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旁通式静脉留置针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旁通式静脉留置针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韩九林, 章良槐, 陈世晓
  • 公开日
    2007年2月7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9日
  • 申请人
    陈世晓
  • 文档编号
    A61M5/32GK2865711SQ2005201171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旁通式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头(1)和针头(1)外的透明留置导管(2),留置导管(2)通过旁通座(4)与滴液管(6)连接,其特征在于针头(1)开有两个侧孔(1.1、1.2),并与针头(1)内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两个侧孔(1.1、1.2)均为圆形,侧孔的直径D1为0.3-0.8mm,上侧孔(1.1)与针头(1)顶端的距离H1为3-5mm,下侧孔(1.2)与上侧孔(1.1)的距离H2为2-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旁通座(4)呈“?”形,留置导管(2)固定在旁通座(4)上侧,旁通座(4)下侧有后堵头密封,旁通座(4)右侧设有“?”字形旁通接头(5),旁通接头(5)另一侧与滴液管(6)连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是能一种旁通式静脉留置针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看到回血的旁通式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头和针头外的透明留置导管,留置导管通过旁通座与滴液管连接,针头开有两个侧孔,并与针头内腔相通,或者针头为实心体,侧面开有纵向凹槽;旁通座呈“┣”形,留置导管固定在旁通座上侧,旁通座下侧有后堵头密封,旁通座右侧设有“┓”字形旁通接头。由于针头开有两个较小的侧孔或实心针头开有凹槽来窥视回血,针头的强度较好不宜折断,窥视范围增大,在有较少回血时就能及时看到,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采用“┣”形旁通座,胶带粘贴面积较大,方便贴附在肌肤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旁通式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静脉留置针在医疗系统中使用已相当普遍,由于静脉留置针一般针管较长,针管为不透明材料,只能从针座后部的输液管观察回血,需要较多的回血量,操作时间较长。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已有公开,如“可迅速看见回血的静脉留置针”(专利号为03250617.1,公开号为CN2614686),静脉留置针的针管侧壁开有一个较大的矩形侧孔窥看回血,但由于针管壁本来较薄,开孔处在穿刺静脉时容易折断,使用起来很不安全,可靠性差;所用的Y形的导管座不易方便牢固贴附在肌肤上,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好、易于贴附肌肤的旁通式静脉留置针。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针头和针头外的透明留置导管,留置导管通过旁通座与滴液管连接,针头开有两个侧孔,并与针头内腔相通。两个侧孔均为圆形,侧孔的直径D1为0.3-0.8mm,上侧孔与针头顶端的距离H1为3-5mm,下侧孔与上侧孔的距离H2为2-6mm。另一技术方案是包括针头和针头外的透明留置导管,留置导管通过旁通座与滴液管连接,针头为实心体,侧面开有纵向凹槽。上述凹槽开在针头的前端,凹槽为圆弧槽或三角槽。所述的旁通座呈“?”形,留置导管固定在旁通座上侧,旁通座下侧有后堵头密封,旁通座右侧设有“?”字形旁通接头,旁通接头另一侧与滴液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针头开有两个较小的侧孔或实心针头开有凹槽来窥视回血,针头的强度较好不宜折断,窥视范围增大,在有较少回血时就能及时看到,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采用“?”形旁通座,胶带粘贴面积较大,方便贴附在肌肤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针头开孔处的剖视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两种开槽针头的剖视图。

参考图1,旁通座4为“?”形,上侧制有留置导管2,下侧有后堵头密封,旁通座4的右侧设有“?”字形旁通接头5,旁通接头5另一侧与滴液管6连接。留置导管2内壁插有尾部带针翼8的针头1,外部套有护套3。滴液管6上套有夹紧调节板7,滴液管6上部为塞有橡胶后封堵9的连接头,可与配套的导管连接。
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针头1直径为0.7mm,内腔直径为0.14mm,针头1开有两个侧孔1.1、1.2,并与针头1内腔相通。两个侧孔均为圆形,侧孔的直径D1为0.4mm,上侧孔1.1与针头1顶端的距离H1为4mm,下侧孔1.2与上侧孔1.1的距离H2为2.5mm,由于侧孔与针尖距离较短,可迅速观察到回血。
参考图4至图6的另一实施例,针头1为实心体,针头1前端侧面开有纵向凹槽,凹槽为圆弧槽或三角槽,回血可直接从槽内回流,观察更为清晰,且实心针头1的抗折强度明显提高,制作也更为方便。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