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窦彦军
  • 公开日
    2012年9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29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29日
  • 申请人
    窦彦军
  • 文档编号
    A61B17/3209GK202446197SQ2011205617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ー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其特征在干包括手柄(I)、刀杆(2),所述刀杆(2)后端设有手柄(I),所述刀杆(2)前端设有刀尖(3),所述刀尖下侧(10)为钝状的圆弧形,所述刀杆(2)中部弯曲,形成弯曲部(8),所述刀杆(2)靠近刀尖(3) —侧设有垂直于刀杆⑵的刀片⑷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其特征在干所述刀片(4)呈三角形,所述刀片(4)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侧刀刃(5)和后侧刀刃(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刀刃(6)垂直于刀杆(2)为直线形(9)或向内凹形(7)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ー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针刀,针刀的刀尖下侧为钝状的圆弧形,刀尖针体采用弯曲形状,靠近针头一侧有垂直于刀杆的刀片,刀片前后侧有刀刃,手术时能实现双向切割运动,刀尖独特设计,能实现快速进入腱鞘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包括手柄、刀杆,刀杆后端有手柄,刀杆前端有刀尖,刀尖下侧为钝状的圆弧形,刀杆中部弯曲,形成弯曲部,刀杆靠近刀尖一侧有垂直于刀杆的刀片,刀片呈三角形,刀片前后两侧分别有前侧刀刃和后侧刀刃,后侧刀刃垂直于刀杆为直线形或向内凹形。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成功率高。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手术针刀,针刀的刀尖下侧为钝状的圆弧形,刀尖针体采用弯曲形状,同时靠近针头ー侧设有垂直于刀杆的刀片,刀片前侧、后侧设有刀刃,做手术时能实现双向切割运动,将腱鞘剥开,刀尖的独特设计,既能实现快速的进入腱鞘,节约了手术的时间,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包括手柄、刀杆,所述刀杆后端设有手柄,所述刀杆前端设有刀尖,所述刀尖下侧为钝状的圆弧形,所述刀杆中部弯曲,形成弯曲部,所述刀杆靠近刀尖一侧设有垂直于刀杆的刀片所述刀片呈三角形,所述刀片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侧刀刃和后侧刀刃所述后侧刀刃垂直于刀杆为直线形或向内凹形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成功率高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的制作方法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或肌腱的反复摩擦,致腱鞘内层渗出、增生、严重者纤维粘连,甚至形成纤维软骨,变成ー个带状狭窄的纤维软骨环,影响肌腱的正常活动,甚者肌腱不能在狭窄的腱鞘内滑动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放手术或采用扁平的针铲经皮切开狭窄的腱鞘等采用扁平的针铲做手术,使手部功能恢复自由,手术过程长,开放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如屈指受限、神经损伤、瘢痕触痛、切ロ感染或延迟愈合等。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针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针刀后侧刀刃直线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针刀后侧刀刃向内凹形结构示意图。图中I、手柄;2、刀杆;3、刀尖;4、刀片;5、前侧刀刃;6、后侧刀刃;7、凹形;8、弯曲部;9、直线形;10、刀尖下側。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制作简单,首先用钢丝, 在后端安装上手柄1,中部折成弯曲形状或圆弧状,弯曲部8的夹角一般为150度,其作用在于使针刀的刀杆2能在皮肤表面翘起,方便手木,从手柄I到弯曲部8的长度一般为6厘米,钢丝的前端为刀尖3,刀尖下侧10为钝状的圆弧形,作用在于钝状的圆弧形能协助刀尖3的尖鋭部快速的前迸,深入到腱鞘中,刀尖3到弯曲部8的长度一般是3厘米,这种结构的针刀能减少阻力,快速的达到患者的患病部位,在刀杆2靠近刀尖3 —侧,垂直设有刀片4,刀片4的形状为三角形,类侧于鱼鳍的形状,最好为直角三角形,刀片4的前后两侧也就是三角形刀片上部的两条边均有刀刃,前侧刀刃5从三角形刀片4的顶端沿刀杆2向前倾斜,与刀杆2交汇,与刀杆2的夹角为45度,其作用在于伸入腱鞘吋,由于有炎症,腱鞘与肌腱十分紧密,这时能够利用倾斜的前侧刀刃5和刀尖3的尖锐部及下侧钝状的圆弧形整体组合准确迅速的向前深入腱鞘,不打滑和偏离,同时前侧刀刃5还可以将腱鞘剥开,后侧刀刃6垂直于刀杆2,垂直向下为直线形,为了增加刀刃的效果,后侧刀刃6也可以设计为向内凹形7,类似于铼刀的形状,其作用在于将针刀向回拉时,垂直于刀杆2的直线刀刃或向内弯的铼刀形刀刃再次将腱鞘剩余连接部分剥开,实现手术一次成功,无需再做往复性动作,节约了手术时间,尤其是前侧刀刃5实现了快速的深入和第一次剥开腱鞘,在刀杆2向回拉时,后侧刀刃6实现了将肌健剩余连接部分全部抛开,节约了手术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手术在超声科进行。手术区皮肤严格消毒。将超声探头用75%酒精反复擦拭消毒后置于患部皮肤表面,利用75%酒精作为耦合剂,患者活动手指,观察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卡压情況,然后将探头长轴置于病变部位肌腱纵轴上,于掌指关节掌侧、肌腱硬结的远侧约5毫米处做为进针点。麻酔后沿肌键纵轴方向在探头远端将刀尖3刺人皮肤、皮下组织,调整针刀及探头角度确定刀尖位置后将刀尖在边缘处刺入腱鞘,确认刀尖位于肌腱与腱鞘之间后将刀尖沿肌腱表面向近端推送利用针刀的前侧刀刃5切开部分腱鞘,当刃尖3达到近端边缘后将针刀上提并向远端回拉,利用后侧刀刃6切割腱鞘,使刀刃尖端全程位于皮下组织内,但要注意使刀刃尖端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切开皮肤。拔出针刀,患者主动活动手指,在超声下观察肌腱滑动自如、无卡压后,结束手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