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贾毓
  • 公开日
    2012年3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6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6月15日
  • 申请人
    天津市恒明石英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12M1/00GK202164293SQ201120201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包括盒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状壳体由若干层单元叠置构成,盒状壳体的顶面为具有两个进料口的盖板,每个层单元均由底板和侧壁构成, 盒状壳体中与两个进料口相对应的位置为加料通道,所述的加料通道贯通每个层单元的底板,所有层单元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带螺孔的固定耳,所有层单元的固定耳位置相对应,所述的螺孔内穿有紧固螺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单元的底板上设有围绕加料通道设置的弧形隔离板,弧形隔离板的顶沿与上一层单元的底板的底面之间留有 2 8毫米的进料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进料口部位带有外螺纹管头,外螺纹管头上螺纹配合有密封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以及处于顶层的层单元为一体结构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盒状的生物培养容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包括盒状壳体,所述的盒状壳体由若干层单元叠置构成,盒状壳体的顶面为具有两个进料口的盖板,每个层单元均由底板和侧壁构成,盒状壳体中与两个进料口相对应的位置为加料通道,所述的加料通道贯通每个层单元的底板,所有层单元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带螺孔的固定耳,所有层单元的固定耳位置相对应,所述的螺孔内穿有紧固螺杆。本实用新型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具有多层结构,每个层单元可以单独更换,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层单元数量,使用方便灵活,可使微生物培养面积大幅增加,提高产量。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微生物培养容器,可使微生物培养面积大幅增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模块式生物培养器的制作方法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培养瓶、培养皿等,微生物生长时会挂附在瓶体内壁或培养皿的底面。但由于瓶体内壁以及培养皿底面的面积有限,导致微生物的产量受限,难以大批量培养。
加,提高产量。一种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包括盒状壳体,所述的盒状壳体由若干层单元叠置构成, 盒状壳体的顶面为具有两个进料口的盖板,每个层单元均由底板和侧壁构成,盒状壳体中与两个进料口相对应的位置为加料通道,所述的加料通道贯通每个层单元的底板,所有层单元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带螺孔的固定耳,所有层单元的固定耳位置相对应,所述的螺孔内穿有紧固螺杆。通过紧固螺杆将若干层单元相互压紧,防止泄露,固定耳根据层单元面积的大小可以适当增加。所述的层单元的底板上设有围绕加料通道设置的弧形隔离板,弧形隔离板的顶沿与上一层单元的底板的底面之间留有2 8毫米的进料间隙。加料通道中的微生物以及营养物质通过进料间隙进入每个层单元,停留在由底板、侧壁以及弧形隔离板围成的空间内, 进行生长和繁殖。微生物以及营养物质通过进料口进入加料通道,所述的加料通道是一个空间上的腔体,因此加料通道贯通每个层单元的底板,也意味着所有的层单元均与加料通道连通,可以流入微生物以及营养物质。所述的两个进料口部位带有外螺纹管头,外螺纹管头上螺纹配合有密封帽。加料时或需要通风时打开密封帽,由于具有两个加料通道,可以实现物料以及空气的循环,减少死角。由于盖板较薄,不易设置固定耳,所以盖板以及处于顶层的层单元(即与盖板相邻的那个层单元)为一体结构,省去了盖板的固定耳。所述的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也可以采用玻璃材质,玻璃材质使用寿命长,便于清洁,可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具有多层结构,每个层单元可以单独更换,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层单元数量,使用方便灵活,可使微生物培养面积大幅增加,提高产量。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式生物培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式生物培养器中每个层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料通道部位的剖视图。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包括盒状壳体,盒状壳体由若干层单元1叠置构成,盒状壳体的顶面为具有两个进料口的盖板7,盒状壳体中与两个进料口相对应的位置为加料通道6,加料通道6贯通每个层单元的底板。进料口带有外螺纹管头8,外螺纹管头8上螺纹配合有密封帽2。每个层单元均由底板3和侧壁4构成,底板3上设有围绕加料通道6设置的弧形隔离板5,弧形隔离板5的顶沿与上一层单元的底板的底面之间留有2 8毫米的进料间隙。加料通道6是一个空间上的腔体,加料通道6贯通每个层单元的底板,也意味着所有的层单元均与加料通道6连通,即通过进料间隙连通。所有层单元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带螺孔的固定耳10,本实施例中层单元的外壁设有四个固定耳,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侧沿。所有层单元的固定耳位置相对应,固定耳的螺孔内穿有紧固螺杆9。通过紧固螺杆9将所有的层单元相互压紧,防止泄露,固定耳根据层单元面积的大小可以适当增加。加料时或需要通风时打开密封帽,由于具有两个加料通道,可以实现物料以及空气的循环,减少死角,微生物以及营养物质通过进料口进入加料通道,经进料间隙进入每个层单元,停留在由底板、侧壁以及弧形隔离板围成的空间内,进行生长和繁殖。本实用新型模块式生物培养器具有多层结构,每个层单元可以单独更换,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层单元数量,使用方便灵活,可使微生物培养面积大幅增加,提高产量。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