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中国专利检索 专利下载系统

——— 中国专利搜索系统,快速检索 ———
在线咨询
  • 电饭煲和电压力煲的内锅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和电压力煲的内锅。该内锅具有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为不锈钢材料层,中间层为铝合金材料层,外层为不锈铁材料层,内层、中间层和外层通过热轧工艺压制成片材,然后拉伸成形。本实用新型内锅的内层采用不锈钢材料并经抛光处理,经久耐用;中间层采用铝合金材料层,并经喷涂或氧化处理,传热快;外层采用不锈铁材料,经抛光处理,经久耐用,贮热好,比较美观。
    发明者: 张勇涛, 李福民
    公开日: 2010年1月27日
  • 电压力煲和电饭煲的内锅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力煲和电饭煲的内锅。该内锅底部厚度为5-10mm,侧壁厚度为2.0-2.8mm。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煲、电饭煲内锅因其底部较厚,结实耐用,不容易变形,贮热好。
    发明者: 张勇涛, 李福民
    公开日: 2010年1月27日
  • 电饭煲与电压力煲的内锅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与电压力煲的内锅。该内锅底部厚度为2.0-2.8mm,侧壁厚度为5-10mm。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煲、电饭煲内锅因其底部较薄,传热快;因其侧面厚,贮热效果好。
    发明者: 张勇涛, 李福民
    公开日: 2010年1月27日
  • 电压力煲与电饭煲的内锅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力煲与电饭煲的内锅。该内锅具有内层和外层,内层为铝合金材料层,外层为不锈钢材料层,内层和外层通过热轧工艺压制成片材,然后拉伸成形。本实用新型内锅的内层采用铝合金材料并经喷涂或氧化处理,形成喷涂层或氧化层,有效地解决了米饭粘锅的问题;外层采用不锈钢材料,经久耐用,不会生锈,比较美观。
    发明者: 周有福, 李福民
    公开日: 2010年1月27日
  • 具有新型水位线提示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水位线提示的电饭煲。其在内锅的内侧面上设有与电饭煲各功能煲煮时间、所需水量相对应的水位线。区别于传统的单一水位提示,这种直观的水位提示给用户使用带来更多的便利。
    发明者: 王建锋
    公开日: 2010年1月27日
  • 具有可拆卸上盖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拆卸上盖的电饭煲,其在蒸汽入口上方的上盖基座内设置有感温部件,且上盖基座与可拆卸上盖之间通过防漏密封圈密封。烹饪过程中,蒸汽从蒸汽入口进入由可拆卸保温座板、可拆卸上盖、上盖基座、蒸汽通道密封圈所构成的蒸汽通道后,与安装在蒸汽入口上方基座上的感温部件直接接触,利用感温部件对温度的灵敏感应准确感知煲内温度,为程序调整加热功率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达到防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可拆卸上盖的电饭煲感温领域。
    发明者: 李福民, 王松
    公开日: 2010年9月15日
  • 易清洁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清洁的电饭煲,包括上盖和煲身,上盖基座固定在煲身上,上盖与上盖基座通过插槽或卡钩活动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与煲身之间系活动连接,当烹饪结束后用户可以在需要清洗上盖时直接将上盖拆下,直接用水冲洗,更加方便的清洗上盖。
    发明者: 何屹, 单云丽, 王建锋, 龙辉
    公开日: 2010年9月15日
  • 可防止保护框变形下沉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止保护框变形下沉的电饭煲,包括由上框和下框构成的电饭煲本体、安装在上框上的保护框、设置在保护框上的内锅、加热装置、覆盖在内锅开口部的盖体,所述下框上设有若干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保护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在保护框的底部设置支撑部进行支撑,使保护框在受到冲击后不容易产生形变,不会出现整体下沉现象,内锅开口部与盖体之间能够保证良好的密封,不会出现间隙,蒸汽不会泄露,从而保证了良好的炊饭效果,能够炊出口感极佳的米饭。同时,本实用新型是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了上述良好的效果。
