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孙浙胜, 朱亮, 李玮, 汪孟金
  • 公开日
    2011年5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5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5月27日
  • 申请人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厂
  • 文档编号
    A47J31/44GK201840321SQ20102022034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包括传感电路、控制系统、控制盒、负载和外报警电路,其特 征在于传感电路由集水盘、前电极、后电极组成;控制系统由直流电源输入电路、信号输 入电路、第一比较电路、执行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内报警电路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盘设置在净水器 的底部,所述的前电极、后电极设置在所述的集水盘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源输入电路由 第一电阻(Rl)、压敏电阻(RU)、第一、第二电容(Cl)、(C2)、第一二极管(Dl)组成;第一电 阻(Rl) —端与直流电源(UC)的正极及压敏电阻(RU)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前电极(A)、 第一、第二电容(Cl)、(C2)均连接;第一二极管(Dl)正极与线路地连接,负极与直流电源 (UC)的负极及压敏电阻(RU)的一端连接;第一、第二电容(C1)、(C2)并联后一端与第一电 阻(Rl)连接、另一端(C2的负极端)接线路地;压敏电阻(RU)与直流电源(UC)并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由第九、 第十、第十一电阻(R9)、(RlO)、(Rll)、第三、第四电容(⑶、(C4)、第三二极管(D3)及稳压 二极管(DW)组成;第十一电阻(Rll) —端与后电极(B)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 正极连接;第十电阻(RlO)、第三、第四电容(C3)、(C4)各自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及稳 压二极管(DW)各自的负极均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三电容(O)的另一端、第四 电容(C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W)的正极均接线路地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电极 (A)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电极(B)与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连接、其 下方设有绝缘垫(C)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防漏控制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包括传感电路、控制系统、控制盒、负载和外报警电路。传感电路由集水盘、前电极、后电极组成;集水盘设置在净水器的底部,前电极、后电极设置在所述的集水盘中;控制系统由直流电源输入电路、信号输入电路、第一比较电路、执行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内报警电路组成,其制成线路板并安装在控制盒内。当净水器不漏水、传感电路无信号电流输出时,控制系统便接通进水电磁阀的电源,进水电磁阀开启,净水器进水正常工作;当净水器漏水、前电极和后电极均浸到水、传感电路有信号电流输出时,控制系统便切断进水电磁阀的电源,进水电磁阀被关闭,饮水机漏水事故被遏止;同时报警电路以声、光报警,告之饮水机漏水。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净水器行业的现状,设计一种净水器防漏控制与报警 装置,一旦发现净水器漏水,本实用新型就自动关闭其进水电磁阀并自动报警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器防漏控制器,包括传感电路、 控制系统、控制盒、负载和外报警电路传感电路由集水盘、前电极、后电极组成;集水盘设 置在净水器的底部,其可以汇集所述净水器各零部件的泄漏之水;前电极、后电极设置在所 述的集水盘中;控制系统由直流电源输入电路、信号输入电路、第一比较电路、执行电路、第 二比较电路、内报警电路组成,其制成一块线路板并安装在一个控制盒内;所述的前电极与 所述的直流电源输入电路连接,所述的后电极与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分为待命与控制二个过程待命过程当净水器不漏水时,所述的集水盘中无水、所述的前电极、后电极之间 为开路状态、传感电路无信号电流输出、所述的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均输出低电 平、所述的执行电路、内报警电路均截止不工作而处于待命状态在此状态下,负载(所述 的负载可以是净水器总电源的控制器件例如SCR、TRIAC或交流接触器,也可以是净水器的 进水电磁阀为叙述方便,以下称进水电磁阀为负载)进水电磁阀处于通电开启状态,净水 器进水并正常工作控制过程当净水器漏水、所述的集水盘中的前电极、后电极均浸到水时,信号电 流产生并输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中、其中的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均输出高电平、所 述的执行电路执行切断负载电源的程序、进水电磁阀断电关闭、净水器的漏水事故被遏止; 