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据报道,我国大中城市中30~50岁的中青年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0%;50岁以上的人群脂肪肝发病率为24.6%;肥胖人群、II型糖尿病患者及酗酒者的发病率更高,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多,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常常先后发生或者合并存在,约25%脂肪肝患者合并出现肝纤维化,1.5%~8%患者发生肝硬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脂肪肝发病的迅速增长以及由其演变并发其他肝病的趋势,已不得不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所致。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超声和CT检查的普及,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的影像学发现逐渐引起临床关注。1986年Schaffner等提出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概念后才真正的将脂肪肝作为一种临床独立性疾病。长期的过度饮酒和高脂饮食是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据估计,世界上约有1500万~2000万人酗酒,其中10%~20%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在我国90年代的发病率比80年代以前猛增30倍,目前仍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酒精性脂肪肝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药物有(1)胆碱和L-肉碱,(2)多价不饱和卵磷脂,(3)S-腺苷甲硫氨酸,(4)抗氧化剂,还原型GSH、牛磺酸、维生素E、硒有机化合物,(5)降脂药等。虽然有些药物已用于脂肪肝的治疗,但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效果,有的药物临床疗效不确切,有的还存有一定的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脂肪肝、高血脂、肥胖及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一种中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丹参、山楂、泽泻、黄芪、白芍、红曲,它们的重量百分数范围为10~40%、5~30%、10~35%、5~20%、5~15%、3~20%。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中药材丹参、山楂、泽泻、黄芪、白芍和红曲;先用乙醇或含水乙醇提取丹参药材,滤过,得滤液A;再用水提取药渣,滤过,得滤液B;用乙醇或含水乙醇共同提取山楂、泽泻、黄芪、白芍和红曲药材,滤过,得滤液C;从滤液C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D;向浸膏D加入水,静置,离心,得上清液E和沉淀F,将沉淀F干燥,作为活性成份I;将上清液E与滤液B合并,通过树脂柱,先用水洗至molish反应呈阴性,再用乙醇或含水乙醇洗至流出液无色,收集洗脱液,将该洗脱液与滤液A合并,回收乙醇,浓缩干燥,作为活性成份II;将活性成份I和II混合,粉碎。上述的中药在制备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的中药在制备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的中药在制备治疗肥胖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的中药在制备治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化瘀消痰、健脾舒肝的功效,能使沉积在机体及肝细胞内的脂肪正常代谢,达到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病及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目的。功效明显,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质量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称取丹参3000g、山楂2500g、泽泻2000g、黄芪1250g、白芍750g、红曲500g;其中丹参用95%乙醇浸提2次,每次所用乙醇的重量为丹参的8倍,每次2小时,滤过,得滤液A;药渣用水于60℃温浸3次,每次所用水的重量为丹参的10倍,每次1.5小时,滤过,得滤液B。其余五种药材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所用乙醇的重量为五种药材总重量的8倍,每次1.5小时,滤过,得滤液C;从滤液C回收乙醇,于70℃减压(真空度-0.08Mpa)浓缩得浸膏D,向浸膏D加水至五种药材总重量的3倍,静置,离心,得上清液E和沉淀F,将沉淀F干燥,作为活性成份I;将上清液E与滤液B合并,通过预处理好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至molish反应呈阴性,再用75%乙醇(洗脱剂)洗至流出液无色,收集洗脱液,将该洗脱液与滤液A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于70℃减压(真空度-0.08Mpa)干燥,作为活性成份II;将活性成份I和II混合,粉碎,过5号筛,加入62.5g微粉硅胶(辅料),混匀,分装,制成胶囊2500粒。每粒胶囊相当于原生药4g。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丹参的提取方法为浸提,提取次数可为1~3次,提取时间可为0.5~2小时,其中醇提所用的乙醇浓度可为80~95%,水提温度可为20~80℃;所述的其余五种药材提取所用的乙醇浓度可为40~95%,提取次数可为1~3次,提取时间可为0.5~2小时;所述的加水量可为其余五种药材总重量的1~4倍;所述的洗脱剂所用乙醇浓度可为50~95%;所述的辅料可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淀粉、乳糖、微粉硅胶、滑石粉等),可将本发明的中药制成多种剂型。
按以上方法制备的药物,经检测,丹参酮IIA转移率为55.1%,芍药苷的转移率为86.3%,洛伐他汀的转移率为75.9%,熊果酸的转移率为89.6%,而出膏率由25.7%降为6.21%,表明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保留了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同时显著减少了服用量,达到了精制的目的。
