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的制作方法微生物制剂主要有粉剂和液剂两种,微生物制剂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饲料、 肥料等领域。在饲料微生物制剂生产时,饲料微生物制剂的发酵温度一般要求控制在 350C -400C,发酵时间控制在70-80小时,发酵时要保护益微生物群的成活。目前,一般企业生产饲料微生物液剂采用塑料桶发酵,生产饲料微生物粉剂采用塑料袋发酵,其发酵时保温难,影响发酵效果,延长发酵时间,容易感染杂菌,而大厂采用的发酵设备投资大,发酵成高,,一般生产企业难以实现。为此,为了满足一般企业生产畜禽用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有待探索微生物制剂生产时关键的发酵保温设备。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一种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其特征在于一个加热槽加热水供应多个串联的保温槽,保温槽之间用连接管串联连接,在加热槽内设有加热器、温控器,在保温槽的底部设有保温管,在保温水管上设有喷水孔,用水泵将加热槽内加热后的水抽入第一个保温槽的保温水管并从喷水孔喷入第一个保温槽内,第一个保温槽内的水通过连接管流入第二个保温槽内,以此类推,上一个保温槽的水通过连接管流入一个保温槽,最后一个保温槽内的水通过回水管回流到加热槽。所述的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在水泵与第一个保温槽之间设有水量控制阀, 在保温槽的底部设有排污阀,在最后一个保温槽与加热槽之间设有回水调节阀。所述的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所述的每根保温水管上的喷水孔均勻分布,喷水孔的喷水口向下倾斜。所述的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其所述的保温槽为2-10个,保温槽的深度为 50-80厘米。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的加热槽和保温槽内装水介质,生产微生物液剂时在保温槽放发酵桶,生产微生物粉剂时在保温槽放发酵槽,对加热槽内的水介质加热,然后用水泵将加热槽内的热水抽入第一个保温槽的保温水管,热水从喷水孔均勻喷入保温槽内,对保温槽内的发酵桶或发酵槽进行加热、保温,保障生产微生物制剂的最佳发酵温度,第一个保温槽内的热水又通过连接管流入第二个保温槽内的保温水管,并由喷水孔均勻流入第二个保温槽内,以此类推,上一个保温槽内热水流入下一个保温槽内,最后一个保温槽的水通过回水管回流到加热槽,形成水介质的循环利用。加热槽内水水介质的加热温度可以由温控器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具有结构简单, 加热、保温效果好,使用方便,发酵成本低,操作容易,安全,即可适合微生物液剂的发酵,又可适合微生物粉剂的发酵,有利多品种微生物制剂的生产,特别适合饲料微生物制剂的生产,具有推广价值。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一个加热槽2加热水供应多个串联的保温槽7,保温槽7之间用连接管12串联连接,在加热槽2内设有加热器3、温控器1, 在保温槽7的底部设有保温管8,在保温水管8上设有喷水孔11,用水泵5将加热槽2内加热后的水抽入第一个保温槽7的保温水管8并从喷水孔11喷入第一个保温槽7内,第一个保温槽7内的水通过连接管12流入第二个保温槽内,以此类推,上一个保温槽的水通过连接管流入一个保温槽,最后一个保温槽内的水通过回水管4回流到加热槽2 ;在水泵5与第一个保温槽7之间设有水量控制阀6,在保温槽7的底部设有排污阀9,在最后一个保温槽与加热槽2之间设有回水调节阀10 ;所述的每根保温水管8上的喷水孔11均勻分布,喷水孔11的喷水口向下倾斜;所述的保温槽7为3个,保温槽7的深度为70厘米。保温槽7可以串联2-10个。
串联式微生物发酵保温槽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钟秋怡于广海林祥, 高晓娟张文艺何奕, 马江川何奕, 马江川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何奕, 马江川刘宝生丁建华
专利相关信息
-
许波, 贺玉荣张时利张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