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蒸煮电饭煲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蒸煮电饭煲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福祥
  • 公开日
    2011年2月9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6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6月23日
  • 申请人
    王福祥
  • 文档编号
    A47J27/04GK201734493SQ2010202399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蒸煮电饭煲,由电饭煲壳体(1)、内锅(2)、蒸笼(3)、锅盖(4)和排水管(6)组成,其特征在于蒸笼(3)边缘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管套过孔(7),管套过孔(7)外壁与蒸笼(3)内壁密闭连接为一体,管套过孔(7)中心与锅盖排气孔(5)中心上下对应,排水管(6)为倒U型细长圆管,其一端通过排气孔(5)插在管套过孔(7)中,端头在蒸笼(3)底面下20 30mm,另一端在电饭煲壳体(1)外,蒸笼(3)底面均匀布满圆孔,其直径为1 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煮电饭煲,其特征在于锅盖(4)的排气孔(5)与排 水管(6)之间有橡胶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蒸煮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管套过孔(7)内径为 8-12mm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饭煲产品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蒸煮电饭煲,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饭煲产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蒸煮电饭煲由电饭煲壳体、内锅、蒸笼、锅盖和排水管组成,蒸笼边缘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管套过孔,管套过孔外壁与蒸笼内壁密闭连接为一体,管套过孔中心与锅盖排气孔中心上下对应,排水管为倒U型细长圆管,其一端通过排气孔插在管套过孔中,端头在蒸笼底面下20-30mm,另一端在电饭煲壳体外,蒸笼底面均匀布满圆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电饭煲内锅中的米和水沸腾后,锅内压力使水通过排水管缓慢流出,直到水面低于排水管下端头后停止排水,然后自动将米饭蒸熟,达到颗粒状米饭效果,口感更好。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蒸煮电饭煲的制作方法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饭煲蒸米饭的方法是,将大米和水放入电饭煲内锅,盖上锅 盖按下电源开关,数分钟后水分被大米完全吸收,电源开关跳起转为保温状态,直到米饭完 全焖熟。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蒸出的米饭口感不好,达不到用先煮后蒸的传统方法蒸 出的效果,无法满足人们的特殊口味需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变电饭煲的结构,以增加电饭煲功能并提高蒸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蒸煮电饭煲由电饭煲壳体、内锅、蒸笼、锅盖和排水 管组成,蒸笼边缘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管套过孔,管套过孔外壁与蒸笼内壁密闭连接为一 体,管套过孔中心与锅盖排气孔中心上下对应,排水管为倒U型细长圆管,其一端通过排气 孔插在管套过孔中,端头在蒸笼底面下20-30mm,另一端在电饭煲壳体外,蒸笼底面均勻布 满圆孔,其直径为12mm,锅盖的排气孔与排水管之间有橡胶圈,管套过孔内径为8-12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电饭煲内锅中的米和水沸腾后,锅内压力使水通过排 水管缓慢流出,直到水面低于排水管下端头后停止排水,然后自动将米饭蒸熟,达到颗粒状 米饭效果,口感更好。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该蒸煮电饭煲由电饭煲壳体1、内锅2、蒸笼3、锅盖4和排水管6组成,其中电饭煲 壳体1和内锅2与市售产品一致,蒸笼3的材质使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蒸笼3边缘设有一 个上下贯通的管套过孔7,内径8-12mm,管套过孔7外壁与蒸笼3内壁密闭连接为一体,管 套过孔7的中心与锅盖排气孔5的中心上下对应,方便排水管6插入,排水管6为倒U型细 长圆管,不锈钢制成,其外径略小于管套过孔内径,其一端通过排气孔5插在管套过孔7中, 端头在蒸笼3底面下20-30mm处,另一端在电饭煲壳体1外,当米和水沸腾后由于锅内压力 的作用使一部分水通过排水管6缓慢流出,蒸笼3底面均勻布满圆孔,其直径为l_2mm,将大 米隔留在蒸笼3内,多余的水流入内锅2,排气孔5与排水管6之间有橡胶圈,既阻隔水蒸 气,又起到固定排水管6的作用。如果不使用蒸笼3,其功能与普通电饭煲一样。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