    发明者: 叶秀益, 杨夫健, 章君广, 郑峰闯, 金尾修司
    公开日: 2011年2月9日
  • 一种无人自动煮饭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一种无人自动煮饭电饭煲,包括锅体、内锅、外锅、储水池夹层、电热盘,还具有特殊锅盖装置和探测棒装置其电饭煲上设置有圆形锅盖,所述储水池夹层设置在锅体与外锅之间,储水池内设置有内锅,外锅下部设置有底座、上部左侧和右侧设有锅体提手、左侧设有备用水进水口,外锅底部上设置有电热盘,电热盘下部的底座上设置有微型水泵、电路控制板、电源插头、探测棒配件套装外管,电饭煲外锅侧壁上设有温控系统,全自动控制技术,储水池夹层的出水口与微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微型水泵的出水口与探测棒的进水口连通;它经济实用,特别能为城乡家庭及餐饮娱乐业提供一种操作性强、实用性高、既能节时、又能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电饭煲。
    发明者: 杨文赠
    公开日: 2010年9月29日
  • 一种自动注水鸳鸯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一种自动注水鸳鸯电饭煲,包括锅体、内锅、外锅、储水池、电热盘,还具有锅盖和探测棒装置其电饭煲的上部设有圆形锅盖,所述储水池设在锅体与外锅之间,储水池与锅体为一体式,储水池内设有内锅,外锅的下部设有底座、上部左侧和右侧设有锅体提手、左侧设有进水口,外锅底部上设有电热盘,电热盘下部的底座上设置有微型水泵、电路控制板、电源插头,探测棒配件套装外管,电饭煲外锅侧壁上设置有温控系统;所述储水池的出水口与微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微型水泵的出水口与探测棒的进水口连通;它经济实用,能为城乡家庭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能烹调出不同口味和色、香、味俱全的电饭煲。
    发明者: 罗娟
    公开日: 2010年5月12日
  • 一种节能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电饭煲,包括锅胆,内、外锅煲壳、控制电饭煲电路的电饭煲簧片开关,安装在内锅煲壳底面上的电加热盘及其电气控制装置,扣合在锅胆口沿上的锅盖。在内、外锅煲壳之间的环形夹层中和在内、外锅煲壳底面之间除电加热盘以外的空腔中,都填装设有保温材料;设有保温材料层的锅盖密封扣合在锅胆外翻边口沿和内、外锅煲壳的结合环沿上。控制电饭煲电路的电饭煲簧片开关,它包括磁钢支架、磁钢杠杆、底座、分离楔、左簧片组件、右簧片组件,本实用新型高效省电、安全,使用寿命长,做饭不糊锅巴,节电。
    发明者: 李代虹
    公开日: 2011年3月16日
  • 一种高压式节能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式节能电饭煲。包括电炉体部分和高压锅部分;电炉体部分由炉壳、电热盘、炉盖、控制组件、显示盒构成;高压锅部分由锅体、搪瓷内胆及锅盖构成;电炉体部分和高压锅部分的组合使用;搪瓷内胆,为铁皮成形、且具双面搪瓷涂层,在锅胆上端具有手柄,在锅胆底部外的周沿具有支撑脚。既具有普通高压锅热效率高,蒸煮时间短,又具有普通电饭锅使用方便,电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同时具有节电节能,实用效果好的特点。它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造价低。具有锅胆底部不变形、保温性好、实用性强、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
    发明者: 李代虹
    公开日: 2011年6月29日
  • 一种嵌入式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电饭煲,属于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嵌入台面内的电饭煲。该嵌入式电饭煲,由本体、内胆、盖子、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在本体内的底部,内胆设置在本体内,加热装置与内胆的底部相对,盖子安装在本体上部,所述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相连接,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卡沿,卡沿突出于本体外,盖子安装在卡沿的上部,盖子与卡沿和内胆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安装在台面内、安全方便、美观实用的优点。
