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缝纫机手控驱动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缝纫机驱动装置主要构件包括在工作台或机座外部设有一动力源 (如马达),该动力源经由连接件将动力传送至由机头及机臂所组成 的机体。一般公知的缝纫机驱动装置的主要机件结构中,包括在一工作台 表面设有由机头及机臂所组成的机体, 一马达则组装于一机座,该马 达与机体相对位置分别设有皮带轮,供以一皮带接合连动。于此一公 知缝纫机及其相关驱动装置中,在马达一侧必须设有一方便进行调整 车缝进退针的手控轮。上述固设于工作台表面的机座形状及大小往往会影响到用以放置 工作物的台面操作区域,因此在传统结构中有将上述马达及机座分别 设于工作台上下方以增加操作区域者,但此种结构同时亦需将微调车 缝进退针的手控轮设于工作台下方,而造成操作上的困扰。又一种公知缝纫机则于机头主轴端直接组装一伺服马达,以构成 动力驱动装置,而且配合两组皮带轮及其皮带连动于机座处的手控轮。但是,不论上述的驱动装置与缝纫机采用何种组接结构,其中的 手控轮与相对动力机构大多直接连结,而常态同步高速旋转,容易导 致工作人员发生意外危险伤害。因此目前有在手控轮及动力机构之间 加装离合机构,但是手控轮与离合机构的使用操作不甚方便,并且无 法迅速确实离合动作,容易产生震动噪音,因此有必要再加以改善。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手控轮与相对动力机构大多直接连结,而常态同步高速旋转,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发生 意外危险伤害;即使在手控轮及动力机构之间加装离合机构,但是手 控轮与离合机构的使用操作不甚方便,并且无法迅速确实离合动作, 容易产生震动噪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手控驱动组合装置, 其缝纫机的机座底部固定于机台上,该机座一侧设有一接座,以组接 该缝纫机的机体; 一动力装置传动该缝纫机的主轴及一连动轴;其中
该手控驱动组合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一含有轴杆的手控转轮,该轴杆朝
向该连动轴,且两者相对端设有互相配合的对接部;以及固定设置一 含有轴孔的杆座,其设有两相对连通该轴孔的径向槽孔及其末端插槽; 该手控转轮的轴杆贯穿该轴孔,且轴杆设有一径向环沟;两含有通孔 的插片相对定位于两插槽内;两推片相对位于两径向槽孔内,其一端 头部置入该轴杆的径向环沟,且另一端穿置该插片的相对通孔;两压 缩弹簧相对套设于两推片上,其两端相对抵靠该插片及头部。
于较佳实施例中,该连动轴枢置于该机座,该连动轴与该缝纫机 的主轴各设有一皮带轮及其两者间连接一皮带,该连动轴、主轴两者 中的一个连接该动力装置;该机座设有一固定该杆座的前端壁,该前 端壁设有一配合该轴杆贯穿的通口。
于较佳实施例中,该手控转轮的轴杆对接部设为径向卡条,该连 动轴的对接部设为径向卡槽。
上述该径向卡条与径向卡槽两侧设为相对斜度。又,该连动轴的 对接部设有两道彼此十字交叉的径向卡槽。
上述该手控转轮与轴杆设有相对接合的接筒部、插杆部。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缝纫机手控驱动组合装置能够实现如 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适合确实接合动力装置,以进行手动调整车缝进 退针,并且能够自动完全脱离动力装置,提高车缝作业安全性,避免 震动噪音,使用操作方便,更经久耐用,具备产业上利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手控驱动组合装置安装在缝纫机机 座的立体图2为图1的剖视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4为图1机体后端局部立体放大图5为图l顶封板的立体放大图6为图1手控驱动组合装置手控转轮组合杆座的立体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图8为图6手控转轮脱离状态的剖视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10为图8手控转轮接合使用状态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第12图为如图10手控驱动组合装置及连动轴配合马达传动结构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O缝纫机11机体12主轴
13皮带轮14机台15开P1
16垫片
20机座21底部22接座
23容纳空间24通道25前端壁
26顶封板27枢接部28连杆
29张力轮
A 动力装置
30伺服马达31连动轴32皮带轮
33皮带34座板35轴承
36螺栓37螺孔38径向卡槽
39护罩
40手控转轮41轴杆42接筒部
43插杆部44径向卡条45径向环沟
50杆座51轴孔52径向槽孔
53插槽54插片55通孔
56推片57头部58压縮弹簧
60马达61转轴62皮带轮
63皮带 201开口
64离合器 202通孔
203螺栓 221通孔 232螺孔 261通孔 272螺孔
65操作柄
211固定孔
212固定螺栓
222螺栓 251通口 262螺栓
231顶开口 252螺孔 271插销
273调整螺栓 321皮带轮 501通孔
502螺栓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
兹举出可行实施例,并且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l、图2及图3,于附图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于机 台14上表面组装固定一机座20,而此机座20由下往上且朝前悬空延 伸出前端壁25,进一步由前端壁25往前延伸出一侧接座22,以组接 固定缝纫机10的机体11相对侧,避免占用缝纫作业空间。
