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提、拉装置的盒式拉把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去拉把盖4后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有提、拉装置的盒式拉把,包括拉把座1、手把2、拉把3、拉把盖4,手把2分有左右两个臂10,它还包括手把弹簧6、卷带轮7、发条5、编织带8;在拉把座1上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孔9,在垂直于两个臂10的端部的内、外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轴11,外侧的轴11分别穿进拉把座1上的圆孔9内,内侧一边的轴11上设有一手把弹簧6,手把弹簧6的内端与轴11固定,外端与拉把座1固定,在将手把2提起时,由于轴11的转动,会将手把弹簧6拉紧,当放开手把2时,由于拉紧的手把弹簧6的反作用力而将手把2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另一边由拉把盖4卡住,可以转动,但不会移动;又在拉把座1的上端中部设有一卷带轮7,卷带轮7的一端设有一发条5,发条5的内端固定在卷带轮7上,外端与手把座1连接,卷带轮7的另一端与编织带8的一端固定,编织带8的长度为400-600毫米,并将其卷在卷带轮7上,编织带8的另一端与拉把3固定,在正常情况下,编织带8处在卷紧状态,而发条处于放松状态;握住拉把3将编织带拉出后,由于卷带轮7的轴转动而将发条5卷紧,若放开拉把3后,由于发条的反作用力会重新将编织带卷回卷带轮7上;再将拉把盖4装在卷带轮7上并卡在两个臂10的端部的两内侧的轴11上。编织带8与拉把3连接的一端为镙钉连接,其与卷带轮7一端的固定连接之后留有一定的空隙。发条5的外端、手把弹簧6的外端与拉把座1之间为扣接。
具有提、拉装置的盒式拉把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徐东泌徐东泌姜凯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