    发明者: 沈建民
    公开日: 2011年3月30日
  • 一种微压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溢功能强、热效率高的微压电饭煲,锅盖为一带内腔的、有直通式或阀式排汽孔的成型构件,排汽孔中安放有一浮阀,排汽孔是阶梯孔,浮阀包括筒型壳体,内装浮子,壳体下端装有限制浮子下行位置的L型环状密封圈。浮子呈中字型,中空,上端是凸台型的浮子盖,下端是漏斗型浮子主体和其出口管,管口有止逆流塞。电饭煲内胆,包括内胆体及内胆盖体,内胆体的壁由多层金属构成,层与层之间抽真空;内胆盖壳也由多层金属构成,层与层之间抽真空。
    发明者: 李代虹
    公开日: 2011年3月16日
  • 一种安全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安全、使用方便的电饭煲,包括电炉体部分和高压锅部分,电炉体部分由外壳、电热元件、炉盖、机电组件、显示盒构成;高压锅部分由锅体及锅盖构成,电炉体部分和高压锅部分组合使用,剖面为L形的防溢圈,装在端耳及内锅沿之间,电热元件、机电部件、显示盒安装在电饭煲下部。既具有普通高压锅热效率高,蒸煮时间短,又具有普通电饭锅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具有节电节能,实用效果好的特点,避免了汤水四溢现象,保证了使用安全,延长了使用寿命。
    发明者: 李代虹
    公开日: 2011年1月5日
  • 一种高效省电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省电、安全使用寿命长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内胆,内、外锅煲壳,安装在内锅煲壳底面上的电加热盘及其电气控制装置,扣合在锅胆口沿上的锅盖。在内、外锅煲壳之间的环形夹层中,和在内、外锅煲壳底面之间除电加热盘以外的空腔中,都填装设有保温材料;设有保温材料层的锅盖密封扣合在锅胆外翻边口沿和内、外锅煲壳的结合环沿上。不锈钢内胆包括圆筒及凹弧底,其中凹弧底是由不锈钢外层、高导热铝片、不锈钢内层及不粘锅层构成,高导热铝片设置在不锈钢外层和不锈钢内层之间,不粘锅层设置在不锈钢内层内表面。
    发明者: 李代虹
    公开日: 2011年1月5日
  • 一种不糊锅巴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省电、安全使用寿命长、做饭不糊锅巴的电饭煲,其特征是包括锅胆,内、外锅煲壳,安装在内锅煲壳底面上的电加热盘及其电气控制装置,定时下米锅盖;在内、外锅煲壳之间的环形夹层中,和在内、外锅煲壳底面之间除电加热盘以外的空腔中,都填装设有保温材料;设有保温材料层的锅盖密封扣合在锅胆外翻边口沿和内、外锅煲壳的结合环沿上;定时下米锅盖,锅盖上设有一筒体,筒体上设有上、下活动盖,下活动盖被筒体壁上的支点支撑,其中至少有一支点成伸缩支点,并与固定在锅盖上的电磁触控开关联动,在筒体内设有一支架。
    发明者: 李代虹
    公开日: 2011年1月5日
  • 一种电饭煲的隔热装置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饭煲的隔热装置,其包括锅框和外锅,在锅框和外锅之间设有隔热圈,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锅框和外锅之间安装有隔热圈,在煮饭时,积聚在外锅上的热量,被隔热圈隔离,热量难以传到锅框上,从而降底锅框温度,达到隔热的效果,避免了锅框温度过高而变形损坏,延长了锅框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安全系数。
    发明者: 吴津宁
    公开日: 2011年6月15日
  • 一种防溢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溢电饭煲,其包括面盖和密封装置,所述面盖上设有出气孔,该出气孔上方设有蒸汽阀,该蒸汽阀设有排气孔,该蒸汽阀下部设有和上述出气孔连通的蒸汽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处设有回流阀,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结构,防溢效果好,具有保湿效果和锅内保压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发明者: 吴津宁
    公开日: 2011年2月16日
  • 电饭煲煲盖防堵结构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煲盖防堵结构,包括内盖、外盖及蒸汽阀,其中,所述内盖上形成至少一个泄压区,所述泄压区的部分边缘向中央凸伸出至少一个半岛型叶片,所述泄压区的其余边缘与所述半岛型叶片的边界围成一个封闭孔,所述蒸汽阀安装于所述外盖上且所述蒸汽阀的进气通道与所述封闭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煲盖防堵结构可以实现安全泄压,从而使消费者能够放心使用。
