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中药排石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中药排石丸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者
    曹莹莹
  • 公开日
    2009年7月29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2月24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2月24日
  • 申请人
    曹莹莹
  • 文档编号
    A61K36/8998GK101491652SQ20091001418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内金8-20份、白芍8-20份、木香8-20份、党参8-20份、大黄8-20份、茵陈蒿5-15份、昆布5-15份、大狼毒5-15份、独活5-15份、马钱子515份、海狗肾3-10份、知母3-10份、水仙3-10份、青皮310份、田三七3-10份、红花3-10份、红枣2-8份、五味子2-8份、木瓜2-8份、麦芽28份;制备方法1)按上述比例取鸡内金、白芍、木香、党参、大黄、茵陈蒿、昆布、大狼毒、独活、马钱子、海狗肾、知母、水仙、青皮、田三七、红花、红枣、五味子、木瓜、麦芽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2)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三粒(15g),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其特征在于是由以卜一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内金9-15份、白芍9-15份、木香9-15份、党参9-15份、大黄9-15份、茵陈蒿6-10份、昆布6-10份、大狼毒6-10份、独活6-10份、马钱子6-10份、海狗肾5-8份、知母5-8份、水仙5-8份、青皮5-8份、田二七5-8份、红花5-8份、红枣3-5份、五味子3-5份、木瓜3-5份、麦芽3-5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0份、白芍10份、木香10份、党参10份、大黄10份、茵陈蒿8份、昆布8份、大狼毒8份、独活8份、马钱子8份、海狗肾6份、知母6份、7K仙6份、青皮6份、田三七6份、红花6份、红枣4份、五味子4份、木瓜4份、麦芽4份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夏季治疗结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 药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排石丸及其制备方法近年来,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年人约10%-20%患有结石。如此高的发 病率使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五花八门的结石治疗仪应运而生。由于治疗方法 繁多,加上某些广告的夸大宣传,患者常无所适从,不知采用何种疗法最好。般来说,对于原发性胆管、肝管结石,若在病程的早期,发病时间短,结石 不大,胆管梗阻不完全,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不严重时,可选择非手术排 石溶石治疗,否则,应去有条件的医院行手术治疗,手术的原则是解除梗阻、 去除病灶、取尽结石、通畅引流。关于胆囊结石,治疗方法较多。若是单块结石,直径不超过1.5厘米,胆 囊排空功能完好且为阴性结石可采用体外碎石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若结石大 于3厘米,或胆囊无功能,均应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简便易行、安全, 切除后对身体影响甚微。所以无论是排石、溶石、碎石还是手术等方法,都应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不当非但治疗无效,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造成不良后果。根据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原理,及肝胆结石和尿路结石的病理特点,专家 提不夏季排石,疗效甚佳。其道理如下从中医病理分析,肝胆及泌尿系结 石有很多发病原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机理,就是湿热蕴结,气滞瘀阻, 形成砂石,因此,病证均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夏季气温最高,湿热之邪较盛, 人体代谢血液循环加快,周身血管、经脉均扩张,对药物吸收率提高。根据"热 者寒之,结者散之"的原则,此时服用清热化湿、疏肝利胆、通淋排石之药, 可功效倍收。
