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仿古盝顶连体瓦的制作方法盏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其形状是顶部 为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盏顶瓦在古建筑里经常用到,其由板瓦、筒瓦及勾头滴 子各部件相互连接组成,其用于垂花门瓦面、盡顶房顶瓦面,过去盖房子在铺盏顶瓦之前要 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先在屋顶上铺木望板,然后再在木望板上铺席箔或苇箔等,才能做 灰背,这些工作做好之后才能铺瓦,筒瓦一块一块沿直线紧密连接铺好后,板瓦也同样一 块一块沿直线紧密连接铺好,其筒瓦与板瓦一排排间隔排列好后,再在板瓦前端安装勾头 滴子,其工序繁多、效率很低、浪费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盏顶连体瓦,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率高、环保 并且节约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仿古盏顶连体瓦,其中该瓦由 若干个平行的纵截面为圆形的弧形柱筒瓦和若干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的圆弧形板瓦一体 间隔连接构成,在所述各板瓦的前端一体连接有纵截面为月牙形的勾头滴子。 本实用新型仿古盏顶连体瓦,其中该瓦是由镁水泥制成。 本实用新型仿古盡顶连体瓦,其中所述筒瓦为5个,所述板瓦为4个。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仿古盏顶连体瓦设计为一整体结构,重量轻,通过用一整 体形的模具即可将该仿古盏顶连体瓦制作成型,安装时将角钢糊制在该仿古盏顶连体瓦面内 表面,与钢结构屋架通过焊接固定就可以了,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资源。图1是本实用新型仿古盏顶连体瓦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仿古盏顶连体瓦的结构示意图,该仿古盏顶连体瓦由5个平 行的纵截面为圆形的弧形柱筒瓦1和4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的圆弧形板瓦2 —体间隔连 接构成,在各板瓦2的前端一体连接有纵截面为月牙形的勾头滴子3,在筒瓦1与板瓦2的 末端通过一连接板4 一体连接在一起。该仿古盏顶连体瓦是由镁水泥制成。
本实用新型仿古盏顶连体瓦设计为一整体结构,且采用FRIM(镁水泥)制成,其重量轻, 通过用一整体形的模具即可将该仿古盏顶连体瓦制作成型,安装时将角钢糊制在该仿古盏顶 连体瓦面内表面,与钢结构屋架通过焊接固定就可以了,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 资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仿古盝顶连体瓦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长在, 刘长山刘长在, 刘长山刘长在, 刘长山刘长在, 刘长山刘长在, 刘长山刘长在, 刘长山楼珍明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奇维吴刚
专利相关信息
-
吴刚林营石毓忠, 陈金华石毓忠, 陈金华石毓忠, 陈金华石毓忠, 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