    发明者: 陆英武
    公开日: 2011年5月11日
  • 一种勾杆及采用该勾杆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勾杆及采用该勾杆的电饭煲,包括本体、盖体和勾杆,所述本体上开有左轴孔和右轴孔,所述勾杆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轴和右轴,所述左轴和右轴中至少一个两侧开有细槽,使左轴或右轴形成容易变形的结构,开有槽的轴对应的本体的轴孔处设有导向槽,所述左轴卡入左轴孔内,右轴卡入右轴孔内。本实用新型在装配过程中,能够很容易地发生形变,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方便性,装配效率是原来的数倍,并且,装配过程对部品没有任何伤害或损坏,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该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方便。
    发明者: 乐晓辉, 章君广, 金尾修司
    公开日: 2011年5月18日
  • 设置音乐播放装置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音乐播放装置的电饭煲,所述电饭煲装有一个与内置电源起跳开关相联的音乐播放装置。使用电饭煲做饭时,当电饭煲加热开关起跳到保温状态时,即导通音乐装置播放音乐,既可提示进入保温,又可增添生活乐趣,具有音响提示和美化生活环境的特点。
    发明者: 蒋浩稳
    公开日: 2010年5月12日
  • 一种蒸煮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一种蒸煮电饭煲,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饭煲产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蒸煮电饭煲由电饭煲壳体、内锅、蒸笼、锅盖和排水管组成,蒸笼边缘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管套过孔,管套过孔外壁与蒸笼内壁密闭连接为一体,管套过孔中心与锅盖排气孔中心上下对应,排水管为倒U型细长圆管,其一端通过排气孔插在管套过孔中,端头在蒸笼底面下20-30mm,另一端在电饭煲壳体外,蒸笼底面均匀布满圆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电饭煲内锅中的米和水沸腾后,锅内压力使水通过排水管缓慢流出,直到水面低于排水管下端头后停止排水,然后自动将米饭蒸熟,达到颗粒状米饭效果,口感更好。
    发明者: 王福祥
    公开日: 2011年2月9日
  • 嵌入式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能够嵌入到橱柜台面中的嵌入式电饭煲,包括面板、外锅、外壳、煮饭开关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上部向外翻边、下部放入到所述面板外锅孔中、所述外锅的底部与所述外壳的底部用联接装置联接,所述外壳的上部与所述面板底部相抵,而使所述面板、外锅、外壳位置相互固定,所述煮饭开关穿过所述面板煮饭开关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所述面板放在橱柜面上、所述外壳嵌入到橱柜中与橱柜成为一体,方便操作使用、清洁卫生,给使用者带来较好的实用价值。
    发明者: 王姝勤
    公开日: 2010年6月16日
  • 可拆洗煲盖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洗煲盖的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转轴和转动轮,所述煲体和煲盖通过转轴呈旋转地连接,煲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煲盖的槽孔,转动轮呈滚动地容置于槽孔内,转动轮开设有一固定槽,转轴插入所述固定槽内固定,煲盖的转动带动转动轮在槽孔内转动。由于本实用新型可拆洗煲盖的电饭煲的槽孔的开口朝向煲盖,转动轮容置于槽孔内并开设有一固定槽,煲盖的转动带动转动轮在槽孔内转动,从而能使得转动轮的固定槽与槽孔的开口对正,进而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方便地实现煲盖的拆卸和安装,便于煲盖的清洗。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拆洗煲盖的电饭煲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且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发明者: 陆英武
