一方面在使用者的背部 区域内安装在腰带上的腿带(SchrittbSnder),其可以分别由使用者的腿穿过,其中,在使用 者的臀部区域实现舒适的支承。以其一端在使用者的腹部区域内作用在腰带上的连接带可以用其另一端安装在 水上交通工具上。通过连接带实现了沿牵引方向固定而沿横向可运动的、在使用者和水上交通工具 之间的铰接。保持有控制水上交通工具所必须的侧向运动自由度,不过在水中行驶过程中 作用在使用者下部躯体和腿上的牵引力由连接带沿牵引方向承受。这实现了该水上交通工 具的省力驾驶。为了实现腰带和连接带之间稳定的连接,可以在使用者的腹部区域中设置一固定元件,连接带又作用在该连接带上。然而,作为替代,所述连接带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腰带上。连接带可以从腰带出发垂直地朝使用者的胸部方向延伸,以便在使用者的胸部区 域实现与水上交通工具的连接。为了实现与水上交通工具的易于操纵的连接,连接带的为水上交通工具配设的端 部具有用于扣环、螺栓、钩环、按钮或类似固定元件的承接部件。该固定元件用于与水上交 通工具的连接点固定。 为了实现使用者轻易地“穿上”两个腿带的装置,其中,每条腿穿过由每个腿带与 腰带一起限定的圈中,两个腿带可以在使用者的腿区域中在其背对使用者的外侧相互固定。因此,该保持系统可以与不同身高和不同体型的使用者相适应,腰带和/或腿带 和/或连接带可调节长度。水上交通工具具有船体,使用者至少局部支承在该船体上,该水上交通工具可以 装备这种保持系统。在此,船体在上侧具有用于使用者的支承面,在该支承面上,使用者以其上躯体平 靠在该水上交通工具上。连接带可以在支承面的区域内具有与船体的连接点。作为替代,连接带可以在朝 使用者的脚的方向与支承面相连接的区域具有与船体的连接点。该布置实现了连接带与交 通工具的尤其舒适的连接,因为使用者在平靠位置不平靠在连接点上。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连接带与船体的连接点处于水上交通工 具的中心纵平面。通过该措施有效地防止在行驶过程中传递转矩。为了使水上交通工具实现尤其好的机动性,连接带与船体的连接点在水上交通工 具的重心区域内。为了实现使用者在行驶过程中的尤其是沿交通工具横向的良好可运动性,连接带 可以绕基本上垂直于船体延伸的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船体上。 为了在危险时实现连接带从水上交通工具上的尽可能快的分离,可以在连接带和 船体之间设置一快速_释放_锁件或快速锁定件。以下参照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形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是保持系统的示意图和立体侧视图;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保持系统的示意图和立体俯视图;图3是水上交通工具的示意图和立体俯视图,使用者在驾驶位置支承于该水上交 通工具上,其中,使用者通过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保持系统固定在水上交通工具上;图4是在图3中示出的水上交通工具的示意图和立体俯视图,其中,使用者在驾驶 位置中支承在该水上交通工具上,图5以示意图和立体侧视图示出了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水上交通工具的放大局 部视图,其中,使用者在驾驶位置中支承在该水上交通工具上,图6至图9在侧视图和局部视图中示出了在各种运行状态下保持系统和水上交通 工具之间的连接。插入件38. 2具有一个或多个卡锁元件38. 4,当前具有一环形的卡锁边缘。卡锁元件38. 3或卡锁元件38. 4具有滑入斜面,该滑入斜面过渡到陡峭的卡锁面。卡锁面从后面 接合在承接部件36的第二搭扣元件36. 3的卡锁斜面上。承接部件36具有保持部件36. 1,其例如可以是一个壳体。两个搭扣元件36. 3借 助于回转支承36. 2固定在保持部件36. 1上。一(未示出的)弹簧这样地作用在两个搭扣 元件36. 3上,使得搭扣元件被保持在图6所示的张开位置。触发杆36. 4与图6中所示的 右搭扣元件36. 3耦合,该触发杆可枢转地支承在保持部件36. 1上。触发杆36. 4具有把手 36. 5ο从图6所示的搭扣位置出发(承接部件36在该位置卡锁在连接点38上),可以在 把手36. 5上朝上翻转触发杆36. 4,直至触发杆与右边的搭扣元件36. 3有效连接。然后就 到达了图7所示的运行位置。在触发杆36. 4进一步枢转时,两个搭扣元件36. 3绕回转支 承36. 2枢转,因此搭扣元件不与卡锁元件38. 4接合(如图8所示)。左边的搭扣元件36. 3 通过齿啮合36. 6由右边的搭扣元件驱动。如图9所示,在触发杆36. 4完全翻转时,承接部 件可以从连接点38 (丛插入件36. 2)取出。当触发杆36.4卸载,其在(未示出的)弹簧作 用下回到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两个在弹簧张紧作用下的搭扣元件36. 3复位到其图6所 示的初始位置。承接部件36在连接点38上的耦合简单地实现。仅需要将承接部件压入插入件 38.2。在此,带有斜面的搭扣元件36. 3与卡锁元件38. 4的滑入斜面接触。因此,搭扣元件 36. 3克服弹簧张紧力径向朝内枢转。如果斜面与滑入斜面相适配,搭扣元件36. 3以配对面 从后面与搭扣元件36. 3的卡锁面咬合,从而获得图6所示的安装位置。如尤其由图9可见,配对面和卡锁面相对插入件38. 2的中心纵轴线11弯曲成 <90°的角度。因此可以实现安全触发。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在连接带26上的拉力过大时 自动向内偏转搭扣元件36. 2并且取消与连接点38的连接。出于改进使用特性的目的,承接部件36可以在插入件38. 2中绕中心纵轴11扭转。如图6至图9所示,连接带26通过缝制的环26. 1直接耦合在保持部件36. 1的扣 环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使用者固定在水上交通工具上的保持系统,所述使用者至少局部支承在所述水上交通工具上。保持系统具有腰带(14),该腰带可围绕所述使用者(10)的躯干(16)。保持系统还具有两个一方面在所述使用者的腹部区域(18)中、另一方面在使用者的背部区域(20)中设置在所述腰带(14)上的腿带(22a,22b),所述腿带分别可被使用者的腿(24)穿过。一连接带(26),该连接带以其一端(28)在使用这(10)的腹部区域(18)中作用在所述腰带(14)上,并且可以用其另一端(30)安装在所述水上交通工具(12)上。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这种保持系统的水上交通工具。
将使用者固定在水上交通工具上的保持系统和带有保持系统的水上交通工具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彼得·沃普尔吉斯彼得·沃普尔吉斯彼得·沃普尔吉斯彼得·沃普尔吉斯彼得·沃普尔吉斯彼得·沃普尔吉斯J·G·布尔格拉夫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J·G·布尔格拉夫J·G·布尔格拉夫王安琪王安琪宋文超陶国才
专利相关信息
-
徐剡源施明光, 王琳吴立华吴立华王秋霞魏强, 魏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