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纹身机针的引导管件的制作方法众所周知,纹身机具有固定在支撑杆的端部的多个针,支撑杆由致动装置致动,从而以往复运动进行纵向平移。支撑杆轴向延伸穿过管件,该管件包括固定于纹身机的柄脚(tang)、针从中伸出的末端、以及具有的直径通常大于末端和柄脚的直径的中间握持部分。柄脚、末端和握持部分可形成单个部件或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部件形成。管件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一般具有给定的径向间隙,该径向间隙导致平移不精确,并且因而导致针在横向方向上的不期望的摆动。为了维持针的直线运动,公知的是在与从罐(tank)伸出的支撑杆端部成横向(transversal to)的方向上(即,在针的相对端部)施加一个力。例如,专利US7207242教导了使用弹性带来获得这种横向力。这种解决方案并非完全令人满意,因为针远离弹性带施加其限制力(withholdingforce)的位置,因此这种力不足以停止针的横向摆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纹身机针的引导管件,其可以简单且成本高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其优选地易于使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I中限定的用于纹身机针的引导管件。现在将参考示出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附图中图I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纹身机针的引导管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2至图8示出图I中的管件的相应变型。图9示出图I中的引导管件的透视截面图;图10示出图I中的管件的另一变型的截面;图11是图6中的细节的纵向截面;以及图12至图29示出图I中的管件的其他变型。
部分9接合管件I的轴向通孔10的间隙。杆4的后部11从管件I轴向地伸出并终止于部分6。管件I包括末端13,该末端容纳针2和部分9的端部。针2的末端从管件I中伸出并通过孔10的前出口 16。末端13具有侧开口 18,该侧开口可与出口 16连通或不与之连通,并且该侧开口用于从末端13的端部清洗墨水。管件I包括柄脚19,该柄脚与末端13相对且适于固定于纹身机。管件I进而包括中间部分20,该中间部分是具有的直径大于末端13和柄脚19的直径的握持部分。末端13、部分20和柄脚19可由塑料和/或金属材料制成。此外,它们可制成一个构件或属于相互固定的独立构件。与纹身机管件的构造和材料相关的特征一般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管件I具有至少一个槽21,该槽与轴线5成横向,其从顶部向下延伸超过管件I的 一半,即,超过轴线5,从而与孔10相交,使得弹性带27能够接触部分9的区域22 (图9)。“顶部”是指侧开口 18的方向。槽21在纵向上由两个侧翼(flank) 23限定,所述侧翼彼此面对且在槽21的底部由接点接合。在侧视图中,侧面23可平行或者朝着槽21的底部汇合,从而具有V形的侧面轮廓(例如,图3和图4中的变型所示)。优选地,弹性带27是环形的并且围绕管件I安装。因此,弹性带27包括部分29,其靠在管件I的外侧表面30上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是向下,即,与槽21的入口径向相对;以及部分28,容纳于槽21中并在两个区域25中抵靠管件1,在槽21的底部位于孔10的相对侧上。借助于弹性带27,部分28向下按压区域22,使得部分9的端部和/或针2滑动地接触孔10的靠近出口 16的表面。通过这种方式,限制了针2的末端的摆动或横向波动。根据图8中示出的变型,槽21的纵向尺寸在靠近区域25处增大,从而限定空腔31,该空腔径向地限制部分28且与杆4 一起将往复运动中的摆动自由度赋予部分28。以这种方式,弹性带27在杆4上的滑动较少,因此弹性带27的寿命增加。图10中的变型基本上执行相同的功能侧翼23凹陷,从而形成围绕孔10的相应凹部32。图2的变型中提供了至少两个轴向隔开的槽21。优选地,在轴线5的径向相对的部分上制成两个槽21的入口。前槽21施加弹性向下的力,用于朝着出口 16的边缘向下推动针2 ;后部弹性带(即,靠近柄脚19)施加用于稳定杆4的向上的力,且不会伸出超过轴线5。在图3的变型中,两个槽21的入口形成在轴线5的相同侧上(即,向上)且与一条相同的弹性带27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带27包括两个部分28a,分别接合槽21 ;以及部分29a,其交叉且布置成与表面30接触,位于槽21的中间。为了将部分29a布置在预定部位,表面30具有由部分29a接合的对应的交叉形凹口或凹槽35。槽21在底部处纵向加宽,以在侧视图中限定具有L形轮廓的空腔31a。除了为部分28a在纵向方向上留下给定的运动自由度或变形外,空腔31a径向地限制接合在槽21的底部上的部分28a。在图4的变型中,表面30具有多个定位和收缩凹口 36,它们彼此纵向隔开并且可以选择性地由部分29接合,以便定位部分29自身并赋予弹性带27或多或少的张紧。校正张紧适于找到驱使杆4和/或针2抵靠孔10的表面之间恰当的折中(以防止注射针4的横向摆动),同时限制管件I中的摩擦。根据图5中的变型,部分29延伸与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部37的外表面30a接触部分29保持与凹部37的底部隔开。以此种方式,当插入或拔出弹性带27时,手指可插入凹部37中以握紧部分29。