与此同时,内、外报警电路均通电工作,告警净水器发生了漏水事故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措施是1、在直流电源输入电路中设有一个反馈电阻,当所述的集水盘中的前电极、后电 极均浸到水、信号电流流入所述的控制系统中、所述的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均输出 高电平、系统进入控制状态时,通过所述的反馈电阻,使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的反 相输入端上的参考电平降低、起到了进一步锁定所述的第一、第二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的 状态,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0010]2、在控制盒内设有内报警电路,盒外设有外报警电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报警形 式优选地,内报警选用蜂鸣器声报警,外报警选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报警3、在直流电源输入端设有压敏电阻、在信号输入端设有稳压二极管,以防止浪涌 过压或强干扰损伤控制系统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的有益效果1、以简单的线路、极低的造价就实现了净水器漏水后自动关闭进水电磁阀并自动 报警的功能,可有效防止净水器漏水事故的扩大化2、遇净水器漏水、所述的控制系统进入控制状态后,由于设有反馈电阻,系统的控 制状态被加固锁定,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工作稳定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3、由于直流电源输入端和信号输入端均设有预防浪涌过压或强干扰的技术措施, 因此,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净水器防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净水器进入百姓家庭,因净水器漏水而造成财产损害的事故也越 来越多。互联网报导杭州“采荷人家”杜先生因净水器漏水,导致“几万元地板泡汤”;某 市曲阳路630弄2号楼8**房间因净水器内管道爆裂,致使18吨自来水沿墙壁渗漏至楼下 居民家,5、6、7、8层近10户居民遭殃……此类报导,已多不胜数。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 会净水行业委员会认为净水器漏水的问题已成为净水器致命的“硬伤”。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的示意图。图1、图2中虚线框出的20表示焊有控制系统元器件的线路板;100表示装有线 路板20的控制盒;1表示连接直流电源UC负极的引线,2表示连接UC正极的引线;3表示 继电器J的公共端的引出线;4表示继电器J的动合触点DH的引出线;5表示继电器J的动 断触点DD的引出线;6表示前电极A的连接线;7表示后电极B的连接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结合图1,G代表净水器,在净水器G的底部设有可以汇集G的各零部件漏水的集 水盘P ;在集水盘P中设有前电极A与后电极B ;为了预防冷凝露水的影响,在后电极B的下 方设有绝缘垫C (绝缘垫C也可以设在前电极A的下方)。所述的集水盘P可以用塑料或金属制作,优先采用塑料制作。所述的前电极A与后电极B可以制成矩形也可以制成齿形,该两电极应互不接触 地放置。所述的前电极A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电极B与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UC采用净水器中现成的DC源,本实用新型不作专门设计。其可以用 DC12V、DC24V 等。负载电源E L 可以是 DC12V、DC24V、AC24V、AC36V、AC110V、AC220V 等。所述的直流电源输入电路由第一电阻R1、压敏电阻RU、第一、第二电容Cl、C2、第 一二极管Dl组成。第一电阻Rl —端与直流电源UC的正极及压敏电阻RU的一端连接,另 一端与前电极A、第一、第二电容Cl、C2均连接;第一二极管Dl正极与线路地连接,负极与 直流电源UC的负极及压敏电阻RU的一端连接;第一、第二电容C1、C2并联后一端与第一电 阻Rl连接、另一端(C2的负极端)接线路地;压敏电阻RU与直流电源UC并联。在直流电源输入电路中,第一二极管Dl起到了预防因直流电源UC的极性接反而损害后级电路的作用;压敏电阻RU则起到了吸收浪涌过压和强干扰的作用。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由第九、第十、第十一电阻R9、RIO、R11、第三、第四电容C3、 C4、第三二极管D3及稳压二极管DW组成。第十一电阻Rll —端与后电极B连接、另一端与 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三、第四电容C3、C4各自的一端、第三二极管 D3及稳压二极管DW各自的负极均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 四电容C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W的正极均接线路地;稳压二极管DW在信号输入电路中起到了 “限幅”作用,以防止窜入的浪湧电压或 强干扰损坏下一级电路。第三、第四电容C3、C4在本实施例中起二种作用笫一,滤波作用,滤除干扰信号; 第二,延迟作用,它们与第九、第十、第十一电阻R9、R10、R11配合,对信号电压U3的建立作 适当的延迟(例如500mS)。作这种延迟的好处是对偶发的短促信号,系统不与理睬,只有 前电极A与后电极B真正“稳定”地浸到水(浸水时间须超过设定的延迟时间例如500mS), 信号电压U3才建立、系统才作出控制的反应。所述的第一比较电路由集成运放IC1(72LM393)、第七、第八电阻R7、R8组成。