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充气实现颈椎牵引及固定、舒适度高、透气性好、使用时与颈部贴合紧凑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包括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且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相连后形成可套接于人体颈部的筒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均为在充气后能够实现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上分别设有充气孔;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呈圆形。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前颈椎套上设有用于承托人体下巴的承托部。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后颈椎套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挡板。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前颈椎套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所述的后颈椎套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0010]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气囊凸条的宽度相等且均匀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内侧均设有气囊凸条,而且连接有充气孔,便实现了本颈椎牵引器不仅能够通过可拆卸结构来佩戴,而且能够通过对气囊凸条充气,来实现对颈部松紧的调节。另外,所述的承托部和挡板也能够使得整个颈椎得到很好的保护。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中,后颈椎套I、挡板11、前颈椎套2、承托部21、充气孔3、透气孔4、气囊凸条5。如图I所示,本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包括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1,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且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相连后形成可套接于人体颈部的筒状体。前颈椎套2上设有用于承托人体下巴的承托部21。后颈椎套I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挡板11。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均为在充气后能够实现膨胀的气囊体,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上分别设有充气孔3。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透气孔4,透气孔4呈圆形。前颈椎套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5 ;所述的后颈椎套I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5。气囊凸条5的宽度相等且均匀分布。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后颈椎套I、挡板11、前颈椎套2、承托部21、充气孔3、透气孔4、气囊凸条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祖罡, 魏威拉加万·苏帕拉马尼亚恩费树杰费树杰费树杰费树杰费树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费树杰李富安李富安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周昌伟, 姚猛单宏波
专利相关信息
-
单宏波张国栋, 朱英斌谢宜春谢宜春孙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