    公开日: 2011年1月19日
  • 自动放水定时煮饭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放水定时煮饭的电饭煲,包括其内设煮饭内胆、其上设盖子的煲体,其特征在于在煲体上部设有储水容器,储水容器上设有与煮饭内胆连通的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联结的出水控制阀。人们只需事先将水放于电饭煲内的储水容器中、将米放入煮饭内胆中即可离去,当到了煮饭时间,通过定时控制器在定时接通电源的同时,开启出水控制阀,或者通过拨打手机或座机而启动通讯拨号接收器工作,从而在接通电饭煲电源的同时开启电磁阀,最终使容器中的水放入煮饭内胆中,而提前煮饭。当人们下班回家时,饭早已做好,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完成做菜,大大节约了做饭时间,使人们可以按时吃饭。
    发明者: 崔联忠
    公开日: 2011年2月9日
  • 锅垫圈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垫圈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包括内锅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在内锅的开口处,所述锅盖上嵌入有锅垫圈。锅垫圈包括可以嵌入锅盖内的铆接部、与铆接部连接的变形部,变形部的内部形成垫圈内腔,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置在垫圈内腔的开口处,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将垫圈内腔密封,形成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锅外低温侧与锅内的热量传导,从而提高了保温效果,且在垫圈内腔处不会形成结露,锅垫圈处的保温温度得到有效的保持,因此在锅垫圈的其余部分也不易形成结露。从根本上解决了电饭煲在保温一段时间后的结露问题。不需要采用接水盒等附加部件,结构大大简化,成本降低。
    发明者: 乐晓辉, 郑峰闯, 金尾修司
    公开日: 2009年11月18日
  • 一种可拆卸式电饭煲锅盖的磁吸装置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电饭煲锅盖的磁吸装置,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其技术方案是磁吸装置以每两件异性相吸的永久性磁铁构成的“磁-磁”对,或是永久性磁铁和铁块构成的“磁-铁”对组成,一件嵌合在圆柱状榫头末端上,另一件嵌合在相对应的空心园柱状的榫洞底部。所述的嵌合,是指永久性磁铁和铁块部分植入固定于锅盖和锅壁上,部分裸露在柱状榫头和榫洞底部的表面;或以浅包埋方式包埋在柱状榫头内和榫洞底部内;或以将永久性磁铁或铁块预先制成帽状形状,直接扣在柱状榫头上。本实用新型增加磁吸装置,进而保证圆柱榫头和榫洞嵌合。
    发明者: 柯金瑞
    公开日: 2011年3月23日
  • 一种电饭煲内胆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内胆,它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有一个以上纵向中隔板,中隔板的最高处的高度低于壳体高度,中隔板材料与壳体材料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内胆,有中隔板,把内胆隔成两个以上腔,这样不同腔里可以放不同食物,不会串味。
    发明者: 蒋学光
    公开日: 2009年11月25日
  • 一种新型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饭煲,包括内胆、外壳、锅盖,内胆设在外壳内,锅盖的一端枢转设于锅盖,在锅盖的中部设有手柄,内胆中垂直于内胆底壁设有十字形耐高温隔板,耐高温隔板将内胆平均分成四个空腔,外壳的底部设有防滑橡胶垫。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做出不同口感类型的米饭,方便适用;另外由于在外壳的底部设有防滑橡胶垫,这样在盛饭时电饭煲就不会因为用力过大而在桌面上滑动,也避免了从桌面滑落而造成电饭煲被摔坏。
    发明者: 陈慧恬
    公开日: 2011年2月9日