本发明人经反复研究,并通过试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结 石病的中药药丸,该中药药丸提高丫结石病的排石率,最终实现标本兼治的目3的。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中药排石丸。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技术任务是提供该排石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鸡内金、白芍、木香、党参、大黄温经止痛,养血柔肝,
清热解毒为主药;茵陈蒿、昆布、大狼毒、独活、马钱子促使结石移动排出, 解除梗阻为辅药;以海狗肾、知母、水仙、青皮、田三七、红花清热利湿,化 瘀行气;以红枣、五味子、木瓜、麦芽益气生津,健脾宁心,清热燥湿,温经 止痛。中国传统医学包含着我国人民数千年来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本 发明由具有抗炎抗毒、利尿、利胆、健脾、补肾、护肝、化石排石之功效的中 草药组成,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对各类结石病具有奇特疗效,服药后10-20 天,IO毫米以下的结石即可排出。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鸡内金味甘、性平,入脾、胃、肾、膀胱经;功效健脾消食、涩精止 遗、消症化石。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 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症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 疮。
白芍酸、平微寒,有小毒、入肝、脾经;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
木香性温、味辛、苦;功效行气止痛,温中和胃,适用于肠胃气滞, 胸腹胀痛和肝胆湿热气滞所引起的脘胁疼痛以及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厉重, 寒疝等。
党参味味甘、微酸、平,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 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热通肠,凉 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 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 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茵陈蒿苦辛,凉。入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 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本草 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汁,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昆布性味咸,寒。①《吴普本草》"酸咸,寒,无毒。"②《本
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归经入肝、胃、肾三经;①《要药分
剂》"入胃经。"②《本草再新》"入脾经。"功效l.用于瘿瘤、
瘰痢。单用本品,或与昆布、裙带菜等配伍,以增强消痰及软坚散结之功。
2.用于噎膈,饮食不下。可用砂仁共研末,牛奶送服,共奏化痰散结、益胃
之功。3.用于疝气,睾丸囊肿。可与海藻、小茴香配伍。4.用于水肿、脚气。
可与其他利尿药物配伍。
大狼毒性味苦辛,温,有毒;①《滇南本草》 〃性温,味苦麻,有大
毒。 〃②《云南中草药》 〃苦,温,剧毒。 〃功用主治《云南中草药》 〃止 血,消炎,消肿。治外伤出血。〃
独活味辛、苦、温,入肺、脾、肾三经;功效疏风解毒,活血祛瘀, 止痛。用于痘疮,跌打损伤,头痛、腰痛等症。
马钱子味苦、寒、大毒,归肝、脾二经;功效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 关节痛。麻木瘫痪,重症肌无力等。
海狗肾性味归经咸,热。①《药性论》〃大热。 〃②《海药本草》 〃甘,大温,无毒。 〃③《开宝本草》 〃味咸,无毒。 〃入肝、肾经。①《雷 公炮制药性解》 〃入脾、命门。
〃②《本草求真》 〃入肝、胃。 〃功效 暖肾壮阳,益精补髓。用于治虚损劳伤,阳痿精衰,腰膝痿弱。
知母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 津润燥。主治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 渴,肠燥便秘。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名医别录》疗伤寒久 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水仙苦、辛、寒,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腮腺炎, 痈布疔毒初起红肿热痛。青皮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功效疏肝破气,消 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田三七性温、味甘、微苦;《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 《玉揪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红花性温、味辛;功效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 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腿脚 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红枣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 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