脂肪肝、高脂血症属中医“血瘀”、“痰浊”等范畴,其发病多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膏梁厚味,内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能转化精微,聚而为痰为浊,为膏为脂;另一方面由于嗜酒过度,情志失调,既能导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又能横逆克脾,使脾失健运,内生痰浊,最终使过多的浊脂瘀积肝内而发。
本发明的药物为临床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病及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毒理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对大鼠高脂脂肪肝模型的影响通过与东宝肝泰片、辛伐他汀原料药的药理试验对比证实,本发明的药物用于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病及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1.试验材料药品本发明的药物胶囊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以下简称DZK胶囊,0.25g/粒,相当于原生药4g,即每克胶囊药粉相当于原生药16克。东宝肝泰片,辛伐他汀临用前均以0.5%(重量百分比)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
试剂甲基硫氧嘧啶,TC试剂盒,TG试剂盒,游离脂肪酸试剂盒,考马斯亮兰试剂盒,SOD试剂盒,MDA试剂盒,CCl4,羧甲基纤维素钠,无水乙醇,丙酮。
动物大鼠90只,体重150-180g,雄性;均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沪)2003-0002)。
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产日立7020型;722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分析电子天平TG328A,上海天平仪器厂。
2.试验对照(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5%CMC-Na(为受试药和阳性对照药溶剂)。
(2)阳性对照组(东宝肝泰组,辛伐他汀组)。
3.实验分组、给药剂量和途径将大鼠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9小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给予0.5%CMC-Na,1组,2组;高脂模型组,给予0.5%CMC-Na,1组,2组;东宝肝泰组(1g.kg-1);辛伐他汀组(7mg.kg-1);DZK胶囊低剂量组(0.1g.kg-1);DZK胶囊中剂量组(0.2g.kg-1);DZK胶囊高剂量组(0.4g.kg-1)。
上述各组实验动物均以灌胃给药,每日一次,给药体积均为10ml·kg-1。
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D)。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比较采用两组间均数t检验。
5.试验方法与结果
DZK胶囊对高脂大鼠脂肪肝模型的保护作用实验方法SD大鼠90只,雄性,正常饲养1周后禁食,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脂(TC,TG),并按照血脂随机分组,实验设正常对照组20只,模型组70只。正常组饲以正常饲料,模型组各动物皮下注射40%CCl4油液(3ml/kg)一次,同时饲以高脂饲料。高脂饲料配方为猪油10%,甲基硫氧嘧啶0.2%,牛胆盐0.5%,胆固醇1%,蛋黄粉3%,其余为基础粉料。记录动物耗食量,每周称一次体重。造模6周时,随机抽取正常及模型组动物各10只,禁食12h后处死,计算肝重系数,测定肝脂监测模型成功与否,另取部分肝脏置于福尔马林中固定,供病理组织学检查。模型成功后,模型组剩余动物禁食12h后眼眶取血,测定血脂(TC,TG),模型组动物按照血脂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0.5%CMC-Na溶液),DZK胶囊高剂量组(0.4g/10ml/kg),DZK胶囊中剂量组(0.2g/10ml/kg),低剂量组(0.1g/10ml/kg),东宝肝泰组(1g/10ml/kg),辛伐他汀组(7mg/10ml/kg)。各组动物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记录动物耗食量,每周称一次体重。给药4周后,禁食12h后称重,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脂(TC、TG、HDL、LDL、VLDL)、血清SOD和MDA,同时处死动物,取肝脏,称肝重,取部分肝脏置于乙醇∶丙酮=1∶1的溶液中,制成10%肝匀浆,静置过夜后取上清液,测定指标(TC、TG、HDL、LDL、VLDL)。取部分肝脏置于生理盐水溶液中,制成10%肝匀浆,取上清液,测定肝FFA。取部分肝脏于乙醇丙酮中脱水脱脂,烘干后用于测定肝脏的羟脯氨酸含量。另取部分肝脏置于福尔马林中固定,供病理组织学检查。
DZK胶囊对高脂大鼠模型降脂试验结果见表1,2,3,4,5。
5.1试验结果5.1.1血脂、肝脂变化由表1可以看出,模型组动物肝重系数较正常组动物有极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肝肉眼评分明显好于模型组。
表1.DZK胶囊对高脂大鼠脂肪肝模型肝重系数及肝评分的作用(X±SD)(n=10)
**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由表2可以看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C,TG,LDL,VLDL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DZK胶囊高剂量组(0.4g/kg)血清TC有显著降低(p<0.05);DZK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0.2,0.4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血清TG有显著降低(p<0.01,p<0.05);DZK胶囊低剂量组(0.1g/kg)血清HDL有显著升高(p<0.05);DZK胶囊高剂量组(0.4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血清LDL有显著降低(p<0.01,p<0.05);DZK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0.2,0.4g/kg)血清VLDL水平有显著降低(p<0.01,p<0.05)。
表2.DZK胶囊对高脂大鼠脂肪肝模型动物血脂的作用(X±SD)(n=10)