于附图较佳实施例中,缝纫机10的机座20底部21固定于机台14 上,该机座20 —侧接座22组接缝纫机10的机体11。本实用新型以一 动力装置A传动该缝纫机10的主轴12及一连动轴31,如图所示,在 该机座20内部具有一容纳空间23,供设置含有连动轴31及皮带轮32 的伺服马达30构成动力装置A ,以皮带33经由机座20 —侧连动缝纫 机10的主轴12及其皮带轮13,以进行车缝拷克作业,并且于皮带33 外侧可加设护罩39,以提供安全防护作用。除此之外,该伺服马达30 及其转轴亦可改为直接连结于主轴12端,再以皮带33驱转该连动轴 31。
于图l、图3及图6至图8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主要 在缝纫机10的机座20前端壁25外安装一手控驱动组合装置,其包括 活动设置一含有轴杆41的手控转轮40,该轴杆41贯穿该机座20的前 端壁25相对通口251,以对正该伺服马达30的连动轴31,且两考相 对端设有相配的径向卡条44及两道彼此十字交叉的径向卡槽38作为
对接部,以容易手控插接。同时该手控转轮40与轴杆41可设有相对
接合的接筒部42、插杆部43,以方便组合安装。
于附图较佳实施例的手控驱动组合装置中,该机座20的前端壁25 外固定设置一含有轴孔51的杆座50,并且两者间设有相对通孔501、 螺孔252,供螺栓502锁接固定。于该杆座50设有两相对连通该轴孔 51的径向槽孔52及其末端插槽53;而该手控转轮40的轴杆41贯穿 该轴孔51,且轴杆41设有一径向环沟45。同时两含有通孔55的插片 54相对定位于两插槽53内,并且两推片56相对位于两径向槽孔52 内,其一端头部57置入该轴杆41的径向环沟45,且另一端穿置该插 片54的相对通孔55;而两压缩弹簧58相对套设于两推片56上,其两 端相对抵靠该插片54及头部57,以推抵手控转轮40及其轴杆41保持 定位。从而使手控驱动组合装置能够确实离合动力装置A,以进行手 动调整车缝进退针。
于图2、图3及图4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将该伺服马达30的连 动轴31及其皮带轮32朝向该机座20的前端壁25,且该机座20 —侧 配合该皮带33设置一通道24,供皮带33往外伸出。该伺服马达30 以螺栓36锁接设置一含有轴承35 (参阅图8)的座板34,以枢置支持 连动轴31。而该机座20两侧与该座板34则设有相对通孔202、螺孔 37,以及相对锁接螺栓203固定。
本实施例机座20后端的底部21设有多个固定孔211,供固定螺栓 212经由固定孔211及橡胶质垫片16锁接固定于机台14上,并且彼此 间设有相通开口 15、 201。另外该机座20 —侧接座22设有多个通孔 221,供相对螺栓222锁接固定机体11。
请再参阅图1至图4,缝纫机10的机座20内部容纳空间23具有 一顶开口 231及一相对顶封板26,且该顶封板26与该机座20设有相 对通孔261、螺孔232,以及锁接螺栓262固定。于较佳实施例中,该 顶封板26设置一含有张力轮29的连杆28,且该张力轮29朝下抵靠该 皮带33。进一步配合参阅图5,于该顶封板26设有一枢接部27,以穿 置一插销271活动枢接该连杆28的相对端。同时该枢接部27设有螺 孔272,并且锁接一抵靠该连杆28的调整螺栓273,以调整设定该皮 带33的张力状态。
请参阅图2、图4、图8及图9,本实施例伺服马达30及其连动轴 31驱转皮带轮32,以经由皮带33带动机体11的主轴12及其皮带轮 13旋转,使缝纫机10进行车缝拷克作业。此时如图8图及9所示的手 控驱动组合装置中,杆座50的两推片56及其头部57推抵轴杆41的 径向环沟45,并且配合压縮弹簧58的弹力,使手控转轮40及轴杆41 保持外移定位,同时该手控转轮40的轴杆41末端径向卡条44则与该 伺服马达30的连动轴31相对端径向卡槽38保持完全脱离状态,避免 发生同步旋转,并且防止摩擦噪音。
当缝纫机10欲手动调整动作时,首先停止伺服马达30动作,再 如图10及图11所示,将该手控转轮40往内推移,并且转动轴杆41 及其径向卡条44,以对正接合伺服马达30的连动轴31相对径向卡槽 38。此时杆座50的两推片56及其头部57推抵轴杆41的径向环沟45, 并且配合压縮弹簧58的弹力,使手控转轮40及轴杆41保持内移定位。 同时该手控转轮40的轴杆41末端径向卡条44与该伺服马达30的连 动轴31相对端径向卡槽38保持卡接状态,因此手控转轮40能够驱转 皮带轮32及皮带33相对动作。当又要伺服马达30进行再次启动时, 由于径向卡条44与径向卡槽38设有两侧相对斜度,因此手控转轮40 及轴杆41会被连动轴31旋转推开,而恢复图8及图9所示状态。
于图12所示的缝纫机10将动力装置A设为另一种型式,其马达 60固定于机台14底部,并且配置离合器64及相关操作柄65。该马达 60的转轴61设有一皮带轮62及其皮带63,以带动该连动轴31后端 的相对皮带轮321,同时该连动轴31前端的皮带轮32以皮带33带动 缝纫机10的主轴12及其皮带轮13旋转(参阅图4)。
本实用新型缝纫机手控驱动组合装置适合确实接合动力装置,以 进行手动调整车缝进退针,并且能够自动完全脱离动力装置,提高车 缝作业安全性,避免震动噪音,使用操作方便,更经久耐用,具备产 业上利用价值。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加以限制, 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 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缝纫机手控驱动组合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吴瑞椅吴瑞椅吴瑞椅吴瑞椅吉田雅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吉田雅也张作明, 王力波M·杰克曼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山平敦史
专利相关信息
-
洼田义彦, 温品政典张永均, 李圭建张永均, 李圭建张永均, 李圭建张永均, 李圭建世古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