五味子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 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木瓜归肝、脾经;功效平肝舒筋,和胃化湿,主治脾胃虚弱、食欲 不振、乳汁缺少、关节痛疼、肢体麻木等症。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功效行气消食,健脾丌胃,退乳消胀。 用T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 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 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8-20份、白芍8-20份、木香8-20份、党参8-20份、大黄8-20份、 茵陈蒿5-15份、昆布5-15份、大狼毒5-15份、独活5-15份、马钱子5-15份、 海狗肾3-IO份、知母3-IO份、水仙3-IO份、青皮3-10份、田三七3 10份、 红花3-10份、红枣2-8份、五味丫2-8份、木瓜2-8份、麦芽2-8份。
制备方法
1) 按上述比例取鸡内金、白芍、木香、党参、大黄、茵陈蒿、昆布、大 狼毒、独活、马钱子、海狗肾、知母、水仙、青皮、ffl三七、红花、 红麥、五味子、木瓜、麦芽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 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 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20-1. 22的清膏;2) 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
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三粒(15g),温 开水送服, 一个月为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9-15份、白芍9-15份、木香9-15份、党参9-15份、大黄9-15份、 茵陈蒿6-10份、昆布6-IO份、大狼毒6-IO份、独活6-10份、马钱子6-10份、 海狗肾5-8份、知母5-8份、水仙5-8份、青皮5-8份、田三七5_8份、红花 5-8份、红枣3-5份、五味子3-5份、木瓜3-5份、麦芽3-5份。
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10份、白芍10份、木香10份、党参10份、大黄10份、茵陈蒿8 份、昆布8份、大狼毒8份、独活8份、马钱子8份、海狗肾6份、知母6份、 水仙6份、青皮6份、田三七6份、红花6份、红枣4份、五味子4份、木瓜4 份、麦芽4份。

实施例l:
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8g、白芍8g、木香8g、党参8g、大黄8g、茵陈蒿5g、昆布5g、大 狼毒5g、独活5g、马钱子5g、海狗肾3g、知母3g、水仙3g、青皮3g、田三七 3g、红花3g、红枣2g、五味子2g、木瓜2g、麦芽2g。
制备方法
3) 按上述比例取鸡内金、白芍、木香、党参、大黄、茵陈蒿、昆布、大 狼毒、独活、马钱子、海狗肾、知母、水仙、青皮、田三七、红花、 红枣、五味子、木瓜、麦芽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 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縮, 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20-1. 22的清膏;
4) 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
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三粒(15g),温 开水送服, 一个月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实施例2: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9g、白芍9g、木香9g、党参9g、大黄9g、茵陈蒿6g、昆布6g、大 狼毒6g、独活6g、马钱子6g、海狗肾5g、知母5g、水仙5g、青皮5g、田三七 5g、红花5g、红枣3g、五味子3g、木瓜3g、麦芽3g。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10g、白芍10g、木香10g、党参10g、大黄10g、茵陈蒿8g、昆布 8g、大狼毒8g、独活8g、马钱子8g、海狗肾6g、知母6g、水仙6g、青皮6g、 田三七6g、红花6g、红枣4g、五味子4g、木瓜4g、麦芽4g。