**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由表3可以看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TC,TG,LDL,HDL,VLDL水平有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DZK胶囊中,高剂量组(0.2,0.4g/kg)东宝肝泰组(1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肝TC有显著降低(p<0.01,p<0.05);DZK胶囊高剂量组(0.4g/kg)和东宝肝泰组(1g/kg)肝TG有显著降低(p<0.05);DZK胶囊中,高剂量组(0.2,0.4g/kg),东宝肝泰组(1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肝LDL有显著降低(p<0.01,p<0.05);DZK胶囊高剂量组(0.4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肝VLDL水平有显著降低(p<0.05)。
表3.DZK胶囊对高脂大鼠脂肪肝模型动物肝脂的作用(X±SD)(n=10)
**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由表4可以看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血清MDA和肝脏FFA水平均有显著升高,血清SOD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DZK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0.2,0.4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血清SOD有显著升高(p<0.01,p<0.05);DZK胶囊中,高剂量组(0.2,0.4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血清MDA有显著降低(p<0.01,p<0.05);DZK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0.2,0.4g/kg),东宝肝泰组(1g/kg)和辛伐他汀组(0.007g/kg)肝脏游离脂肪酸含量有极显著下降(p<0.01,p<0.05)。
表4.DZK胶囊对高脂大鼠模型血清SOD,MDA及肝FFA,羟脯氨酸的作用(X±SD)(n=10)
**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5.1.2形态学变化病理切片结果表明正常组肝小叶结构清楚,肝索呈放射状排列。模型组肝小叶结构不清楚,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呈现不同程度脂肪变性。与模型组相比,DZK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及东宝肝泰组,辛伐他汀形态学改变较模型组比较均有改善。结果见表5。
表5.DZK胶囊对高脂模型动物鼠肝脏治疗作用病理试验结果的影响**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
试验例2本发明的药物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1.试验材料1.1药品本发明的药物胶囊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以下简称DZK胶囊,0.25g/粒,相当于原生药4g,即每克胶囊药粉相当于原生药16克。将DZK胶囊干粉用0.5%CMC-Na溶液配成最大给药浓度的混悬液,最大给药浓度为380mg/ml。
1.2动物来源ICR种小白鼠,清洁级,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SHANGHAI SIPPER-BK LAB ANIMAL CO.,LTD.)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03-0002。体重18~22g;性别雌雄各半;禁食时间12小时;每组动物数20只。
1.3剂量根据预试验,发现DZK胶囊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毒性很小,在15g/kg剂量下仍未见动物有死亡发生。因此,最后以最大给药容量(1.0ml/20g)和最大给药浓度(380mg/ml)给药进行最大量试验,此时的剂量为19g/kg。每只动物接受容量1.0ml/20g1.4试验方法将DZK胶囊按上述剂量ig给药,记录小鼠各种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死亡动物进行尸检。
毒性反应主要观察小鼠行为、神经系统有无异常现象。
动物尸检对死亡动物的尸体的主要脏器进行肉眼观察,看有无明显的充血、坏死或其它异常情况。
观察期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观察并记录动物的死亡数及活动情况。
1.5结果小鼠igDZK胶囊后,动物表现出活动有所减少等现象,随后渐恢复正常。动物无死亡。给药约24小时后,行为、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在以后的14天观察期内体重增长正常(结果见表6),未见明显异常症状。
1.6结论在最大给药容量和最大给药浓度条件下,小鼠igDZK胶囊剂量为19g/kg,动物无死亡,行为表现有轻度的改变,未见明显中毒反应。
表6小鼠igDZK胶囊后的死亡情况和体重变化情况
*注括号内为动物例数通过上述药效学试验和毒性学试验,充分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在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症和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病症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一种中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丹参、山楂、泽泻、黄芪、白芍、红曲,它们的重量百分数范围为10~40%、5~30%、10~35%、5~20%、5~15%、3~20%。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化瘀消痰、健脾舒肝的功效,能使沉积在机体及肝细胞内的脂肪正常代谢,达到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病及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目的。功效明显,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质量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邢雅成邢雅成邢雅成李章雨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唐凤德, 蔡天革唐凤德, 蔡天革黄志军周益, 张喜平周益, 张喜平周益, 张喜平
专利相关信息
-
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