图6和图11的变型旨在使弹性带在与部分9的区域22接合且可能承受摩擦的区域中更坚固(robust)。实际上,弹性带27a设置成包括相对于其他部分而言的加宽部分28b。部分28b具体为水滴形(drop-shaped)。相应地,为了容易插入槽21的部分28b,在槽21的入口处的两个边缘具有中心部分40,该中心部分成凹形从而界定加宽的开口。在图6中,这种弹性施加于末端13,然而也可施加于部分20和/或施加于柄脚19。如提到的并且如可从附图中显而易见的是,槽21可形成在管件I的任何部分上。 当槽21形成在末端13上或形成在柄脚19时,弹性带27的部分29可布置在末端13自身上(图17至图20),或者相应地布置在相同的柄脚19上(以未示出的方式);或者如图7中的变型所示,借助于至少一个定位凹口 36,部分29可布置在部分20上。在图7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弹性带27导致手在握持时出现问题,凹口或凹槽36可更深(不与孔10相交),从而部分29在管件I中下凹并遮住。显然,槽21可位于部分20中,并且凹口 36可位于末端13上和/或柄脚19上。图12是图6和图11的变型末端13包括以未示出方式插入部分20中的柱状端部43a以及由较厚的壁限定的中间部分43b,该中间部分轴向上与部分20接触并与表面30接合,从而改进管件I的握持且加强获得槽21的区域。中间部分43b还具有形成在下表面30b(即,与槽21的入口相对的表面)上的定位和收缩凹口 36b。相同的原理适用于柄脚19。图13和图14中示出的两个变型示出了弹性带27如何可接合至两个销44 (仅其中一个可见),两个销从表面30突出或者分别限定区域25的一部分。替代地,可使用开口细长的(即,非环形的)弹性带,其中线性中间部分接合槽21并且设置有孔的两个端部46适于由销44接合(图16)。可行地,弹性带45可设置有加宽的水滴形中心部分(图15),与部分28b类似。为了改变张紧力,可沿表面30布置几对销。在图17至图20中所示的两个变型中,槽21形成在末端13的端部上(即,靠近出口 16和/或位于开口 18中),使得弹性带27可直接作用在注射针上和/或作用在部分9的端部上。图21和图22示出了与图8中所示类似的变型的侧面透视图尤其是,空腔31比图8中所示的宽。图23和图24示出了相对于图4中所示的构造的两个额外的形状用于弹性带27的部分29的凹口 36形成在邻近凹口 21的入口的表面上。此外,在底部上,槽21限定两个齿49,所述齿将弹性带27限制在空腔31a中。在图23的情况下,槽21从底部向上形成,并且弹性带27的部分28径向地布置在杆4与槽21的底部之间,因此弹性带27向下拉动杆4的部分9。在图24的情况下,槽21从顶部向下形成,并且弹性带27的部分28径向地向下“推动”杆4的部分9。在图25和图26的变型中,槽21具有L形轮廓,具有基本径向的部分21a和基本纵向的部分21b。部分21b具有优选地形成在上面和下面上的一系列凹口或凹槽36a。凹口 36a防止弹性带27的部分28朝向部分21a向后移动。部分21b相对于轴线5稍微倾斜,从而增加了其在轴线5下方的孔10中的深度以这种方式,通过在凹口 36a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弹性带27的部分28,可对张紧进行调节。弹性带27可插入两种不同的构造中,即,具有被向下“推动”或“拉动”的部分28。图27和图28示出图3的变型。弹性带27插入其中一个槽21中,而不与表面30 相互作用,但仅通过槽21自身的底部。然后图29示出了不同形状的槽21。在使用中,弹性带27与孔10的表面配合,以在杆4的往复运动中有效地引导所述杆。实际上,弹性带27在靠近针2末端的区域中径向地作用在杆4上,并且作用力为在出口 16处趋于使针2保持向下与孔10的表面接触。因而,弹性带27可有效地限制针2在横向方向的摆动或波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优点,例如,涉及易于使用和运行高效,通过以上描述和附图中示出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最后,如上所述,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显然可对所描述的管件I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变。槽21可较细或较宽,以便使人的手指能够在内侧操作弹性带27,或者能够插入更多的弹性带。尤其是,弹性带的尺寸、形状和数量可与以实例方式示出的不同;和/或可设置不同的弹性,例如,柔软的、中等的和硬质的弹性带;和/或加强部分28b可以是水滴形之外的其他形状。凹口或凹槽可由其他定位系统代替。管件I的中间部分可具有与柄脚的直径和/或末端的直径相等的直径(例如,管件的直径在其整个宽度或几乎整个宽度上可保持基本恒定)。如图7中提到的,管件I的外表面可具有凹槽,用于完全地容纳部分29并防止弹性带27阻碍手的握持。此外,管件I的与弹性带27接触的区域应为圆形。杆4的部分6可具有不同的形状或尺寸,以便耦接至不同类型的纹身机;类似地,根据对于纹身机的耦接类型,柄脚19的形状和尺寸可改变。
一种用于纹身机针(2)的引导管件(1),具有通孔(10),所述通孔在使用中由承载针(2)的杆(4)滑动地接合;该管件具有至少一个槽(21),所述槽与孔(10)的轴线成横向,以延伸超过所述纵向轴线(5);在使用中,弹性带(27)设置在槽(21)中,以接触抵靠杆(4)的区域(22),并径向地驱使杆(4)和/或针(2)抵靠孔(10)的靠近孔的出口(16)的表面。
用于纹身机针的引导管件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安德烈亚·苏尔博内朴淳五M.菲尼M.菲尼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M.菲尼M.菲尼M.菲尼M.奥滕, M.朱格尔孟祥玉孟祥玉
专利相关信息
-
C.A.麦克唐纳德C·P·安C·P·安冈崎善朗