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15g、白芍15g、木香15g、党参15g、大黄15g、茵陈蒿10g、昆布 10g、大狼毒10g、独活10g、马钱子10g、海狗肾8g、知母8g、水仙8g、青皮 8g、円三七8g、红花8g、红枣5g、五味子5g、木瓜5g、麦芽5g。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的中药排石丸,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鸡内金20g、白芍20g、木香20g、党参20g、大黄20g、茵陈蒿15g、昆布 15g、大狼毒15g、独活15g、马钱子15g、海狗肾10g、知母10g、水仙10g、 青皮10g、田三七10g、红花10g、红枣8g、五味子8g、木瓜8g、麦芽8g。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选择有肾结石100人、输尿管结石82人、胆 囊结石119人,肝内胆管结石120人、肝外胆管结石79人、膀胱结石69人等 症状的患者临床试验。其中,男性244人,女性285人,服用一疗程显效,最 多三个疗程症状消失,总有效率96. 52%,显愈率85. 96%,表明该药对排石、 消石具有明显疗效。 典型病例病例1:
李某66岁,患者于04年2月27日前来就诊,彩超提示胆囊炎,胆囊 内可见多个强光点,有声影,约占胆囊1/2,最大0.6X0.5cm。经专家会诊诊 断为胆囊多发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口服我院研制的中药排石丸治疗一个疗
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复査彩超提示胆囊内泥沙结石,疗效显著,继续服中
药治疗,防止结石复发。患者于04年6月11日来复査,超声显示结石已全部 排出,患者非常满意。
病例2:
兴某36岁,初诊超声胆囊结石(胆囊内多光点聚成2.8*1.0强光团,及 多个颗粒样强光点,有声影),胆汁混浊,胆囊炎(胆囊大于9*2. 2cm,壁0. 5cm) 处置中药排石丸。复诊日期2008年4月1日。复诊超声胆囊泥沙结石(胆 囊内少许亮光条,无声影),胆汁混浊(胆囊大小9. 3A2.8cm壁0.3cm)处置继
续服中药排石丸三个疗程后痊愈。
病例3:
侯某,55岁。诊断双肾结石伴右肾积液,右输尿管结石。病例摘要间 断性右侧腰疼一周来诊,发作时伴恶心、呕叶、血尿,在当地确诊肾结石来诊。
超声显示右输尿管上段可见1.7X1.0cm强光团,行右输尿管碎石术,配合中
药排石,半日后复查,右输尿管结石己排出,双肾小结石,继续服药巩固。
病例4:
段某,50岁。临床诊断1、右肾结石伴积液、2、右输尿管结石;病例摘要 患者以右侧腰痛、小腹绞痛、伴恶心、呕吐一天来诊,超声显示右肾集合系
统分离8. 6X2. lcm,其内可见多个强光点,有声影,输尿管下段可见1. 6X1. lcm 强光团,有声影,立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疼痛缓解,且排出数个小碎石, 经口服中药排石丸一个疗程,右输尿管结石全部排出。
病例5:
金某,8岁。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病例摘要患者以反复腹痛、恶心
两个月为主诉来诊。超声显示胆囊6.6X2.5cm,壁厚0.4cm,欠光滑,胆汁 回声欠佳,其内多个颗粒样强光点悬浮,均有声影,最大0.5X0.4cm,经口服 中药排石及消炎治疗,于2007年7月19日复诊,超声显示胆囊7.2X2. 5cm,
9壁厚0.3cm,胆囊内少许亮光点,无声影,继续口服中药排石丸,2007年8 月6日再次复诊超声显示胆囊7.8X2. lcm,壁厚O. 3cm,胆囊内清晰。结石全 部排出,痊愈。
病例6:
陈某,30岁。诊断左肾结石伴积液,左输尿管结石。病例摘要左侧腰 疼一个月,间断性发作伴血尿,消炎治疗无缓解。超声显示左输尿管下段 1.2X0. 7—1.1X0. 6cm两个强光团,行左输尿管碎石术,配合中药排石丸,半 闩后复查,双肾泥沙结石,左输尿管结石已排出,继续服药巩固。
病例7:
徐某,45岁诊断双肾结石伴左肾重度积液,左输尿管结石病例摘要患 者以间断左侧腰腹疼痛3个月为主诉来院求诊。超声显示左输尿管上段 1.8X1. lcm强光团。X光平片输尿管上段阳性结石1.5X1.0cm。处置明
确诊断后于当闩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中可见结石粉碎良好,术后常规抗
炎,服中药排石丸后复查超声输尿管结石已排出,肾内无积液,肾内无典型
结石影。
病例8:
齐某,37岁,初诊超声胆囊结石(右胆囊体积1/3,最大0. 6*0. 5cm),胆 囊炎,胆汁混浊。处置服中药排石丸。复诊日期2008年4月10日,右腹 痛症状消失。复超声胆囊泥沙结石不除外胆囊壁欠光滑,胆汁冋声欠佳,其 内可见少许亮光条悬浮。处置继续服中药治疗。


本发明一种中药排石丸。本发明药物选择鸡内金、白芍、大黄等温经止痛,养血柔肝,清热解毒为主药;茵陈蒿、马钱子等促使结石移动排出,解除梗阻为辅药;以海狗肾、知母、红花等清热利湿,化瘀行气;以红枣、五味子、木瓜、麦芽益气生津,健脾宁心,清热燥湿,温经止痛。中国传统医学包含着我国人民数千年来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本发明由具有抗炎抗毒、利尿、利胆、健脾、补肾、护肝、化石排石之功效的中草药组成,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对各类结石病具有奇特疗效,服药后10-20天,10毫米以下的结石即可排出。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