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祖罡, 魏威
  • 公开日
    2012年8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14日
  • 申请人
    祖罡, 魏威
  • 文档编号
    A61F5/042GK202376274SQ2011205574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包括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所述的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且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⑴相连后形成可套接于人体颈部的筒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均为在充气后能够实现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上分别设有充气孔(3);所述的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透气孔(4),所述的透气孔(4)呈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颈椎套(2)上设有用于承托人体下巴的承托部(2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颈椎套(I)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挡板(11)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颈椎套(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5);所述的后颈椎套(I)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凸条(5)的宽度相等且均匀分布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颈椎牵引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且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相连后形成可套接于人体颈部的筒状体,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均为在充气后能够实现膨胀的气囊体,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上分别设有充气孔;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呈圆形。其优点在于由于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内侧均设有气囊凸条,而且连接有充气孔,实现了本颈椎牵引器不仅能够通过可拆卸结构来佩戴,而且能够通过对气囊凸条充气,来实现对颈部松紧的调节。另外,承托部和挡板也能够使得整个颈椎得到很好的保护。
  • 技术背景
    颈椎牵引器已经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给不少颈椎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不仅解决了人体颈椎部位固定繁琐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解决了颈椎牵引困难等技术问题利用它能够实现无须人工对颈椎进行牵引另外,现有的颈椎牵引器的结构也相当简单,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廉虽然现有的颈椎牵引器得到了医疗领域的认可,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每个人的颈部大小和长度都不一样,现有颈椎牵引器大小和松紧度不便于调节,佩戴的过程中由于牵引器表面硬度过强,容易给颈椎带来一定的压力,造成某些颈椎患者难以适宜;颈椎牵引器长时间佩戴容易导致不透气、闷热等现象另外,由于人体颈部是弯曲的,颈椎牵引器难以与颈部完全接触,容易留有空隙,不够舒适为此人们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器[CN200620066796. I],它包括一通过充排气可轴向伸缩的管状气囊,所述气囊充气后的轴线为一弧线由于颈椎牵引器管状气囊各轴向各侧膨胀伸展的程度不同,使用者在矫正过程中,不但可以推拉颈椎,而且可以顺应人体颈部的生理弧线进行矫正,而非简单地推拉颈部,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上述方案虽然实现了通过充气来推拉颈部,颈椎牵引器表面绵软,方便人体颈部的矫正,但是由于每个人的颈部大小和长度都不一样,佩戴的过程中,容易给颈椎带来一定的压力,所造成的各种弊端依旧存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充气实现颈椎牵引及固定、舒适度高、透气性好、使用时与颈部贴合紧凑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包括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且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相连后形成可套接于人体颈部的筒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均为在充气后能够实现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上分别设有充气孔;所述的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呈圆形。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前颈椎套上设有用于承托人体下巴的承托部。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后颈椎套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挡板。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前颈椎套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所述的后颈椎套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0010]在上述的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中,所述的气囊凸条的宽度相等且均匀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前颈椎套和后颈椎套内侧均设有气囊凸条,而且连接有充气孔,便实现了本颈椎牵引器不仅能够通过可拆卸结构来佩戴,而且能够通过对气囊凸条充气,来实现对颈部松紧的调节。另外,所述的承托部和挡板也能够使得整个颈椎得到很好的保护。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中,后颈椎套I、挡板11、前颈椎套2、承托部21、充气孔3、透气孔4、气囊凸条5。如图I所示,本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包括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1,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且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相连后形成可套接于人体颈部的筒状体。前颈椎套2上设有用于承托人体下巴的承托部21。后颈椎套I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挡板11。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均为在充气后能够实现膨胀的气囊体,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上分别设有充气孔3。前颈椎套2和后颈椎套I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透气孔4,透气孔4呈圆形。前颈椎套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5 ;所述的后颈椎套I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依次贯通的气囊凸条5。气囊凸条5的宽度相等且均匀分布。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后颈椎套I、挡板11、前颈椎套2、承托部21、充气孔3、透气孔4、气囊凸条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