  • 一种免泡米智能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一种免泡米智能电饭煲,包括锅壳、内锅、锅盖、发热部件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加热发热管控制电路、保温发热丝控制电路,设有用于储存清水的储水盒,储水盒设置在发热部件下部;设有给水组件,给水组件包括设置在锅壳内中上部的自吸式水泵,以及吸水口在储水盒而出水口在锅盖顶的可收折吸管;控制电路还包括烘干控制电路和给水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不必大幅改变现有电饭煲体积,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米和水长时间分离等待,洗过的米放入内锅,能自动将米烘干储备待用,只需预先在储水盒内储水,并在设定的时间才自动给水,可以做到预约启动前的过程免泡米,有效避免米过久泡在水内变质。具有可长时间预约启动、简单可行、易清洁、低成本的优点。
    发明者: 黄绪波
    公开日: 2011年4月20日
  • 节能保温多用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煮饭用节能保温多用饭煲,由保温主体、保温盖、储热器、储热器提筐和内锅各自独立的部分组成。保温盖外壳边嵌在内壳边内,保温主体外壳手把处有一通气小孔,这样保温隔热层不易吸进水蒸汽,保证了保温性能;储热器提筐、储热器各自为独立部分,这样易于实施,使用方便。煮饭时,将装好水和米的内锅放入有储热器的储热器提筐放到炉具上加热,煮沸后,将其放入保温主体内,盖上保温盖即可,各种燃气炉、蜂窝煤炉,煤炭炉、电炉都可使用,煮、蒸、炖食物均可。
    发明者: 王乃俊
    公开日: 2003年7月2日
  • 带汽水排出结构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带汽水排出结构的电饭煲,包括电饭煲锅体(1),上盖(2),以及电饭煲锅体(1)上放置的套格(3),所述电饭煲锅体(1)的一侧通过转轴(4)固定有上盖(2),上盖(2)的下边缘上设置有排液管(5),排液管(5)的进液口开设在上盖(2)的沿口内侧,排液管(5)的出水口正对着盛液杯(6),盛液杯(6)通过挂扣固定在电饭煲锅体(1)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在电饭煲的上盖上安装有排液管,使得在打开电饭煲上盖时,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珠汇聚后通过排液管流出,不会流入锅内而使饭变稠,同时电饭煲的上盖能翻转180度到水平位置,可以方便的放置套格,有效避免了盛饭时套格不便于放置的缺陷,使用很方便,干净卫生。
    发明者: 兰叶昆
    公开日: 2011年2月9日
  • 蒸汽筒及采用该蒸汽筒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筒及采用该蒸汽筒的电饭煲,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内的内锅、覆盖在内锅开口部的盖体,盖体上安装有蒸汽筒,蒸汽筒包括蒸汽筒座和蒸汽筒帽,蒸汽筒座下部设置有排水口,蒸汽筒帽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气口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通道,所述通道为倾斜状。本实用新型将水平状的通道改进为倾斜状的通道,合理利用了蒸汽筒内部空间,蒸汽及米汤由排水口到排气口的距离延长,爬升难度加大,并且米浆不易在倾斜的通道上形成堆积,较易回流到侵入孔,增加米汤的积存量,有更好的提高溢出性能的效果。
    发明者: 乐晓辉, 郑锋闯, 金尾修司
    公开日: 2010年2月24日
  • 电饭煲制作方法

    专利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包括本体、安装在本体上的功率可调加热器、设置在本体内的内锅,还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可装卸地连接在本体上,并覆盖在内锅的开口部上方,所述内盖盖在内锅的开口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外盖和内盖两部分组合而成的盖子,在煮饭、煮粥等盖子很少打开的情况下,内盖和外盖同时使用,可以有效防止汤水溢出、减少热量流失,改善了保温性能,并有利于焖烧。在火锅、煎烧等盖子经常开闭的情况下,将外盖从本体上拆卸下来,在内锅上盖上独立设置的内盖,方便了吃火锅时的操作。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多功能时兼顾了电饭煲的各项性能,不但能够使汤水不易溢出,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且吃火锅时操作方便。
    发明者: 杨夫健, 郑峰闯, 金尾修司
    公开日: 2010年2月24日
胡娟
金牌知产顾问
215463210
全国服务热线: 400-850-8810

热门文章排行

网罗行业资讯,实时热点跟
踪,专业顾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