集 成运放ICl的4脚、第七电阻R7的一端均接线路地;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第一电阻R1、另 一端与集成运放ICl的反相输入端2脚及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ICl的同相 输入端3脚与第九、第十电阻R9、RlO均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比较电路由集成运放IC2(72LM393)、第七、第八电阻R7、R8组成。集 成运放IC2的8脚、第八电阻R8的一端均接第一电阻R1,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 IC2的反相输入端6脚及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IC2的同相输入端5脚与第 九、第十电阻R9、RlO均相连接。第一三极管Vl (9014)、第二、第三电阻R2、R3、第二二极管D2、继电器J(包括其动 断触点DD、动合触点DH)组成了所述的执行电路。并且,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继电器J的 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均接第一电阻Rl ;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继电器J的另一端均与 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发射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均接线路地; 第二、第三电阻R2、R3的另一端均与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及集成运放ICl的输出端1脚连 接;继电器J的公共端接引出线3,动合触点DH接外报警电中的第十二电阻R12,动断触点 DD接负载RL。第四、第五、第六电阻R4、R5、R6、第二三极管V2 (9014)、蜂鸣器HA组成了内报警 电路。并且,第四电阻R4与蜂鸣器HA串联后一端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V2 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线路地,基极与集成运放IC2的7脚、第五、第六电阻 R5、R6各自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线路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第一电阻 Rl。外报警电路由发光二极管LED及第十二电阻组成,此两器件串联后一端接继电器 J的动合触点DH另一端接负载电源EL。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分为待命与控制二个过程待命过程当净水器G不漏水时,所述的集水盘P中无水、所述的前电极A、后电极 B之间为开路状态、传感电路无信号电流输出、集成运放ICl的同相输入端3脚和集成运放 IC2的同相输入端5脚上的信号电压U3为零;而此时,集成运放ICl的反相输入端2脚和集5成运放IC2的反相输入端6脚上参考电压U2 > 0,即U2 > U3,第一比较电路中的集成运 放ICl的1脚、第二比较电路中的集成运放IC2的7脚均输出低电平、执行电路中的第一三 极管VI、内报警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V2均截止不工作而处于待命状态。在此状态下,继电 器J的动断触点DD闭合,负载电源EL施加到负载电磁阀上,电磁阀通电开启,净水器G进 水正常工作。控制过程当净水器G漏水、集水盘P中的前电极A、后电极B均浸到水时,信号电 流IS产生并输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中。由于集成运放IC1、IC2均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因 此,信号电压U3 IS*R9,只要综合调整R7、R8、R9、R10的阻值,就可使U3 >U2,第一比较 电路中的集成运放ICl的1脚、第二比较电路中的集成运放IC2的7脚均输出高电平,执行 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VI、内报警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V2均导通工作。在此状态下,继电器 J的动断触点DD断开,负载电源E L便也与负载电磁阀断开,电磁阀断电关闭,净水器G的 漏水被遏止。与此同时,,内报警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V2导通工作,蜂呜器HA通电作漏水声报 警;继电器J的动合触点DH闭合,负载电源EL与外报警电路接通,发光二极管LED点亮作 漏水光报警。在所述的待命过程信号电流IS = 0,第一三极管VI、第二三极管V2均为截止状 态。结合图1,设此状态下直流电源U C提供的直流电流IL为Iui、第一电阻Rl上的压降Ul 为U10,集成运放ICl的反相输入端2脚和集成运放IC2的反相输入端6脚上参考电压U2为
U20在所述控制过程信号电流IS流通,第一三极管VI、第二三极管V2均为导通状 态。结合图1,设此状态下直流电源UC提供的直流电流IL为Iu、第一电阻Rl上的压降Ul 为U11,集成运放ICl的反相输入端2脚和集成运放IC2的反相输入端6脚上参考电压U2为
U21比较IL。、ImUmUn、^。、^,不难得出结论;Ilo < Iu、U10 < U11, U20 > U21,也就是说,由于反馈电阻Rl的作用,随着信号电流 IS到来,集成运放ICl的反相输入端2脚和集成运放IC2的反相输入端6脚上参考电压U2 有所降低,起到了锁定集成运放ICl的1脚、集成运放IC2的7脚输出高电平的作用,增强 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的能力。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